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瓊 陳文敏
心臟直視術后右心衰的護理觀察
李建瓊 陳文敏
目的 探討心臟直視術后右心衰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 對54例心臟術后不同程度、不同時期的右心衰竭患者給予積極護理干預,觀察中心靜脈壓、尿量、水腫程度、腹圍、肝臟、心臟腔室大小與功能及患者自述癥狀等項目。結果 2例合并惡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肺動脈高壓持續(xù)不降右心衰進一步加重死亡,余51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復,已出院,隨訪生活能自理。結論 心臟術后右心衰竭原因不一,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尤其應注意心肺功能的維護與液體管理。
心臟; 右心衰; 護理觀察
右心衰是心臟術后的一個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有精神飲食欠佳、意識障礙、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水腫、頸靜脈怒張、肝臟腫大、心律失常及胸腹腔積液等臨床表現(xiàn),其中又分為急性與慢性,前者來勢兇猛、死亡率高,后者病程長且較頑固,在臨床處理上是一大難點。筆者所在醫(yī)院心臟中心對2006~2010年統(tǒng)計的54例右心衰患者,采用多方面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4例,均為心臟術后,其中風心病二尖瓣置換16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并肺動脈高壓3例,室間隔缺損并肺動脈高壓8例,法洛四聯(lián)征10例,心內膜墊缺損6例,肺靜脈異位引流6例,冠脈搭橋術5例;男28例,女26例;年齡6個月~78歲;其中術后早期發(fā)生右心衰者42例,出院后再次出現(xiàn)右心衰而回院者12例。
1.2 右心衰的診斷 腹部脹滿常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如嗜睡,呼吸困難,水腫,頸靜脈怒張,肝脾腫大,中心靜脈壓升高,尿量減少,血乳酸異常,胸片示心臟擴大、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心臟彩超提示右心擴大、心肌運動減弱[1]。
經(jīng)過治療,51例患者右心功能逐漸恢復,中心靜脈壓和尿量正常,肝臟明顯縮小,下肢水腫消失。床旁超聲心動圖提示右房和右室較前縮小,三尖瓣返流減輕,左室射血分數(shù)增加,以上癥狀消失。2例出現(xiàn)室顫,經(jīng)心肺復蘇后心跳未恢復而死亡。1例室間隔缺損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術后早期恢復尚可,但出院后肺動脈收縮壓一直不降,大于70 mm Hg,右心衰不能有效糾正,最終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3.1 觀察要點
3.1.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給予Philips多功能心電監(jiān)護儀持續(xù)監(jiān)測,嚴密觀察并每小時準確記錄心率、心律、有創(chuàng)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呼吸(包括頻率、幅度、有無三凹征)的變化,盡量維持患者心率在正常生理水平或者升高10~20次/min,血壓為基礎水平或者可以比正常下降10 mm Hg,中心靜脈壓在5~12 mm Hg,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
3.1.2 其他體征的觀察 每日測量體重、腹圍、肝臟大小、四肢浮腫的變化。
3.1.3 輔助檢查 每3 d行血常規(guī)、肝腎功、胸片、心臟超聲等檢查,了解患者血清蛋白水平、胸腔積液、心臟腔室與功能的變化。
3.2 心功能的維護 遵醫(yī)囑使用藥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常選用血管活性藥物為中等劑量多巴胺5~8 μg/(kg·min),腎上腺素0.03~0.08 μg/(kg·min),合并感染時聯(lián)用去甲腎上腺素0.03~0.1μg/(kg·min),提高心輸出量,保證有效組織灌注,減少單一用藥過大劑量的副作用,同時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米力農(nóng)0.25~0.75 μg/(kg·min),降低體循環(huán)阻力和肺循環(huán)阻力,增強心肌收縮力[2]。另外也可以使用前列腺素E1擴張肺動脈治療,對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效果較好。在循環(huán)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基礎上,及時給予利尿治療,使用呋塞米0.1~0.4 mg/(kg·h)經(jīng)微量泵持續(xù)輸注,從而避免了單次給藥而造成循環(huán)過大波動,并增強了利尿效果,對于利尿劑抵抗的患者也明顯有效。適當應用心肌代謝酶活性劑維生素C 1~3 g,q8h或q12h,iv,促進心肌糖代謝,增強心肌收縮。以上藥物均盡量使用微量泵經(jīng)中心靜脈通路持續(xù)給藥,保證藥物劑量濃度準確,靜脈管路通暢。藥物標簽醒目,嚴格執(zhí)行“三查八對”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并在注射器上注明藥物名稱、濃度及配制時間,在用完前均要及時更換,更換前后觀察血壓有無波動,對藥物敏感者應采用泵換泵的方式,現(xiàn)配現(xiàn)用。擴血管藥物和縮血管藥物不能共用一個靜脈通道,避免影響藥物的調節(jié)。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應密切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并注意有無藥物的相互干擾而影響療效。對于因手術矯治不理想導致右心衰患者,應積極再次手術,如中重度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內缺損殘余漏、右室流出道狹窄、肺靜脈扭曲梗阻、冠脈移植血管堵塞等。
