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縣委書記盧天寶路經(jīng)政府部門,發(fā)現(xiàn)常務副縣長辦公室的門半開著,李介之正在低頭寫字,就推門走了進去。
鄴市組織部新派來一位年輕的縣長黃如峰,30剛剛出頭,盧天寶跟他只談了3分鐘話就有大相徑庭之感。事后他給黃如峰定了一個基本的調(diào)子:缺乏基層工作經(jīng)驗。他知道李介之是秋江縣土生土長的干部,屬于這里的原住民,盧天寶要想在秋江打開局面,李介之應該算是能助他一臂之力的人物。
“李縣長,你說秋江這個地方究竟應該怎么搞啊?”盧問道。
李介之想起自己這么多年在官場鋒芒畢露、功高蓋主而總是難以提拔的教訓,一下子就緘默起來了。本來按李介之的才華和能力,他是可以勝任秋江縣縣長職務的,可組織考核的結(jié)果卻出乎他的意料,鄴市組織部新派來了年輕的縣長黃如峰。原來組織部來考查時,常委一班人幾乎沒有一個說他的好話。他平時在工作崗位上干的那些政績都變成了愛出風頭,而他的坦率和敢于直言也變成了太有個性。于是連力薦他的前任縣委書記都犯了疑惑,難以繼續(xù)堅持自己的觀點了。
盧對李仕途上的受挫似有耳聞,現(xiàn)在他到了秋江縣委書記的位置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盡其才,然后才能開辟秋江工作的新局面。
盧天寶見李介之不吭聲,便順手拿起木月文的書帖翻看著,并意味深長地說:“我應該是一個負責任的干部啊?!?/p>
李介之心領神會地笑了,他提議陪著盧天寶在秋江的旮旮旯旯轉(zhuǎn)轉(zhuǎn),戴著墨鏡,騎著自行車,穿街走巷,說不定能慧眼發(fā)現(xiàn)秋江的寶藏,兩人一拍即合。秋江縣城不大,徒步行走一個小時就能轉(zhuǎn)完,騎自行車更快了。盧天寶說:“秋江離鄴市這么近,怎么連一家像樣的商場都沒有哇?”
李介之肩一聳、兩手一攤說:“交通不便呀,一條長江把鄴市與秋江縣南北劃開,鄴城流行著一句順口溜:‘寧要江南一張床,不要江北一套房’。”
“可偏偏就出了個大書法家木月文。”盧天寶說。
李介之建議去雨山上的木月文書畫陳列館看看,換換心情。
盧天寶望著眼前飛檐斗拱的古典園林建筑,上下兩層樓,雖有陳列館的模樣,但周邊環(huán)境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頗有孤掌難鳴之勢,不由的說:“要把這里重新建設改造一下,使之成為聞名全國的旅游景區(qū),向外地傳播秋江的文化呀?!?/p>
李介之表示沒有錢來完成這項大工程。
二
盧天寶跟李介之出去考察了一下秋江的民營企業(yè)。秋江這個地方雖保守,民營企業(yè)卻悄悄發(fā)展起來了。有個叫路大壯的民營企業(yè)家,六七十年代因為倒賣小本生意曾被視為投機倒把分子而上了《人民日報》的批判名單。開放搞活讓少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路大壯率先投資建造了一個加油站,又在不遠的地方建了旅社。盧天寶第一次到他公司去的時候,他興致勃勃跟盧天寶談了兩個多小時,并說出了自己的遠景規(guī)劃,準備開發(fā)秋江的溫泉。
路大壯的雄心壯志,讓盧天寶激情澎湃。他準備把自己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給常委們抖摟一下,這回他要開常委擴大會,給這平靜的秋江來一次大的動員和沖擊。他立刻給組織部長胡有源打了電話,讓他通知常委和政府各部門的一把手及鄉(xiāng)鎮(zhèn)一二把手,明天下午兩點開大會,主題是“解放思想,開拓前進”。
