李永輝 申愛民 孫雷 王金玲 李偉釗 李紹亭
皇鼎一號辣椒越冬溫室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
李永輝 申愛民 孫雷 王金玲 李偉釗 李紹亭
導讀:皇鼎一號早熟、抗病、商品性好、質優(yōu)且豐產(chǎn),適合作越冬溫室、早春大棚栽培,河南參考適播期為8月上中旬,采用苗床或穴盤精細育苗,作平畦或壟,選晴天下午帶土定植。開花結果期應調溫增光;寒冷季節(jié)應防低溫寒冷;翌春溫度升高后應注意通風;采收盛期后應適當整枝。同時應選擇有效藥劑適期防治各類病蟲害,并于晴天早上適時采收,以獲高產(chǎn)優(yōu)質。
皇鼎一號是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選育的雜交一代辣椒新品種,早熟,低溫下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果皮淺綠發(fā)亮,果肉厚,辣味中等,抗病性極強,果長25~33 cm,果粗4.5~6 cm,單果質量120 g左右,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適合越冬溫室、早春大棚栽培,2008年定名皇鼎一號。在河南省的開封、商丘、周口等地及安徽、陜西、山東、遼寧等省進行示范推廣,累計推廣種植1.1萬hm2。
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和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播期,河南省參考播期為8月上中旬(各地因土壤條件及氣候類型不同,種植前必須先行引種試種);667 m2用種量30~50 g(育苗)。
2.1 苗床育苗
①營養(yǎng)土的配制 苗床土應采用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園土或肥沃的大田土壤,土壤與有機肥比6∶4,即1 m3營養(yǎng)土由60%無菌肥土、40%充分腐熟有機肥和三元復合肥2 kg組成。將土打碎、過篩,攪拌均勻,噴殺菌和殺蟲劑消毒。播種床營養(yǎng)土厚8~10 cm。
②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1~2天,將曬過的種子放在58~60℃的體積是種子10倍以上的恒溫水中,不停攪拌10~15 min,然后于25~30℃溫水中繼續(xù)浸泡4~6 h。撈出種子用清水洗凈,用濕紗布包好,甩干明水放到28~30℃恒溫箱內催芽,每天用30℃左右的溫水沖洗1次,待種子大部分露白后播種。
③播種 辣椒不耐旱,播前要澆足底水。播種前苗床可噴多菌靈進行消毒。噴布藥液后撒薄薄一層細土,然后按10 cm×10 cm播種,再覆0.5~1 cm厚的細土并覆蓋地膜。
④播種床管理 播后白天氣溫30℃,6~7天即可出苗。個別幼苗頂土時及時去除地膜,葉片沒有水滴時向苗床撒細土0.5 cm厚,以彌縫保墑,防止苗倒露根。同時要降低管理溫度,白天25℃左右,夜間12~15℃,有利于子葉肥大。幼苗定植前15~20天,可結合澆水給小苗追一次速效氮肥,定植前10天開始煉苗。
用營養(yǎng)土育苗的,在定植前4~6天,澆水割坨,土坨之間撒上細干土彌縫,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但是囤苗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土坨干硬會使葉片脫落,根系老化,不利緩苗。穴盤育苗根據(jù)基質的濕度進行噴水,一般不用噴水,覆土保濕。
2.2 穴盤育苗
①育苗基質的配制 選72孔的穴盤,基質按優(yōu)質草炭∶珍珠巖∶蛭石=6∶3∶1的比例配制,每1 m3加入三元復合肥3.2~3.5 kg或尿素1.5 kg和磷酸二氫鉀1.5 kg,或磷酸二銨2.5 kg,每1 m3再加入150~200 g多菌靈與肥料、基質拌勻后備用。浸種催芽后播種(種子處理同2.1),在每穴中央點播一粒露白種子,后覆蓋蛭石,厚度為0.5~1 cm。播后噴透水(水從苗盤底孔滴出),并覆蓋地膜。
②穴盤苗期管理 播后苗前保持較高溫度,氣溫白天28~30℃、夜間18~20℃。幼苗破土后立即去除地膜降溫,氣溫以白天23~24℃、夜間14~16℃為宜,同時應保持較強光照。當溫度偏低時,用地熱線加溫或臨時加溫措施。成苗期氣溫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5~18℃。定植前7~8天進行煉苗,氣溫白天保持20℃左右,夜間逐步降至10~15℃,逐漸給以定植環(huán)境相同的條件。播種覆蓋完成后,應澆透水,使基質最大持水量達到200%以上。子葉展開至2葉1心,基質水分含量以最大持水量的70%~75%為宜。3葉1心后水分含量以最大持水量的65%~70%為宜。并結合噴水進行2~3次葉面噴肥,可選0.2%~0.3%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液。
③其他技術參照苗床育苗技術內容。
