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 李東華
崔鋼兵設(shè)計
走進華清池,我看到的是滿眼悲痛。
一個女人在這里沐浴,氤氳的水氣,將一個王朝,慢慢沒入池底。
撫琴弄箏的身姿,經(jīng)溫泉水一泡,更加柔軟凝滑,讓一個男人撫摸著,春夢不醒。從此,忘了國家大事,忘了胡人得得的馬蹄,強硬的弓弩。
大唐,一個多么強盛堅固的王朝啊,被一個女人的酥胸,浸泡得細軟如泥。
一代明君,曾多么勇武?征戰(zhàn)沙場,殺敵擴疆;曾多么圣明,讓民族團結(jié)融和……可怎敵楊氏的美色,未動一槍一劍,便讓強悍的男人滾落愛的泥沼……不能自拔。
……安祿山反叛的急報,驚碎了皇帝的一簾幽夢。
從此,華清池,也不再屬女人的專利,只成為倉皇出逃中驚恐女人的一段夢想。
揮師反戈中,數(shù)千將領(lǐng),執(zhí)馬不前;
女人,成為朝綱不整的禍水?“女人不死,戰(zhàn)馬不前”……
華清池里所有的諾言,也成為無根的浮萍,難以抵擋安祿山那寒光閃閃的利劍……
女人重要?江山重要?皇帝能選擇的,只能含淚——賜美人一死……
只留下一曲《長恨歌》,一尊美人的雕像,在曲徑通幽的亭臺水榭,在艷荷燦放的假山池魚旁,讓人千古憑吊,千古唏噓慨嘆……
大雁早已飛走了,留下一座塔,作為見證?
歷史在這里沖刷出一個旋渦,留下十三朝古都——大唐的一塊活化石,一段永不磨滅的記憶。
時間曲曲折折地行走。我的思想,穿過時光的隧道,去與古人幽會。盛唐的笙歌艷舞,早已消失在歷史的云煙里;只有這高高聳立的塔,彌經(jīng)歲月風(fēng)雨的侵襲,仍風(fēng)骨錚錚……
白天,是一道 望古城的亮麗風(fēng)景;夜晚,是火樹銀花海洋中的明亮燈塔。
歲月細數(shù)著過往,唐玄奘高僧設(shè)計的匠心,被時間沖洗得十分明亮。
站在大雁塔下,我感受著歷史與現(xiàn)實,感受著人類文化的輝煌……
似栩栩如生的活人?
那表情,那衣冠……
那陣容,那姿勢……
那色彩……
歷史在這里沉寂了二千年。二千年,一個王朝的故事,被荒草、野冢淹沒著。
一個打井人,意外地把它的故事翻開——由此翻開了 望秦朝的一扇窗口,讓世界,紛至沓來,參觀中國的古文化……
歷史,在轟轟烈烈中倒下;
歷史,在岑寂中默默流淌;
歷史,在風(fēng)雨的鍛打下,凝重而幽遠……
秦兵馬俑,是文物?是歷史?是文化?還是一個王朝奢靡生活的見證?
當隨著絡(luò)繹不絕的游人,走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二號坑……我的心異常沉重。始皇帝,世上可能再沒有第二個這樣暴唳的君王了。生前,滅六國,生靈涂炭,橫尸遍野;筑長城,累死的民工,尸骨堆積成山丘;建阿房宮,百姓的血汗錢,流淌成長江、黃河……而死后,亦要這無數(shù)的陶俑——那曾是許許多多真人的靈魂啊,晝夜陪著……
想永恒,永恒在哪里呢?
想不朽,真正不朽的,只有那制作陶俑藝人的精湛藝術(shù)光芒……
時間翻過一千年。翻到陜西乾陵——唐高宗李治皇帝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前。
左邊,唐高宗李治皇帝的墓碑,高兩米,密密麻麻,寫滿李治一生的功德;右邊,比高宗皇帝墓碑高出一半的武則天皇帝墓碑,造型別致,精雕細磨,卻不留一字,成為天下僅有的一尊——無字碑!
——這是女人的心計,還是超人的謀略?
矮,是否體現(xiàn)自己男人治國的無能?
高,是否代表將唐改國號為周的女人的聰慧?
捉摸不透的女人啊……
試想:一個皇帝,一生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大事大非的取舍,經(jīng)歷了那么多馳騁疆場的拼殺,經(jīng)歷了那么多政治變革,維新……豈是用一塊小小的墓碑,就能說盡?
好在——功與過,是與非,只能讓歷史、讓世人去評說……
無字碑,給人留下千古難解的謎;比有字碑,更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