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之,何景玲,楊春光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省礦業(yè)開發(fā)與安全技術實驗室,河北 唐山 063009;3.中冶京誠(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4;4.宣化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宣化 075100)
赤鐵礦在我國的鐵礦資源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赤鐵礦與磁鐵礦相比,嵌布粒度細,含泥量高,選礦難度較大。長期以來,國內對難選赤鐵礦的選礦試驗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并且在選礦工藝、設備和藥劑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鏡鐵礦是赤鐵礦的變種,從物理性質上講,具金屬光澤、呈片狀的赤鐵礦稱為鏡鐵礦。目前,鏡鐵礦選礦工藝主要有重選、強磁選、浮選及其聯(lián)合流程。本研究針對某地鏡鐵礦礦石特性進行了不同方案的選礦工藝試驗,獲得了鐵精礦鐵品位66.62%、回收率58.38%的良好技術指標,對處理同類型的鐵礦石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礦石主要由鏡鐵礦、赤鐵礦和方解石組成,并含有少量的泥質物質和石英,其中方解石約占48%。鏡鐵礦呈典型的鱗片狀結構,常與泥質灰?guī)r毗連接觸。賦存狀態(tài)有兩種,其一是以浸染狀或薄層狀分布在泥質碳酸鹽外層,其集合體相對集中,這種嵌布特征對選礦有利;其二是鏡鐵礦以細粒和極細粒的狀態(tài)與隱晶質細粒的碳酸鹽混雜構成細粒隱晶質結構,這種嵌布特征由于鏡鐵礦和方解石顆粒都很細,方解石很軟,磨礦后易泥化,將對精礦回收率有不利影響。該礦石多元素化學分析和鐵物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原礦鐵物相分析結果/%
原礦中,碳酸鹽類礦物和含鐵礦物密度、硬度差異較大,具備較好的重力分選條件,因此進行了重選試驗。將原礦磨至不同細度,采用刻槽搖床進行分選,調節(jié)好沖程、沖次、床面傾角、水量和給礦量等條件,得到的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搖床試驗結果/%
從表2可見,在-0.074mm占95%的細度條件下,通過重選雖然可以得到品位為64.28%的鐵精礦,但鐵精礦回收率較低,僅為19.52%,表明礦石經重選難以達到較好的分選指標。而且重選尾礦品位偏高,其原因是原礦經磨礦后,鐵礦物的粒度兩極分化嚴重,部分細粒鐵礦物損失在礦泥中。
由于鏡鐵礦是弱磁性礦物,比磁化率為3.7×10-6m3/kg,在弱磁性礦物中屬于磁性較強的。而方解石是非磁性礦物,用強磁選分離它們是合理的。在磨礦細度及磁場強度條件試驗的基礎上,按圖1流程進行了強磁選的流程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強磁選試驗結果/%
圖1 磁選試驗流程
由表3可見,原礦經一次強磁粗選、一次強磁精選及一次強磁掃選,可得到品位61.71%、回收率45.35%的鐵精礦,說明鐵礦石中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存在較大的磁性差異,強磁選是分離兩者的有效方法。實際生產中如中,礦再返回粗選作業(yè),精礦回收率會有所增加,但品位會略有下降。因此,為了獲得合格精礦,又進行了強磁-重選及強磁-反浮選的試驗。
將原礦磨至細度-0.074mm占95%,按圖2進行了強磁-重選試驗。先采用強磁(背景場強1T)拋尾,強磁精礦采用刻槽搖床進行分選,試驗結果見表4。
圖2 強磁-搖床試驗流程
表4 強磁-搖床試驗結果/%
由試驗結果知,雖然經強磁-搖床選礦可得到品位60%以上的精礦,但精礦回收率較低,且搖床中礦及尾礦品位較高,金屬礦物在尾礦中損失較多,由此知,通過重選很難得到合格精礦。
在-0.074mm占95%的磨礦細度下,進行了強磁(背景場強1T)-反浮選試驗,在反浮選藥劑制度和開路試驗的基礎上,按圖3流程進行了反浮選閉路試驗,試驗結果見表5。
圖3 強磁-反浮選閉路試驗流程及條件
表5 強磁-反浮選閉路試驗結果/%
由試驗結果知,通過優(yōu)化試驗,在磨礦細度-0.074mm占95%的條件下,通過強磁-反浮選流程,其中反浮選為一粗一精兩次掃選,可獲得品位為66.62%、鐵總回收率58.38%的較好指標。
1)礦樣工藝礦物學分析表明,原礦中含鐵礦物主要為鏡鐵礦和赤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方解石、部分泥質物質和少量石英。其中,一部分鏡鐵礦是以細粒和極細粒的狀態(tài)與隱晶質細粒的碳酸鹽混雜構成細粒隱晶質結構,這種嵌布特征由于鏡鐵礦和方解石顆粒都很細,磨礦后易泥化,將對精礦回收率有不利影響。
2)原礦磨至細度-200目95%,采用搖床選別可獲得64.28%、回收率僅為19.52%的鐵精礦;采用一次粗選、一次精選及一次掃選的強磁流程,可獲得品位61.71%、回收率45.35%的鐵精礦;通過強磁-重選,可獲得品位61.64%、回收率僅17.80%的鐵精礦;通過強磁-反浮選,獲得了鐵精礦品位66.62%、回收率58.38%的較好指標。
3)綜合以上試驗結果可知,該類脈石為方解石類碳酸鹽礦物的鏡鐵礦,采用強磁-反浮選可獲得較理想的選別指標。
由于目前赤鐵礦反浮選工藝中,針對脈石為石英類硅酸鹽脈石的研究較多,而對含有大量鈣類礦物如方解石的赤鐵礦反浮選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可為該類型礦石的浮選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1] 現(xiàn)代鐵礦石選礦編委會.現(xiàn)代鐵礦石選礦[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 劉動.反浮選應用于鐵精礦提鐵降硅的現(xiàn)狀及展望[J].金屬礦山,2003(2):38-42.
[3] 郭秀平,全文欣,張志強. 某共生鏡鐵礦的反浮選試驗研究[J]. 金屬礦山,2004(2):32-34.
[4] 胡義明,劉 軍,張永.某褐鐵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J].金屬礦山,2008(7):43-45,57.
[5] 劉閱兵.某赤鐵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0(7):33-34.
[6] 胡義明,劉軍,張永.某微細粒赤鐵礦選礦工藝研究[J].金屬礦山,201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