①定植 根據(jù)上茬作物的施肥情況,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5 000~6 500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30 kg、餅肥100 kg左右作為底肥?;识σ惶柨善狡柙?,也可壟栽。采用大小行雙株密植,大行距60~66 cm,小行距40 cm。施肥時先按壟的位置開深30 cm以上溝,一半底肥施入溝內,深翻使肥料與底土混勻。填溝、整平,把剩下的一半肥料鋪施地面,人工深翻2次,使肥料與土充分混勻。在開溝的位置上扶壟,壟高12~15 cm,在大行間附加上1條用作人行道兼水溝邊的壟。壟整好后,在小行間插上簡單拱架,用一整幅地膜覆蓋其上,并使膜邊覆到兩個定植壟的壟上,各搭到壟外邊6~8 cm,等待定植。
在定植前7~10天,將室溫提高到50℃以上,悶棚5~7天,進行溫室滅菌。
辣椒苗長到5~6片真葉、苗齡50~60天時選晴天下午定植,可避免定植后失水萎蔫。每壟雙行單株三角形定植,穴距33 cm,澆水,待穴內水下滲一半后,將帶土坨苗放入穴內,保持坨面與壟面相平,用土封嚴,一般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
②溫度管理 定植后閉棚提溫,晝溫宜控制在30℃左右,夜溫18~20℃,一般6~7天即可緩苗。緩苗后,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5~18℃。進入開花結果期,應做好調溫增光工作,在11月至12月上旬草苫早揭晚蓋,達到晝溫25~27℃,夜溫15~ 17℃,有10℃左右的溫差較為理想;12月至翌年1月為最寒冷季節(jié),此期應做好防低溫寒流工作,草苫適當晚揭和早蓋。翌春,外界溫度升高,應注意通風,防止高溫灼傷植株及高溫造成植株徒長而引起落花落果。隨天氣轉暖要逐漸加大通風量,到露地定植期可以不蓋草苫。當外界最低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時,揭開底腳薄膜晝夜通風。
③光照管理 進入12月可利用后墻張掛反光幕改善棚內光照。經(jīng)常清潔棚膜以增加透光率。連續(xù)陰冷天氣后驟然轉晴,可于中午前后放“回頭苫”調節(jié)強光對植株葉片的強刺激,2~3天后進入正常管理,長季節(jié)栽培5月以后為防止高溫和強光傷害,可在棚架上覆蓋遮陽網(wǎng)。
④水肥管理 定植緩苗后應盡量少澆水。如干旱,澆水應在晴天11:00后進行,澆后扣嚴薄膜,提高地溫。下午通風,排出濕氣,降低空氣濕度。深冬季節(jié)若出現(xiàn)缺水,應澆小水,不可大水漫灌。第1果坐住前,盡量不澆水,以免植株徒長,造成落花落果。翌春,外界漸暖,應增加澆水。
第1穗果坐住后,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10~15kg。12月至翌年1月,不澆水也不追肥。翌春之后,每隔15~20天,每667 m2施復合肥20 kg,追后立即澆水。
⑤整枝 進入采收盛期后,疏掉過密的徒長枝、弱枝、副側枝、空果枝,去除老葉、黃葉、病葉,拔除部分植株,改善群體的透光條件。過于密蔽的可隔株去除1株。
⑥化學控制 在辣椒生長期間,如營養(yǎng)生長過旺出現(xiàn)徒長型植株,則除進行溫度和水分調節(jié)外,還需噴1%磷肥液或0.3%磷酸二氫鉀液加以調節(jié)。冬季常因連續(xù)雨雪天氣,溫度偏低,容易落花,可用2,4-D或番茄靈點花,操作時不要碰到枝葉。
①病毒病 用10%磷酸三鈉400倍液浸種40min,鈍化病毒。發(fā)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磷酸二氫鉀400倍液噴施。防治蚜蟲,最好在蚜蟲未遷飛前,將其消滅在毒源植物上,可噴施20%的吡蟲啉2 500倍液,20%啶蟲脒2 000~2 500倍液,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
②瘡痂病 從發(fā)病初期可選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77%可殺得 (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60% DT(琥珀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7%加瑞農(nóng)(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2%綠乳銅(波爾多液)乳油6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霧防治。7~8天噴1次,連噴2~3次。
③青枯病 及時拔除病株,穴內及鄰近土壤用20%石灰水消毒;進入坐果期或發(fā)現(xiàn)病株后可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7~10天1次,連續(xù)3~4次。