3.3 呼吸系統(tǒng)的護理 嚴密觀察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保證器官組織的氧供,大量胸腔積液影響呼吸時配合醫(yī)生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肺動脈高壓患者還可以聯(lián)用硝酸甘油或者硝普鈉霧化吸入[3]。對于右心衰嚴重患者早期可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伴有循環(huán)惡化趨勢的應積極氣管插管。呼吸機選用雙氣道正壓通氣(BIPAP)或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配合適量的PEEP,小潮氣量,PEEP 3~5 cm H2O可以維持正常肺容量,降低右心室后負荷與肺血管阻力,避免使大潮氣量。過高的PEEP引起肺血管收縮,增加肺血管阻力,阻止右心室排空[4]。使用機械通氣期間監(jiān)測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和定時監(jiān)測動脈血氣分析,聽診雙肺呼吸音,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張,吸痰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動作輕柔,時間為10~15 s,負壓不可過大,防止引起氣道損傷,避免長時間吸痰引起支氣管痙攣,吸痰使用簡易呼吸囊,膨肺給氧時,容量不可過大,以免引起回心血量減少,加重右心衰。
3.4 嚴格控制液體入量 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包括晶體與膠體,必要時測量膠體滲透壓力,保持液體負平衡,每日體重下降程度以理想體重的1%~2%為佳。水腫者應嚴格限制鈉水的攝入,使患者感覺口渴感為宜。在利尿的同時,注意監(jiān)測電解質,防止出現(xiàn)低血鉀、低血鎂,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采用持續(xù)靜脈用微量泵經(jīng)中心靜脈補鉀補鎂,可以控制液體入量并保持勻速。根據(jù)患者的體重下降和水腫情況決定每日超濾量,注意有無利尿過量的表現(xiàn),如體重下降過多,體位性低血壓,虛弱,嗜睡等。
3.5 營養(yǎng)支持 患者由于胃腸道淤血、肝臟腫大和肝功能損壞導致食欲不振、惡心、欲吐,且因胸腹腔積液可導致低蛋白血癥。因此,對于進食困難不易消化者遵醫(yī)囑靜脈給予營養(yǎng),采用高密度熱卡配方,減少液體入量,24 h勻速微量泵入,注意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根據(jù)生化結果遵醫(yī)囑輸入人血白蛋白治療低蛋白血癥,提高膠體滲透壓,增強利尿效果。對于能進食者鼓勵患者進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飲食,并保持大便的通暢。
3.6 預防感染 進行各項治療護理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每日更換各種輸液器,三通,動靜脈穿刺處敷料,水腫者定時更換體位,防止皮膚受壓破潰,引起感染。采取措施預防肺部感染。
3.7 基礎護理 臥床期間按時翻身拍背,防止發(fā)生壓瘡,每日更換衣服、床單、被套,保持床的清潔、平整,保持患者體位舒適,鼓勵患者做床上活動或被動肢體功能鍛煉,預防并發(fā)癥(墜積性肺炎、褥瘡、靜脈血栓形成)。
3.8 心理護理 針對不同的對象做好解釋、安慰及鼓勵工作。特別是控制患者少喝水,保持口渴感,要讓患者知道重要性并配合,教會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多餐,注意搭配富含鉀的水果及低鉀的癥狀,增強對疾病的認識,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331-1340.
[2]Hoffman TM,Wemovsky G,Atz AM,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rinone in preventing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fter corrective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ease[J].Circulation,2003,107(4):996 -1002.
[3]王立志,郭春明,馮亞新,等.硝普鈉霧化吸入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右心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6,18(8):455.
[4]Carol L,Lake,Peter D.Booker,et al.Pediatric Cardiac Anesthesia[M].USA: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8:540-542.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43
650051昆明市延安醫(yī)院
李建瓊
2011-12-02)
(本文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