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華 方拴鋒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 鄭州 450053
學習困難(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學齡兒童學業(yè)不成功,是家長和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2008-03—2010-03來我院兒童保健科學習困難門診就診的218例學齡兒童進行資料收集整理,排除63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IQ低于70分的智力低下兒童,對診斷為學習困難的155例患兒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其相關因素,希望今后能采取有有效的干預與引導措施。
1.1 對象 我院兒童保健科學習困難門診診斷為學習困難的155例鄭州市學齡兒童,男100例(64.52%),女55例(35.48%),男女比1.82∶1?;純耗挲g6~8歲55例(35.48%),8~10歲58例(37.42%),10~12歲39例(25.16%),12~14歲3例(1.94%)。同時收集到我院正常體檢的鄭州市學習優(yōu)良的56例學齡兒童作為對照組。2組在年齡、性別比例、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對學習困難的界定與評定標準 學習困難指智力和身體無異常,無生理缺陷及嚴重的心理異常,但在學習方面比同齡兒童落后的現(xiàn)象。學習困難的分級評定標準:以統(tǒng)考成績作為評定依據(jù)。嚴重學習困難指學習成績在60分以下,經(jīng)常性或幾乎總是不及格;輕度學習困難指學習成績常有不及格,成績60~70分;學習成績一般指成績70~80分,偶有不及格;學習成績波動指成績20~90分。兒童學習優(yōu)良評定標準:本學年內(nèi)語文、數(shù)學考試平均成績>90分。
1.3 工具 采用自編自制門診調(diào)查表、Acheh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對學習困難兒童和對照組兒童的一般情況和行為進行調(diào)查,表格在醫(yī)生指導下由家長自己填寫。其中自編調(diào)查表項目包括家庭結構、家庭教育方式、出生史、疾病史、兒童現(xiàn)況、主要養(yǎng)護人的文化程度和職業(yè)、學校和班級等級、教師評價等。
智力測試:對照組兒童和所有診斷為學習困難的兒童均用韋氏兒童智力測試量表中國修訂版(WISC-R)進行智力測評。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Excel建庫,運用SPSS 13.0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1 門診調(diào)查表 結果表明,學習困難組中單親家庭和隔代養(yǎng)護兒童73例(47.10%);主要養(yǎng)護人中文盲、小學與初中文化程度72例(46.45%);73.90%兒童父母為工人、農(nóng)民、自由職業(yè)或個體營業(yè)者,這三種因素所占比例均高于學習優(yōu)良組。
2.2 智力分布 155例學習困難兒童中智商最高113,最低71,總智商均值86.23。學習優(yōu)良組中智商最高125,最低88,總智商均值102。2組比較t檢驗,P>0.05;學習困難組中邊緣智商(IQ 70~79)58例(37.42%),其中72.41%為嚴重學習困難;言語智商低于操作智商10分以上者45例(29.03%),見表1。
表1 155例學習困難兒童智力分布與學習困難的程度
表2 Achehbach兒童行為量表各因子分情況
2.3 Achehbach兒童行為量表 絕大多數(shù)學習困難兒童有著不同程度的行為問題,各項目因子陽性頻率見表2。其中多動行為與違紀者出現(xiàn)頻率較高,根據(jù)DSM-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斷標準,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者77例(49.68%),有兩項以上行為障礙者122例(78.71%),抽動障礙者11例(7.10%)。
3.1 智力因素對兒童學習的影響 學習困難組兒童智商平均值低于正常標準(P>0.05),邊緣智商兒童占37.42%,且大多數(shù)兒童為嚴重學習困難,因此智力因素是決定兒童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1]。邊緣智商兒童社會適應能力一般,屬于正常兒童人群,而學習能力較差。往往家長不愿承認這一事實,對兒童期望過高,經(jīng)常由于學習成績差對兒童進行打罵和處罰;另外,在學校這些兒童又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自尊心受損,產(chǎn)生自卑感,這些更加重其學習困難。本研究認為,對邊緣智商兒童應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通過表揚鼓勵、個別輔導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3.2 非智力因素對兒童學習的影響 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證明,不恰當?shù)募彝ソ逃龖B(tài)度和方式會造成兒童出現(xiàn)各方面的行為問題[2]。本組資料中單親家庭和隔代養(yǎng)護的兒童占47.10%,其中73.90%兒童父母為工人、個體營業(yè)者、自由職業(yè)者或農(nóng)民,由于這些父母很少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或?qū)⒆拥慕逃绞胶唵?、粗暴,或?qū)⒆拥恼斠笾弥焕?,或?qū)⒆舆^于溺愛;主要養(yǎng)護人的文化水平較低,其中文盲、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占46.45%,由于他們自身知識的匱乏,因而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從而對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造成影響。不恰當?shù)慕逃椒ê头绞綍饍和箲]、逆反、恐懼等異常情緒,這也加劇了其學習困難。本調(diào)查顯示,可通過家長講座、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各種健康教育形式,教育和指導學習困難兒童的家長,從而使影響兒童學習的家庭環(huán)境得到改善。
本組資料中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77例(49.68%),有兩項以上行為障礙兒童122例(78.71%),診斷為抽動障礙兒童11例(7.10%)。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學習困難最常見的病因之一[3]。兒童學習困難最常見的因素是注意力不集中,長時間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心聽講,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疏忽或出錯,從而造成這些兒童學習成績下降、不及格,最后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厭學。本文提議家長和學校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有行為障礙的兒童應進行心理疏導和行為干預,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藥物治療。
兒童學習困難有其自身發(fā)展的連續(xù)性,不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對兒童學習困難的矯治是一個綜合性的、長期的過程,需要醫(yī)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諸多學科的結合以及家長、社會的參與和共同努力。對于兒童學習困難不僅僅限于“補償性矯正”,還要重視“預防與改善”,注重兒童早期教育,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興趣,從而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1] 甘文玲.兒童學習困難153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7, 36(17):1 793.
[2] 石萍,郭少芹.兒童學習困難803例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3):279.
[3] 陳聰水,朱瓊,李曉宏,等.學習困難兒童的智力因素和注意力缺陷研究[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1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