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梅 王 棟
(1 秦皇島市山海關人民醫(yī)院B超室,河北 秦皇島 066200;2 秦皇島市山海關人民醫(yī)院MRI室,河北 秦皇島 066200)
彩超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對肝臟病變的診斷及其臨床應用價值
吳玉梅1王 棟2
(1 秦皇島市山海關人民醫(yī)院B超室,河北 秦皇島 066200;2 秦皇島市山海關人民醫(yī)院MRI室,河北 秦皇島 066200)
目的 探討研究在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肝臟穿刺活檢的技術和診斷及其對臨床應用的價值。方法 應用Philips EnVisor型彩色超聲診斷儀,Bard活檢槍對98例肝病患者的肝臟進行經(jīng)皮穿刺活檢,并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jié)果 98例患者穿刺技術成功率100%。病理明確診斷慢性乙型肝炎36例(36.7%);肝硬化25例(25.5%);肝硬化再生結(jié)節(jié)3例(3%);非酒精性脂肪肝7例(7.1%);酒精性肝病4例(4%);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5例(5.1%);肝細胞肝癌7例(7.1%);肝腺癌5例(5.1%);轉(zhuǎn)移癌6例(6.1%)。結(jié)論 超聲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是一項微創(chuàng)、安全、簡便的一種檢查方法,能夠確定肝臟病變的病理組織學類型,對指導臨床診斷及治療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超聲;活檢;穿刺;病理
中國肝臟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僅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就9.09%,占全世界3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1/3[1,2]。肝臟病理組織學檢查對肝臟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中有重要的地位[3]。本文回顧性研究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對98例患者的肝臟病變在彩超引導下進行經(jīng)皮穿刺活檢的詳細資料進行分析、統(tǒng)計、整理并對其診斷價值進行評估,以探討分析彩超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技術在肝臟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經(jīng)皮穿刺活檢的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20~68歲,中位年齡43歲。臨床表現(xiàn)腹部不適28例;腹痛16例;肝區(qū)隱痛、不適14例;消化道出血13例;胸悶6例;乏力9例;體檢12例。病程數(shù)h~10年。
經(jīng)皮肝臟穿刺活檢采用超聲引導下直接穿刺法,儀器為荷蘭Philips EnVisor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12MHz,外帶可調(diào)式穿刺導引架。選用美國-Bard公司生產(chǎn)的第三代彈簧式可調(diào)18G自動活檢槍,外帶刻度線,射程1.5~2.2cm。術前完善檢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及出凝血實間測定,向患者交代手術注意事項,并簽署穿刺知情同意書,術前對肝臟進行常規(guī)超聲橫斷位、斜矢狀位檢查,確定最佳的穿刺安全進針路徑(避開肝內(nèi)膽管及血管),并在體表皮膚上用色素筆進行十字標記。首先對皮膚穿刺進針點用碘酒常規(guī)進行消毒、并鋪洞巾,在用5mL注射器抽吸2%利多卡因沿聲像圖模擬設計的穿刺進針方向作局部侵潤麻醉并至壁層腹膜,對穿刺點處皮膚可用手術刀進行2mm的破皮,取18G活檢槍沿固定導向穿刺架的針槽刺入,在聲像圖的監(jiān)視引導下進行穿刺。如果是肝臟彌漫性損害的患者,可將活檢針先刺入一段正常的肝臟組織后,推射活檢槍針座利用外套針切割長約2cm的病變肝組織1條,如果對取材組織不滿意,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重復穿刺取材組織2~3條,并回拉外套針,暴露針槽,用注射器針尖將活檢組織條調(diào)出,并放入10%福爾馬林液中進行固定(>4h),送病理檢查,在通過24h脫水、石蠟包埋、超?。?微米)切片染色后,制成玻片,并在電子顯微鏡下進行病理組織學觀察診斷,如果是局灶性肝臟損害的患者,當聲像圖顯示活檢針尖到達腫塊邊緣時,在啟動活檢槍的外套進行切割取材,對腫瘤性病變的不同區(qū)域可進行多點取材,將標本組織條按上述操作方法進行處置,這樣有助于對病理陽性率的提高。
在9 8例患者中,病理能夠明確診斷慢性乙型肝炎3 6例(36.7%);肝硬化25例(25.5%)(其中包括酒精性肝硬化3例、膽汁性肝硬化2例);再生結(jié)節(jié)性肝硬化3例(3%);非酒精性脂肪肝7例(7.1%);酒精性肝病4例(4%);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5例(5.1%);肝細胞肝癌7例(7.1%);肝腺癌5例(5.1%);轉(zhuǎn)移癌6例(6.1%)。本組全部病例均未出現(xiàn)出血、膽汁漏、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
目前彩色超聲多普勒顯像檢查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已成為肝臟疾病篩查、診斷的主要技術方法之一,尤其是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肝臟病變穿刺活檢技術的臨床應用日益廣泛,為此實現(xiàn)了由既往的“盲穿”向“精確穿刺”的飛躍,增加了穿刺活檢取材的精度,提高了病理陽性率,同時也大大的降低了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目前,二維灰階超聲能夠?qū)χ睆?~2cm的肝臟局限性病變進行顯像,隨著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在臨床應用以來,可以發(fā)現(xiàn)肝臟彌漫性、局灶性的良、惡性病變,并且提供有價值的彩色血流信號,但是對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和實質(zhì)內(nèi)纖維化的程度以及良、惡性腫瘤定性診斷和鑒別診斷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隨著超聲非血管介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和普及,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已經(jīng)成為肝臟病變明確病理診斷的主要手段,并且應用粗活檢針(16G、18G)進行活檢一樣是安全可靠的,而且操作一樣簡便、定位精確容易,且并發(fā)癥并沒有比細針增加,同時所取組織不易破碎、完整、成功率高、完全能夠滿足病理組織學切片及診斷分析的需要的特點,并且對某些特殊病例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免疫組化、分子雜交等檢查。
