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暨教育部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中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研討會在江西贛州舉行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暨教育部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中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研討會2011年11月26-28日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專家和中小學語文教師近200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26日上午8點30分在贛南師范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大會開幕式。杭州師范大學王光龍教授致了開幕詞。他對參加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和中小學教師表示歡迎,指出當前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說明本次研討會將以專家報告、課堂展示、大會交流等形式進行。他對承辦單位贛南師范學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贛南師范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孫弘安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詞。他首先介紹了本校50多年的辦學經(jīng)驗以及學校今后的發(fā)展規(guī)劃,然后重點介紹了文學院目前的發(fā)展特點,最后代表學校預祝研討會圓滿成功。省教育廳師資處處長邱澤忠先生發(fā)表了講話。他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充分認識教師隊伍建設(shè)對于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性。希望本次學術(shù)會議能夠?qū)τ谥行W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語文報副總編桑建中編審代表語文報刊各單位發(fā)表了講話,提出要圍繞新的課程理念,構(gòu)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上午,四川師范大學劉永康教授做了《盡快走出語文課程改革的種種誤區(qū)》的專題報告。他的報告密切聯(lián)系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際,既有課程理論闡釋,又有教學案例說明,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
下午舉行首屆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建設(shè)貢獻獎”頒獎典禮。朱紹禹、董味甘、陶本一、黃麟生和程順之等五位先生被授予“語文學習科學建設(shè)終身成就獎”;衛(wèi)燦金、馬文光、黃滄海、佟士凡、江敬潤、林惠生、王安琳、劉永康、王顯槐、蔡明、李瑛、張承明、孫國興、毓明笠、梁淑范、許建中等十六位先生被授予“語文學習科學建設(shè)突出貢獻獎”。已故朱紹禹先生的長女朱大雁女士代替父親領(lǐng)獎,并在會上發(fā)表了真摯感人的簡短講話。76歲的黃麟生教授發(fā)表了感人至深的獲獎感言。與會教師對老一輩學者、專家為語文學習科學建設(shè)所作出的突出貢獻感到十分敬佩,表示要以他們?yōu)榘駱?,為我國的語文學習科學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
頒獎典禮之后舉行語文教學改革展示課。小學組做展示課的是上海寶山實驗小學的張?zhí)绽蠋熀托熘荽篑R路小學的張茜老師;初中組是吉林大學附中的李崇崑老師、杭州市建蘭中學的宋曉玲老師和廣東省順德容桂中學的鐘春玲老師;高中組是廣西欽州一中的劉春梅老師和四川師范大學的劉永康教授。黃麟生、許書明、陳建偉、毓明笠、張孔義等教授、專家對展示課現(xiàn)場做了點評。七位教師為大家展示了8節(jié)精彩的語文課,給與會教師以多方面的啟示和思考。南通大學時金芳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宋祥教授和山西師范大學張德斌先生分別主持了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的展示課。
27日上午舉行大會報告和交流。湖北大學文學院的潘紀平教授、浙江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的張孔義教授、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的陳玉秋教授、語文出版社《語文建設(shè)》主編鄭浩編審等在“名師講堂”做了專題報告。長春市第108中學的許雪飛校長、江西井岡山大學附中的劉六桂校長、山西平順中學的張一笑校長、福建永安一中的范純正校長等,在“校長論壇”做了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報告。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新橋中學的周剛等多位實驗教師在大會做了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成果交流。
報告交流會之后,大會為做展示課的7位教師頒發(fā)了“特別榮譽獎”;為獲得2010-2011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的教師頒發(fā)了“優(yōu)秀成果獎”。重慶師范大學李麗教授宣布了展示課獲獎名單。年度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主任黃麟生教授就科研成果評審標準和方法做了具體說明,并對這次獲獎成果的突出特點做了精要點評,對科研選題和形式規(guī)范等問題做了具體指導。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負責人王光龍教授就子課題的成果鑒定工作做了安排,對結(jié)題的條件和程序提出了具體要求。王光龍先生還對明年的第三屆全國“語文教壇新星杯”教學大賽活動作出了安排;對《朱紹禹評傳》和《朱紹禹回憶錄》的編寫工作提出了規(guī)劃。潘紀平教授致了閉幕詞。他對本次會議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對贛南師范學院為承辦大會所作的努力表示了感謝。大會完成了預定的全部議程,在與會全體教師的熱烈掌聲中勝利閉幕。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周年。為了慶祝建黨九十華誕,會議結(jié)束之后,與會代表考察了革命圣地井岡山,緬懷了革命先輩的光輝業(yè)績,受到了一次具體而深刻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011年12月3日
(大會秘書組供稿)
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