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
(太原理工大學信息化管理與建設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教育游戲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
林藝
(太原理工大學信息化管理與建設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為提升多媒體課件活力、啟迪學生心靈,教學課件應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互動。文章研究了教育游戲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分析了教育游戲應遵循的哲理,提出了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的制作模式。
教育游戲;多媒體;課件
引言
多媒體課件在當今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傳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感受層次也在日益提高。多媒體課件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它的成功開發(fā)會對學習者產(chǎn)生很大的感染力,使學習者產(chǎn)生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將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加入了教育游戲,能使人們在學習中擺脫“課本搬家”式的電子視頻多媒體課件的枯燥。[1]
1.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的現(xiàn)狀
目前,大多數(shù)課件采用PowerPoint(PPT)軟件或其它軟件來制作,它與書本的內(nèi)容、形式雷同,實質(zhì)上是文字教材的電子視頻翻版,效果單一。采用這樣的課件授課,教學效果不佳。這種課件雖可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但也會給學生帶來某些苦惱,應屬于“電腦+教師+投影”的教學模式,容易形成教學跟著課件走、課件牽著學生走、實行滿堂灌式的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2]究其原因,課件制作者可能對多媒體的性質(zhì)尚缺乏深刻的學理上的認識。
2.反思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理念
傳統(tǒng)教育模式或許給課件制作者留下烙印,使其課件缺乏啟迪學生心動的力量,或稱該課件無“神”。為使課件“神”氣靈動,發(fā)揮課件活力,就要抓住課件中的關鍵成分,促使課件活力“神”的脈絡撬動學生心靈的脈動。因此,要對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里面的內(nèi)容進行反思,找出某些不良因素(舊理念)、某些欠佳因素(平淡畫面,無節(jié)奏的視、聽感覺),并且在制作課件時提高警惕,認真挖掘令人靈機一震的游戲感覺,剔除糟粕,輔佐多媒體課件的傳“神”力量(這里的輔指支持、促進;佐指反思、諫言),使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轉變成為新型的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
教育游戲課件的特點,應在教學中能夠創(chuàng)建一種新奇的、有利于引進學習主題的激情環(huán)境,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學習策略,為順利學習提供多種背景。
1.多媒體課件增加教育游戲的原則
課件制作人要帶著同情心感受學生的“無奈和困倦”,這種感受就是孔子所說的“仁”(這個“仁”如同水果中的核),所有的人心里都應有和果仁雷同的那個“仁”。當我們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時,就會本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因此,課件制作人在靜下心來制作課件時,需要找到或理解學生的欲望動機的源泉。這樣以“仁”為背景,以學生的欲望動機為節(jié)奏,增加游戲的興奮點。只有課件制作人的同情心的“仁”,才能使課件制作人具有一種智慧的、敏捷的、趣味的特點,制作出更有閃光點的課件。
課件制作人應該深刻理解孔子的“仁”字,以及它傳遞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這與西方文化的“己所欲,施于人”,有著顯著不同。西方文化中的“己所欲,施于人”也許動機是好的,如某傳統(tǒng)課件制作人認為他的課件是好的,就希望別人必須接受他的課件,但是他并沒有想過 “是否真正適合學生”,這樣就很容易形成對學生的壓迫感,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要顯現(xiàn)更富有同情心、更富有溫暖感、更富有相互交融、更能夠讓師生和諧,這樣才能使學生清醒地激發(fā)自己的心智,感到自己的心情更有彈性,更有接納力,更能對那些細微的變化敏感起來,使學生真正快樂地學到東西、增強本領。所以,課件制作人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的理念,這是做好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的最基本素質(zhì)和原則。
2.多媒體課件教育游戲類別
多媒體課件中教育游戲的各種類別,都是為使整個課件形成“脈絡”節(jié)奏點而設置的;目的是使課件的“脈絡震動頻率周期”盡可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興趣,達到接納新知識時不疲倦、不枯燥,樂于求知。我們“治療”課件“平淡、無神”,達到“精彩、傳神”教學效果,所采用的藥是用簡單的音響音樂和熟悉的歌曲套新詞的音樂,以快樂的小口訣、有引申意義的小動畫和小標記,調(diào)動眼、耳、口的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動口能力,其功效是讓課件節(jié)奏與學生的心神脈動形成物理學中的共振原理,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高了課件的關注度,消除了課件中的枯燥知識帶給學生的抵抗抱怨情緒,消除了學生內(nèi)心的損耗折磨(厭倦該課件還得必須學的壓力);建立了學生的良性意識,并能很快地針對課件形成整體意識而快樂學習,達到學習者醒腦之目的。[3]