第二天下午,兩點準時開會,盧天寶要求組織部長點名。胡有源愣了一下,開會點名這在秋江歷史上真算是開天辟地了,他一下子明白盧天寶的用意了,借開會之機煞煞機關干部散漫的風氣。
半小時后,旺泉鄉(xiāng)的鄉(xiāng)長胡田埂才一臉醉相地來到會場,他的酒氣從嘴里呼出來,頃刻彌漫了會議室。盧天寶要求組織部立即將旺泉鄉(xiāng)現(xiàn)任鄉(xiāng)長胡田埂就地免職,聽候處理。
之后,盧天寶不拿本子、不看文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了兩個多小時??h長黃如峰始終不動聲色在主席臺上坐著,今天的會議他感覺最大的收獲是盧天寶又樹了一個對立面,那就是組織部長胡有源。
黃如峰已經(jīng)明顯感覺到盧天寶在有意避開他,他事事依賴常務副縣長李介之,其實就是把他架空了。他早就想跟盧天寶較真了,縣委組織部長胡有源與胡田埂是堂兄弟,盧天寶這一箭射傷了兩匹戰(zhàn)馬,黃如峰總算找到一個鼻孔出氣的人了。
旺泉鄉(xiāng)地處滁河灣,年年鬧水災。今年胡田埂準備將防汛大堤承包出去,立下責任狀,因為有人向他報告,有一段河堤是麻包堤,要趁早解決這事。
黃如峰很快發(fā)現(xiàn),再開常委會的時候,盧天寶講過話后,胡有源大多不表態(tài),再加上其他常委們也不怎么愛表態(tài),其結(jié)果是盧天寶的很多工作想法無法很快得到落實。
更可怕的局面還在后頭,胡田埂被撤職后,組織部很快任命了一個新鄉(xiāng)長。新鄉(xiāng)長肯定不會按著胡田埂的工作思路干事,那么在胡田埂眼里最重要的防汛任務很可能在新鄉(xiāng)長眼里變得無足輕重了,一旦洪水肆虐,麻包堤很可能會成為敏感的新聞熱點,到時候你盧天寶就吃不了兜著走吧。
盧天寶決定帶著秋江縣黨政一班人到海門參觀。出發(fā)在早晨8點,人都到齊了,就差縣長黃如峰。不一會兒,黃回信息說他不能去了,旺泉鄉(xiāng)因招商引資開發(fā)溫泉與當?shù)匕傩掌鹆思姞?,他要繼續(xù)到旺泉鄉(xiāng)調(diào)解。
新任鄉(xiāng)長劉涌進是個不到30歲的軍轉(zhuǎn)干部,本來是副鄉(xiāng)長,胡田埂被就地免職,副鄉(xiāng)長自然頂了上來,這是盧天寶的意思。
第一個來投資開發(fā)的商人正是路大壯,旺泉鄉(xiāng)的老百姓都知道縣委書記盧天寶幫他們招商引資了,可當施工隊進駐旺泉鄉(xiāng),拆了他們幾十年習慣了的天然溫泉浴場時,他們忽然明白,商人是想靠自己的錢勢侵占他們的利益了。于是他們糾集了百十號人跟工程隊干上了。
縣長黃如峰始終在場,幾乎目睹了事件的全過程。開始劉涌進就想往縣委匯報,聚眾鬧事打人應屬重大事件,嚴重者可報警。但黃堅持不讓,他說:“我們要多聽聽群眾的意見、群眾的呼聲,不能因為開發(fā)商有錢就什么事情都由著他……”黃如峰曖昧的態(tài)度等于對聚眾鬧事者的支持,于是事態(tài)愈演愈烈,最后群眾竟把路大壯捆綁起來押進了黑屋。
從海門回來盧天寶就陷入了旺泉鄉(xiāng)的糾紛之中。本來黃如峰是不想把事情告訴他的,可自己瞞不住了,有人把事情捅到了中央電視臺。
盧天寶來到了旺泉鄉(xiāng),站在高處,扯開嗓門兒對身邊圍著的群眾說:“鄉(xiāng)親們,我盧天寶來秋江是想要改造、建設、發(fā)展這個地方的。要發(fā)展就必須把我們的自然資源利用好,開發(fā)出來。一旦溫泉開發(fā)成功了,鄴市的有錢人就會到我們這里來消費,旺泉鄉(xiāng)的老百姓家家都可以想點子賺城里人的錢,搞農(nóng)家樂酒家什么的,這是一本萬利,鄉(xiāng)親們?yōu)槭裁床粫氵@個賬呢?”
