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萍
佳木斯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俄漢語上下義語義場對比
郝艷萍
佳木斯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語義場理論是現(xiàn)代語義學中十分重要的理論之一。同一類型的語義場在不同的語言中反映著不同的世界圖景,但從思維的共同性來看,語義又具有普遍性。本文從語義的普遍性和民族性出發(fā),初步探討俄漢語中上下義語義場的異同及其實用價值。
上下義語義場;同構(gòu);異構(gòu)
場,是從自然科學引進來的概念。場,原指物理場,即相互作用場,例如電磁場、引力場等。語義也有“場”,一群具有共同語義特征的詞就處于一個語義場當中。語義場就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詞在語義上類聚而成的系統(tǒng),或語義場就是詞義所存在的場合或類聚范圍。語義場也是語義系統(tǒng)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本文通過對俄漢語上下義語義場的對比,初步探討二者的異同及其實用價值。
上下義語義場是語義場中最常見的一類,它是指一詞在上,表示總的概念,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在下,表示具體概念。在上者稱作總義詞或上義詞,在下者稱作特義詞或下義詞。
在俄漢兩種語言中,同一概念所形成的上下義語義場基本相同,但有時也會有很大差異。比如漢語中的“小麥”,“大麥”,“黑麥”,“蕎麥”,“燕麥”同屬于“麥”這個語義場,而俄語中沒有“麥”這一語義層級,只有相應(yīng)的пшеница,ячмень, овёс, гречиха, рожь.這里體現(xiàn)的是兩種語言中語義場的縱向差異。在比如漢語中的“手”,“臂”,“胳膊”在俄語中合為一個詞рука,漢語中的“腿”,“腳”在俄語中也合為一個詞нога。這里體現(xiàn)的是兩種語言中的語義場的橫向差異。
俄漢兩個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中具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樣就可能形成完全同構(gòu)的上下義語義場。
俄漢語中同構(gòu)的上下義語義場有很多,其中包括:
2.1 表示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的自然事物的詞匯所構(gòu)成的上下義語義場。比如對于“季節(jié)”,俄漢語中都分為весна(春), лето (夏),осень(秋), зима( 冬)?!霸路荨痹趦煞N語言中的劃分也是相同的。再比如對于“自然方位”的劃分:восток(東),юг(南),запад(西),север(北)юго-запад(西南), юго-восток (東南),северо-восток (東北),северо-запад(西北);對于“運動方向”的劃分:вперёд(向前),назад(向后),налево(向左),направо(向右),вверх(向上),вниз(向下);對于“家用電器”的劃分:телевизор(電視機),радио(收音機),видеотелефон(錄像機),ф о т о г р а ф и ч е с к и й аппарат或фотокамера(照相機),холодильник(電冰箱),микроволновая печь(微波爐),духовка(烤箱),комтьютер(電腦)等等。
2.2 表示最基本的人類思維和情感的詞匯所構(gòu)成的上下義語義場。這來自于不同民族思維的一致性,比如“情感”語義場包括:радость(快樂),удовольствие(高興),восторг(狂喜),волнение(激動),беспокойство(擔心),г р у с т ь(憂郁),н е р в н о с т ь(煩躁),любовь(愛),ненависть(恨),с т р а х(恐懼),надоедливость(討厭)горе(痛苦)等等。
2.3 專業(yè)術(shù)語詞匯所構(gòu)成的上下義語義場。這來自于科學的規(guī)范性,比如:“科目”語義場包括:математика(數(shù)學),и с т о р и я(歷史)г е о г р а ф и я(地理),ф и з и к а(物理),х и м и я(化學),ф и л о г о г и я(語文),и н о с т р а н н ы й язык(外語),политика(政治),ф и з к у л ь т у р а(體育),м у з ы к а(音樂),х у д о ж е с т в о(美術(shù))физиология(生理);再比如“金屬”語義場包括:золото(金),серебро(銀),медь(銅),железо(鐵),цинк(鋅),олово(錫),алюминий(鋁),никель(鎳)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同構(gòu)的上下義語義場中的詞匯都帶有相對較少的民族文化特征。
由于上下義語義場具有層級劃分的特點,所以俄漢語中的上下義語義場的差異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兩種。橫向的差異是指在同一個層級的語義場中,俄漢兩種語言劃分的詳略不同,也就是處于同一個層次上的義位的數(shù)量有所不同。俄漢語上下義語義場的橫向差異體現(xiàn)了不同的文化和世界觀對語言的影響。下面我們就分兩種情況來看一下俄漢語上下義語義場橫向的差異。
3.1 漢語上下義語義場的義位數(shù)量多于俄語的。比如“烹飪”語義場,在漢語中劃分的極為詳細:煮,燉,熬,炒,煎,炸,烤,熘,燴,蒸,腌,烙,煨,拌,燜,煸,熏,醬,烀,烘……。由此可見,漢民族飲食文化之發(fā)達。而俄語中只有варить(煮、燉、熬), солить(腌), парить(蒸、燜、燉、烀), жарить(炒、炸、煎、烤), тушить(煨、燉、燜), , печь(烤、烙、烘),коптить(熏制)размешивать(本義表示拌勻)在俄語中想表示“熘”,只能用解釋性的詞組жарить с добавлением крахмала(加入淀粉炒)來說明。
再比如漢語中的“親屬”語義場也極為龐大,俄語中顯然遠不能及。
3.2 俄語中的上下義語義場的義位數(shù)量多于漢語的。比如俄語中судно(船)的上下義語義場所包含的義位就比漢語豐富: б а р ж а(駁船,平底船), буксир (拖船)плот(木筏子), паром(輪渡),дощаник(大平底船 ),лодка(小船), моторка (小汽艇,摩托艇),шлюпка( 小艇,舢板),барка (平底船),баркас(汽艇,大舢板),парусник(帆船),барк(遠洋帆船), пароход(輪船), танкер(油輪),корабль(海船)等等。表示“馬車”的詞也比漢語豐富:телега, воз, арба, экипаж, извозчик等。這表明船、馬車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縱向差異是指對于同一個概念,俄漢語的上下義語義場的結(jié)構(gòu)層次不同。這里也分兩種情況:
1)漢語中的層次多于俄語的。
漢語中的“交通工具”語義場分“車”,“船”,“飛機”三個子場,而“車”這個子場以下又可劃分出“火車,汽車,轎車,貨車,自行車,手推車”等。而在俄語中沒有“車”這一層次的概念,俄語中的машина多指“小汽車”,并不完全等同于漢語的“車”。
2)俄語中的層次多于漢語的。
比如“面包”在漢語中已是最小子場,而在俄語中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булка, буханка, батон, хлебец, п л е т ё н к а, с д о б а, poryлька,баранка,сушка, калач, сухарь等。
以上我們從縱橫兩方面對俄漢語的上下義語義場進行了對比,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種語言中的語義場都是動態(tài)的、開放性的,隨著語言的發(fā)展變化,同一義位的上下義語義場的構(gòu)成也會發(fā)生變化。正因為如此,我們只能對語義場進行共時的比較。對俄漢兩種語言 的語義場進行比較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俄漢語中的不對應(yīng)詞,從而更好地為教學和翻譯服務(wù)。
[1]戴慶廈 .社會語言學教程[M].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路廣正 .訓詁學通論 [M].天津古籍出版社
[3]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M].(中譯本)商務(wù)印書館 ,1982
黑龍江省俄語學會2010年度規(guī)劃課題項目“俄語詞匯語義場研究”,(黑龍江省俄語學會項目,編號為10-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