多媒體課件教育游戲采用的“材料”主要為:建圖標式(對各章節(jié)建立合適的圖標),簡筆畫式,達標積分式,取類比像引進式,歸類打包漫畫式,成功插旗式,百分比進度式,引經(jīng)據(jù)典式,引用畫外音或兒化音,熟悉的通俗歌曲套難記的定義、口訣、詩詞等等。采用這些“材料”方式制作課件,是為了領悟教學事物的節(jié)奏、掌握制作課件的藝術,每種“材料”在教育游戲中的應用都構成一種教育游戲類別。
1.教育游戲各類別“材料”的采集
大多數(shù)課件制作人對教育游戲模式尚不熟悉,仍有些是主要依賴書本教材制作課件。欲使教育游戲進入課件之中,先要采集 “材料”,其辦法是: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查找各類適合的小圖片、小貼圖的標識等,拷貝到課件圖庫中備用,若此“材料”不夠時,還可自己繪制些簡單的圖畫,使用軟件繪成動畫,拷貝到課件中。按同樣的方式,將所需的音響音樂也拷貝到音樂庫中或課件中去。必要時還需在課件中加入專業(yè)照片或插入專業(yè)錄像??傊杉慕逃螒蚋黝悺安牧稀?,目的是讓“死板”的課件“活躍”起來。要用多種便于理解的、具有美感藝術的“游戲材料”,引導出上佳的熒屏視聽效果,以求激發(fā)學生的心神脈動頻率,師生同步達到專一不二的感覺。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課件視頻效果的鑒賞能力逐漸提高,制作課件時就要關注熒屏畫面的藝術構圖和三個屬性(色彩、音調(diào)、機理),要從熒屏畫面直接獲得美感,體現(xiàn)課件畫面的藝術規(guī)律。所以我們在課件上安排教育游戲的“材料”時還要注意其思想性和藝術構圖。
2.教育游戲各類“材料”的使用技巧
傳統(tǒng)多媒體課件按書本的前言開始講授,接著按章節(jié)順序向后講,每節(jié)課講到哪里算哪里。這樣的方式稍不留神就會“斷線”,下節(jié)課再接起來不容易,也費時間。為解決此問題,在使用教育游戲的多媒體課件時,要將總目錄融合進前言一起講,其原因是為了明確“帶著問題去學習”,其優(yōu)點是引導學生對課件產(chǎn)生興趣。例如在“總目錄”處,用某個“吉祥物”作為該課件的“課標”,再據(jù)需要選用些與該“吉祥物”有關的事物,匯編成小游戲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每節(jié)課的進程要預先制定,實現(xiàn)該講到哪里就講到哪里。
制作課件所選的 “吉祥物”是充滿智慧的可愛形象。其中“智”和“慧”是兩個理念。“智”是所討論的知識,是研究事物間的不同(例如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專家),它是顯性知識,它強調(diào)的是專業(yè),故叫專家?!盎邸眲t討論的是事物之間的相同性;不管是否同一專業(yè)、同一領域,它們在深層次方面的道理都是一致的。這個“一致性的道理”叫做“慧”,它強調(diào)的是事情和事情之間的相同內(nèi)容。這樣,理解事物的不同性,那是表層,就是“智”。理解事物的相同性,那是底層,就是“慧”。所以,“智慧”是對事物的“表層”和“底層”深入思考的感知。當人們對某件事情越加深入地去思考時,相應智慧就會慢慢地體現(xiàn)出來。
為能創(chuàng)造出教育游戲課件的制作模式,以適應更廣范圍的應用。我們采用以下步驟:
(1)假定首先選定的“智慧吉祥物”為“孫悟空”(該形象可從動畫片中拷貝,取材方便)。
(2)以“孫悟空”的故事為背景,設定些與“孫悟空”相關的事物,選用合適方式(例如“孫悟空”踏著“專業(yè)云取專業(yè)果”)或“專業(yè)小造型”,再把這些小帖圖,根據(jù)課件“總目錄的各章節(jié)目標”的需要,貼在各章節(jié)的頭版處。
(3)仍以“第 2 條”的方式,再對各章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規(guī)劃。這時,是以“孫悟空慢慢體會人生的過程”為故事背景,盡量找出“慧”的所在。所用手段不宜太“花”,可采用“孫悟空”完成“學習、工作、跑的路程”、百分比進度式、達標積分式、成功插旗式或其他方式積分,從而滿足其成就感。
(4)建立“孫悟空”的“成果庫和獎勵庫”以及“養(yǎng)精蓄銳幸福果”,其中的內(nèi)容富有“孫悟空”喜歡的“專業(yè)名詞”和“幸福果”。從這里要能看出“孫悟空”學到的好成果(其實這是各單元、各章節(jié)的小結)。
(5)第 4 步中的“成果庫”和“幸福果”,可以加入歡快的舊歌套新詞的專業(yè)規(guī)律或總結,還可加入專業(yè)順口溜。這時的重點是將課件的成果進行合理排列。關鍵是“成果庫”中標出來的“地址”要與課件目錄的“章、節(jié)、小節(jié)”相適應,以便調(diào)用。
(6)最好能給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譜一個主題曲(歌詞主要內(nèi)容應為總目錄的各章節(jié)或該專業(yè)的面向范圍或學習目的),這樣有利于學習課件時抓住主脈。當課件“故事”擁有“主脈”后,其故事的內(nèi)容便可展開思路順利編成。新型多媒體課件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獲得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的模式可使教學過程游戲化,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學到了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方法,懂得了做事情要有一個“主脈”,沿著“主脈”分步去做。這種學習理念也為學生今后復習帶來了很大方便,只要閱讀游戲的故事就很方便地復習完該課程。所以,新型多媒體教育游戲課件模式的成功制作能給學校、教師、學生帶來新局面。
[1]居長華.基于多媒體學習理論的教育游戲設計研究[J].教育技術研究,2011,(2):3-5.
[2]熊曉明.軍隊任職院校課堂多媒體教學探析[J].教育技術研究,2007,(2):51-53.
[3]林藝.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整合優(yōu)化[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1,(6):160-161.
G40-057
A
1673-8454(2012)06-0032-03
(編輯:王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