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川,景 明,張 伶,王新紅,劉喜平
(1.定西市婦幼保健院中醫(yī)科,甘肅定西743000;2.甘肅中醫(yī)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3.定西市中醫(yī)院消化科,甘肅定西743000;4.定西市人民醫(yī)院消化科,甘肅定西743000)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局限于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過程,病變多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等,該病發(fā)病率亦逐漸增加。中醫(yī)藥治療UC具有藥效高、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將藏藥濕生扁蕾經過現(xiàn)代制藥工藝提取加工制成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結腸靶向膠囊,可通過口服直接將藥物送到結腸,減輕藥物引起的全身性不良反應[1]。2009年8月—2010年9月,本課題組采用腸康寧結腸靶向膠囊治療UC 48例,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定西市婦幼保健院中醫(yī)科、定西市中醫(yī)院消化科、定西市人民院醫(yī)院消化科門診及住院的UC患者96例,采用信封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8例,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齡20~68歲,平均(36.5±10.1)歲;病程1個月~12 a,平均(6.65±0.60)a;初發(fā)型11例,慢性持續(xù)型15例,慢性復發(fā)型22例;病變僅限于直腸12例,累及直腸乙狀結腸28例,累及全結腸8例;輕度23例,中度25例。對照組48例,其中男19例,女29例;年齡22~70歲,平均(40.8±12.1)歲;病程1個月~13 a,平均(7.65±0.68)a;初發(fā)型9例,慢性持續(xù)型16例,慢性復發(fā)型23例;病變僅限于直腸10例,累及直腸乙狀結腸31例,累及全結腸7例;輕度20例,中度28例。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訂的《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2]和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制訂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3]進行診斷、分類及分度。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UC的診斷標準,且臨床類型為初發(fā)型、慢性復發(fā)型、慢性持續(xù)型;②臨床病情程度為輕度、中度;③病情分期為活動期;④年齡18~65歲;⑤患者知情同意。
①UC病變類型為重度者;②有嚴重并發(fā)癥如局部狹窄、腸梗阻、腸穿孔、腸結核、中毒性結腸擴張、大出血及結腸癌、直腸癌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④有嚴重的原發(fā)性心、肝、肺、腎、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治療組給予腸康寧結腸靶向膠囊(由甘肅中醫(yī)學院科研實驗中心制備,批號20090301,0.32 g/粒) 3粒/次,3次/d,口服。
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腸溶膠囊(由廣東潮州市強基制藥廠生產,批號090806,0.25 g/粒)3~4粒/次,3次/d,口服。
2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藥物,囑患者生活規(guī)律、精神樂觀、勞逸適度、忌食辛辣油膩肥厚等物。
①臨床療效;②主要癥狀(包括腹瀉、腹痛、膿血便)中醫(yī)癥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UC的癥狀分級量化標準評定;③腸黏膜病變積分,參照Baron評分標準[5]評定,通過結腸鏡檢查觀察結腸黏膜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變化,正常黏膜圖像計0分,輕度病變(血管紋理模糊,黏膜充血但無出血)計1分,中度病變(黏膜呈顆粒樣變化)計2分,重度病變(黏膜潰瘍并自發(fā)性出血)計3分;④安全性觀察指標,如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⑤不良反應。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標準。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次數(shù)≤2次/d,大便常規(guī)檢查無紅、白細胞,結腸鏡復查示黏膜大致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次數(shù)>2~4次/d,大便成形,大便常規(guī)檢查提示紅、白細胞均<10個每高倍鏡,結腸鏡復查提示黏膜輕度炎癥反應及部分假息肉形成。無效: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及結腸鏡檢查均無改善。
見表1。2組對比,經Ridit分析,u=2.02,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中醫(yī)癥候積分對比 分,±s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中醫(yī)癥候積分對比 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5。
?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腸黏膜病變積分對比分,±s
表3 2組治療前后腸黏膜病變積分對比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 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8 2.71±0.46 1.84±0.36**#對照組 48 2.62±0.45 2.01±0.45**
2組治療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均無特殊改變。
治療組有效44例中,出現(xiàn)輕度惡心、腹脹2例,但不影響觀察治療。對照組有效41例中,出現(xiàn)惡心、嘔吐12例,腹脹8例,影響療效,經對癥處理后緩解。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UC的發(fā)病一般與感染、遺傳、精神、自身免疫及過敏因素有關。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多因外感邪氣,尤其是濕邪入侵脾胃,濕熱郁蒸于大腸,氣血阻滯不暢,濕、熱、毒相搏,化成黏液血便;或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調;或勞倦過度,傷及脾胃,導致運化失職,濕濁內生,郁久化熱,下注大腸,氣血瘀滯,而見腹痛、腹瀉或黏液、膿血便。若病情未能及時控制,進一步導致中焦?jié)窭В瑲鈾C郁滯,肝失條達,脾失健運,則使?jié)裥案鼮殡y除;久瀉不止,愈瀉愈虛,久病及腎,最終導致脾腎陽虛。由此可見,該病病位雖在大腸,但與脾、肝、腎3臟關系密切。故治療該病應注重調理五臟,尤重肝脾,清化濕熱,且溫清并用,通澀兼施。
藏藥濕生扁蕾為龍膽科扁蕾屬植物Gentianopsispa1udosa(Mum.)Ma.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健脾止瀉之功效;藏醫(yī)用全草治療肝炎、膽囊炎、熱病發(fā)斑、泄瀉、腸胃炎、結膜炎、瘡疥腫毒等疾病,療效確切,故該藥是藏醫(yī)常用的民族植物藥?,F(xiàn)代動物實驗研究[6]表明,濕生扁蕾能夠顯著改善三硝基苯磺酸誘導的大鼠結腸炎結腸充血、水腫等炎癥反應,對促進潰瘍愈合也有明顯作用。有實驗[7]應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誘導的小鼠潰瘍性結腸炎模型,研究藏藥濕生扁蕾對實驗性潰瘍性結腸炎小鼠體質量、腹瀉和糞便隱血、組織損傷形態(tài)學及脾臟指數(shù)的影響,結果顯示,濕生扁蕾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鎮(zhèn)痛、解熱作用顯著,為濕生扁蕾的臨床用藥提供了實驗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內服腸康寧結腸靶向緩釋膠囊治療輕、中度UC療效顯著;治療組在改善腹痛、腹瀉、腸黏膜病變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膠囊可以很好地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且該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用藥安全、有效,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應用。
[1]景明,陳正君,羅永皎,等.藥理效應法評價藏藥濕生扁蕾的提取工藝[J].中藥材,2010,33(3):459-462.
[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J].中華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24(11):1052-1055.
[3]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8,13(2):139-145.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9-134.
[5]Baron JH,Connell AM,lennard-Jones JE.Variation between observers in describingmucosal appearances in proctocolitis[J].Br Med J,1964,1(5375):89-92.
[6]景明,羅永皎,李季文.藏藥濕生扁蕾對三硝基苯磺酸誘導的大鼠潰瘍性結腸炎模型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2):43-44.
[7]景明,羅永皎,陳正君,等.藏藥濕生扁蕾提取物治療小鼠潰瘍性結腸炎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