盧天寶帶有煽動性的講話顯然是起作用了,群眾開始悄悄散去。執(zhí)法大隊長帶著路大壯過來了。
三
盧天寶把木月文書畫陳列館二期工程的重任交給了李介之。李拿著二期規(guī)劃方案,來到盧天寶辦公室,商討工程建設資金來源的問題。盧天寶表示這屬于公益事業(yè),政府投資占大頭,不妨把財政局長郭銀喊來。
郭銀是秋江的財神爺,可他自從上任之日起就沒錢。但他是個有頭腦的財政局長,天性會理財,沒兩年秋江財政已從末位躍居倒數(shù)第三,財政上略有積蓄。
前幾天李介之已經(jīng)問過他了,他沒敢肯定財政究竟能出多少錢,依他估算,500萬應該沒有問題。但花錢的大權在縣長黃如峰的手中,黃一向?qū)Υ耸鲁值驼{(diào)態(tài)度,在他看來,秋江眼下最應該投資的是辦公設備現(xiàn)代化,否則會在鄴市方方面面的領導面前很沒面子。
當著盧李二人的面,郭銀透了個底。盧天寶很高興,詢問資金什么時候可以到位。郭銀表示馬上可以到位,但要跟黃縣長打個招呼,畢竟他分管財政。
盧天寶眉頭皺了一下說:“投資木月文書畫陳列館二期工程關系到秋江的人文環(huán)境,是頭等大事。我看這樣吧,反正常務副縣長李介之在場,縣財政500萬的投資就這么定了?!?/p>
鄴市政府讓各縣財政局每半年統(tǒng)計一下財政情況,郭銀忽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精心努力,縣財政居然收支平衡了,而且單方面的收入還略有盈余。他興高采烈地跑到縣長辦公室,本以為黃縣長會夸他理財有方,沒承想他的匯報剛完,黃縣長就板起臉說:“郭局長,還是向鄴市匯報秋江縣財政虧損吧,要留些周轉(zhuǎn)資金搞辦公現(xiàn)代化。”
郭銀不愿意瞞報,他表示最好向盧書記請示一下,黃如峰挖了他一眼,說那你去找盧書記好了,郭銀趁勢站起身離開。
郭銀冒雨來到盧書記辦公室,匯報了相關事宜,盧天寶表示如實上報財政情況,一旦查出造假來秋江會吃不了兜著走。讓鄴市政府知道秋江縣這幾年還是干出了不少招商引資的業(yè)績。辦公現(xiàn)代化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吧,目前秋江還沒有這個經(jīng)濟條件。
四
汛期說來就來了。黃如峰拿上雨披,喊司機立刻到旺泉鄉(xiāng)察看防汛情況。黃縣長要到最險的堤壩上看看,劉涌進不知道哪里最險,便帶著黃縣長一個又一個堤壩行走。突然,劉涌進發(fā)現(xiàn)前方堤壩上圍了一群人,下邊還停了一輛新聞采訪車。劉涌進快步疾走起來,與此同時,黃如峰也加快了步伐。
原來是麻包堤被發(fā)現(xiàn)了,記者要來曝光。一聽這話,劉涌進渾身的汗毛全都豎了起來,這是怎么回事,是誰修的麻包堤?又是誰引來的記者?
黃如峰見狀,站在原地不肯動了,要是讓記者知道縣長來了,不把他問出個鼻孔朝天才怪。
站在一旁的女記者不停追問劉涌進,劉滿臉通紅,他忽然想起這是去年的事情,去年這個時候胡田埂是鄉(xiāng)長。有天大水忽然來了,鎮(zhèn)上的男女老少全部上堤抗洪,沒幾天水又退了,是不是那個時候匆忙堵漏所為?后來,聽說胡田埂有個表弟承包了堤壩工程,既然承包了,怎么還有麻包堤的存在?這事要找胡田埂說去。于是,劉涌進笑著跟記者說:“這段堤壩是我們前任鄉(xiāng)長胡田埂在任時修筑的,我不知道這事?!?/p>
黃如峰是悄悄離開的,在現(xiàn)場聽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他就悄悄離開了。黃如峰知道自己與盧天寶較量就好比以卵擊石,他早就想伺機出他的丑了,今天機會總算是來了,只要旺泉鄉(xiāng)麻包堤事件一見媒體,你盧天寶就是渾身長滿嘴也會被置于社會輿論的漩渦之中。
第二天一早《晨報》上的消息就出來了,鄴市政府正在召開防汛動員大會,各區(qū)縣的一二把手都來了,秋江縣旺泉鄉(xiāng)成了反面典型。
盧天寶走出會場的時候,臉色一定十分難看,坐進車里,他直奔旺泉鄉(xiāng)去。
李介之建議叫宣傳部長于文暢去鄴市活動一下,找其他報社的記者再來采訪旺泉鄉(xiāng),重新寫篇報道,就說因前任鄉(xiāng)長胡田埂瀆職,我們已經(jīng)把他免了。
麻包堤事件曝光后,黃如峰一頭扎進旺泉鄉(xiāng)修堤筑壩。鄴市來了一個考察團,成員中有一位是黃如峰的大學同學,看到他簡陋的辦公室,感慨他沒有縣長的派頭。
黃如峰一大早就叫來了郭銀,讓他撥款改善辦公條件。盧書記去日本考察了,走前召開過常委會,叮囑他不在家期間由黃縣長主持工作。
郭銀表示遵從盧書記的意思如實上報了財政收入。黃如峰顯然生氣了,他告訴郭銀兩天之內(nèi)拿不出錢就撤他的職。兩天以后,資金果然沒有落實,黃如峰將組織部長胡有源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兩人研究一番后,胡有源忽然通知召開常委擴大會,各鄉(xiāng)書記鎮(zhèn)長都來參會。