④炭疽病 發(fā)病初期,拔掉病株并及時施藥防治??蛇x用1∶1∶200倍波爾多液,硫酸銅1 000倍液,8%乙膦鋁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施,5~7天噴1次,連噴2~3次。
⑤灰霉病 移栽前用50%速克靈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淋幼苗,定植后可以結合用藥。幼果形成后澆催果水前噴1次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在低溫陰雨季節(jié),應多用煙劑,少用水劑。還可選用大生(代森錳鋅)600~800倍液葉面噴霧。
⑥蚜蟲和白粉虱等 可用 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或20%啶蟲脒2 000~2 500倍液??稍谑覂葟垝禳S色殺蟲紙板誘殺,也可在傍晚,密閉大棚進行煙熏,次日上午應通風換氣。
⑦茶黃螨 幼嫩部位為害最重,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15%噠螨靈乳油3 000倍液噴施幼嫩部位。
⑧棉鈴蟲和煙青蟲 選用20%殺滅菊酯(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Bt浮劑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7~ 10天1次,視蟲情施藥2~3次。
辣椒可連續(xù)結果,青果、老果均能食用,故采收時期不嚴格,一般在花凋謝20~25天后可采收青果。為提高產(chǎn)量,有利上層多結果及果實膨大,門椒、對椒果宜早采收,以免墜秧,影響上層果實的發(fā)育和產(chǎn)量的形成。其他各層果宜充分轉色后才采收,即果皮由皺轉平、色澤由淺轉深并光滑發(fā)亮時采收。采收盛期一般每隔3~5天采收1次。
采收宜在晴天早上進行。中午水分蒸發(fā)多,果柄不易脫落,此時采收易傷及植株,并且果面因失水過多而容易皺縮。下雨天也不宜采收,采摘后傷口不易愈合,病菌易從傷口侵入引起發(fā)病。
金鄉(xiāng)大蒜試水航天育種
6月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向山東省金鄉(xiāng)縣頒發(fā)了 “中國大蒜航天育種金鄉(xiāng)實驗基地”牌匾。
金鄉(xiāng)縣大蒜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萬hm2左右,年產(chǎn)大蒜約80萬t,全縣加工企業(yè)發(fā)展到700多家,研制開發(fā)出蒜油、蒜粉、蒜素等精深加工產(chǎn)品40余種,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chǎn)基地和國家級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示范基地。近年來,在國內外大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國際貿(mào)易壁壘越來越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廣大消費者對產(chǎn)品質量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自2002年起,金鄉(xiāng)縣就開始進行有機大蒜基地認證,是全國有機大蒜基地認證最早、面積最大的縣區(qū)。目前,金鄉(xiāng)縣共有6家企業(yè)通過了2個或2個以上國內外權威認證部門對有機大蒜基地的認證。全縣有機大蒜已發(fā)展到1 333.3 hm2,其中高標準示范基地133.3 hm2。
蒜的品種是大蒜品質和質量的關鍵。航天育種具有變異頻率高、有益變異多、變異幅度大、變異穩(wěn)定快等特點,是培育高產(chǎn)質優(yōu)、早熟、抗病農(nóng)作物新品種、新種質資源的新途徑。為進一步提高金鄉(xiāng)大蒜的品質,早日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新品種,2010年 12月,經(jīng)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批準,啟動建設“中國·金鄉(xiāng)大蒜航天育種實驗基地”;2011年通過“神舟八號”宇宙飛船又成功搭載了 “金蒜2號”、“金蒜3號”和“金蒜4號”。
(來源:人民網(wǎng))
李永輝,鄭州市蔬菜研究所,鄭州市長江中路6號,450015,E-mail:yonghuili2010@126.com
申愛民,李紹亭,鄭州市蔬菜研究所
孫雷,王金玲,鄭州鄭研種苗科技有限公司
李偉釗,魯山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工作委員會
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