眾所周知由于肝臟位于腹腔,且位置表淺,體積較大,并且供血豐富,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肝臟穿刺活檢時,要特別注意避開肝內(nèi)較大的膽管和血管,因此,彩超引導下的肝臟穿刺活檢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首先定位、定點精確,可動態(tài)實時觀察顯示活檢針對病變?nèi)〔牡娜窟^程,并且對穿刺活檢的靶點可以有選擇性,通過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以提高活檢的技術成功率,增加病理診斷陽性率,同時又可降低出血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②由于采用自動活檢槍,可以有效地避免活檢針在穿刺過程中的不穩(wěn)定性,從而保證病理標本取材的完整性,對病理的診斷和組織學分型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有外套針保護,可以防止標本組織脫落;另外超聲導向還能夠指引活檢針對腫塊的不同靶區(qū)進行取材,從而可有效降低對所取標本組織的病理出現(xiàn)的假陽性。③創(chuàng)傷小,與粗針(>16G)活檢和外科開腹手術活檢相比,對患者皮膚不會留下瘢痕,增加恐懼心理,同時經(jīng)濟、安全系數(shù)高;另外與X線、CT等影像引導介入技術比較,費用可顯著降低、并且沒有X線輻射傷害,。④可以通過病理明確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癥分級及肝臟纖維化分期的程度,幫助臨床治療科室合理的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隨訪病情發(fā)展以及判斷治療效果;并且可明確腫瘤性病變的性質(zhì)及組織的分化分級程度,指導臨床選擇合理化療方案;明確慢性肝臟病變損害的病因,進行相應的免疫組化檢查,擬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病因不明的肝脾腫大、黃疸且已排除肝外膽管梗阻、全身系統(tǒng)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臟的患者進行明確,因此,彩超導引穿刺活檢與以往的盲穿技術方法比較,具有很大的精確性和實用性。⑤精確的聲像圖引導是保證操作技術安全性的前提,術前要嚴格掌握穿刺活檢的適應癥,操作過程中對穿刺進針要合理控制方向、角度和深度,文獻報道[4]肝臟經(jīng)皮穿刺活檢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疼痛和出血,發(fā)生率可達30%以上。范平[5]等認為活檢術后的疼痛主要與局麻不徹底、針道傷及相關神經(jīng)及血腫形成等原因有關。故穿刺活檢操作后用紗布對傷口進行包扎,并且要局部壓迫10~15min,必要時可應用腹帶加壓2~4h以防止出血,必要時可用明膠海綿進行針道封堵,并隨時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本組全部采用18G粗活檢針穿刺,未出現(xiàn)出血、膽汁漏等嚴重并發(fā)癥,亦有學者報道[6],穿刺時只要將活檢針經(jīng)過一段正常的肝臟組織(>1cm),即使對血管瘤用18G以下的粗針活檢也同樣是安全可靠的。
總之,彩超引導下的經(jīng)皮肝臟穿刺活檢術是一項確診率高、微創(chuàng)、安全可靠的檢查方法,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技術比較成熟[7],被國內(nèi)外多數(shù)學者認為是診斷和鑒別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是診斷肝臟病變的“金標準”。黃志強[8]認為肝臟穿刺活檢的標本組織病理學檢查將獲得對肝臟疾病結(jié)果的完整性,損傷類型和程度、宿主對損傷的反應等用其他方法難以得到的定性信息,同時病理組織學檢查也是對腫瘤進行定性診斷和分類的基礎,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jù)、制定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1]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23(6):421-431.
[2] 石木蘭.腫瘤影像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15.
[3]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和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
[4] 龍興軍.超聲導向肝組織自動活檢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4,15(5):125-126.
[5] 范平,江軍,馮小峰,等.500例經(jīng)皮肝穿刺活檢并發(fā)癥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7):426.
[6] 王全楚.肝組織學檢查在非病毒性肝臟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肝臟疾病雜志,2006,9(1):46-47.
[7] 高永艷.比較超聲引導下粗針與細針在經(jīng)皮肝穿刺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23(12):297.
[8] 黃志強.希西夫肝臟病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61.
Diagnosi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o Guide Percutaneous Biopsy of the Lver Disease
WU Yu-mei1, WANG Dong2
(1 Department of B Ultrasound Shanhaiguan People’s Hospital, Qinhuangdao 066200, China;2 Department of MRI, Shanhaiguan People’s Hospital, Qinhuangdao 066200, China)
ObjectiveThe research in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technology and diagnosis and the value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MethodsPhilips EnVisor application type color ultrasonic diagnostic instrument, Bard biopsy of 98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patients gun the liver to percutaneous biopsy and histologic examination.Results98 patients puncture technology rate was 100%.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36 cases (36.7%); Cirrhosis 25 cases (25.5%); Regenerative nodules of liver cirrhosis in 3 cases (3%);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7 cases (7.1%);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4 cases (4%); Unexplained chronic hepatitis, 5 cases (5.1%); HCC 7 cases (7.1%); Liver adenocarcinoma in 5 patients (5.1%); Metastatic carcinoma 6 patients (6.1%).ConclusionUltrasound-guided liver biopsy approaches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afe, simple method of a kind of examination,to determine the liver lesions histologic type, to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a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Ultrasound; The biopsy; Puncture; Pathology
R575
B
1671-8194(2012)16-0017-02
10.15912/j.cnki.gocm.2012.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