黃如峰宣布郭銀身為財政局長,不聽縣長的指揮,遲遲不撥政府辦公現(xiàn)代化的資金,完全喪失了一個行政干部應有的組織原則,停職檢查。
胡有源表示既然黃縣長已經(jīng)決定了,就走一下民主程序,舉手表決。黃縣長發(fā)現(xiàn)李介之、于文暢和另外幾個常委都沒有舉手,舉手的大部分是下邊來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他們有利要圖,夢想當秋江的財神爺。不過,總算是有了一個舉手表決的民主程序,一旦盧書記回來追究,就說是民主通過的。胡有源這招真損,不愧是做組織工作的,專門擺弄人心啊。
五
當晚,李介之冒著大雨到市委組織部告狀。郭銀在家也是百般委屈,他每天向鄴市組織部寫一封申冤信,一共寫了七封,直至盧天寶從日本回來。盧天寶知道后臉都氣紅了,當即帶著李、郭直奔鄴市。
到了鄴市市委,盧天寶沒有去組織部,而是直闖書記室。依他判斷,黃如峰能到秋江當縣長,證明他還是有背景的。既然李介之已向組織部匯報過了,一周過去都沒有反應,盧天寶覺得這事要往上捅了。當年是鄴市市委書記顧顯達力挺自己到秋江當縣委書記并期待干出一番大業(yè)的,現(xiàn)在他遇到了阻力,想請求顧書記指點迷津。他見了顧顯達就開門見山的報告了此事,并表示秋江地方雖小,人際關系特別復雜。黃如峰人太年輕,缺乏基層工作經(jīng)驗,不太適合秋江縣長的位子,如果組織上硬安排他在那里,自己就想申請去別的地方了。
黃如峰很快調(diào)到鄴市的某個區(qū)去了,郭銀的處分被取消了。李介之往盧書記的辦公室跑得更勤了,黃縣長一走,秋江縣政府基本就是常務副縣長主事了,按李的資歷和能力,應該順理成章接替黃如峰的位子。
盧天寶就像猜透了李介之的心思似的,他說:“李縣長啊,你我共事快兩年了,自我調(diào)來秋江事事都是你幫助張羅,我心里有數(shù)。我已經(jīng)跟有關領導建議過讓你接替黃如峰的位子,我這不是從個人利益出發(fā),而是從秋江的發(fā)展考慮,你畢竟是秋江人,對這方水土比我了解得透徹?!?/p>
盧天寶表示過幾天開個常委會,研究研究再說。要是常委們都沒什么意見,就以組織的名義把他推薦上去。
李介之心中一陣竊喜,盧天寶關鍵時刻還是想到自己了。但這事如果拿到常委會上研究討論,李的勝算就不大了。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誰會把機會拱手讓給你李介之呢?就算你盧書記一百個同意,常委們的心卻是五花八門的。
盧天寶給他吃了顆定心丸,他表示縣長這位子不是誰都能夢想成真的,要看資歷和工作能力,掂量來掂量去李是最合適的人選。常委們有意見盡管提好了,只管當耳旁風聽聽,反正最終也不是他們定奪拍板。
六
盧天寶怎么也想不到推薦李介之當縣長會有這么大的阻力,本來是為此專門召開的常委會,可常委們沒有一個發(fā)言響應。看看這態(tài)勢,盧天寶只好把話鋒轉(zhuǎn)到了秋江新城建設的問題上。
李介之感到今天的會開得極不成功,盧天寶事先應該私下跟常委們做做工作,哪怕做通了一兩個常委的工作,今天也不會是這個局面。提議他當縣長,沒有一個人響應,讓盧天寶都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就別說他李介之自己了。
李介之又去找盧書記,這回他要盯住盧書記,在自己當縣長這件事情上,起關鍵作用的還是盧書記,開常委會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哪個領導干部的任用是常委會開出來的?特別是級別高些的領導。李介之帶了一幅木月文的字,他以欣賞字畫的名義去見盧天寶。
盧天寶摸著自己的臉,認真地看著李介之說:“除你而外,秋江目前還沒有合適的縣長人選。常委們都不同意,真也怪了。明天再召開常委會研究研究,要是他們不同意你,那就讓他們推薦別人,我看他們推薦誰!”
李介之眼睛轉(zhuǎn)了一下說:“他們有可能推薦一個資歷不深的年輕人,聽任他們擺布?!?/p>
數(shù)天后,李介之果然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常委們一致推舉一了個年輕的鎮(zhèn)長,個別常委甚至私下說:“推薦他,是因為他資歷淺,有可能當不上。上邊就會調(diào)別的干部來,反正不讓李介之當就行了?!?/p>
在這種大氣候下,盧天寶也就順水推舟順從民意了。
李介之病倒了,幾天沒上班。
(原載于《北京文學》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