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瑩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300193)
針刺療法在我國已有多年歷史,現(xiàn)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臨床報道及相關科研探討日趨成熟,并逐漸與國際接軌。但對針刺療法中的某一特定手法做專門研究探討者實不多見。筆者將“燒山火”這一針刺手法應用于臨床,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將膚淺體會介紹如下。
“燒山火”手法起源于《內(nèi)經(jīng)》時代,《素問·針解》、《靈樞·終始》及竇漢卿撰寫的《標幽賦》中均有記載,是一種具有特定操作的復式針刺補法?!督疳樫x》云:“燒山火,治頑麻冷痹,先淺后深,凡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币庠谝枤馍钊?,使陰氣外出[1]。歷代醫(yī)家均認為“燒山火”手法有助于溫陽散寒、溫補臟腑經(jīng)脈,故常用于治療“頑麻冷痹”類型疾病。
醫(yī)者在選定穴位并常規(guī)消毒后,待患者呼氣時進針,針刺得氣后,將針尖慢提至原針刺深度的上1/3,即“天部”,行捻轉提插手法,捻轉補法,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在0.5寸左右,各施行9次;繼而當患者呼氣時再將針尖緊按至中1/3,即“人部”,得氣后行捻轉提插手法,捻轉補法,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在0.5寸左右,各施行9次;再當患者呼氣時將針尖緊按至下1/3,即“地部”,得氣后行捻轉提插手法,捻轉補法,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在0.5寸左右,各施行9次。等患者吸氣時將針尖慢提至上1/3處,至此完成1度操作。操作3度后,患者始覺局部脹麻感,待操作至9度,在患者呼氣時將針重插至下1/3部留針。此時,患者多覺患處有熱感,針感強烈者覺熱感自內(nèi)而外上下流動源源不息。若9度后,患者熱感不顯,可繼續(xù)施行手法,直至患者局部有溫熱感。
筆者在臨床中選擇性的應用“燒山火”手法治療痛經(jīng)、痹癥、偏癱等病例34例,針刺過程中患者有明顯熱感29例,成功率達85.2%,現(xiàn)取典型案例介紹如下。
王某,女,26歲,2011年3月12日初診。既往經(jīng)前或行經(jīng)數(shù)小時后少腹冷痛拒按8年余,或伴刺痛,得熱痛減,量少,經(jīng)色暗紅,肢冷畏寒,平素喜食冷飲。就診時患者為經(jīng)前第4日,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脈略緊。醫(yī)者取穴三陰交、關元、中極、次髎、氣海、歸來、地機予針刺治療。其中三陰交、關元行“燒山火”針刺手法至患者局部溫熱感,患者自始有溫熱感便覺少腹痛減。其余穴位平補平瀉,留針30 min。起針后,患者痛減,局部溫熱感仍持續(xù)半小時左右。后每次經(jīng)前治療7日為一周期,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痊愈。
按:《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入經(jīng)而稽遲,澀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北静《酁楦惺芎盎蜻^食生冷,寒客胞宮,血行不暢,“不通則痛”,寒得熱化,瘀滯暫通,故得熱痛減。寒邪內(nèi)盛,阻遏陽氣,故肢冷畏寒。“寒者熱之”,取“燒山火”溫經(jīng)散寒的作用,使氣血調(diào)暢,通則不痛。
何某,男,54歲,2010年8月9日初診。既往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史7年余,平素自覺腰部沉重,遇寒則痛,可自行緩解,近兩周患者自覺癥狀加重,腰痛不可忍,伴右下肢外側牽拉痛及右下肢冷涼感。右下肢直腿抬高<30°。腰椎CT示:腰椎骨質(zhì)增生,L4~L5腰椎間盤膨出,L5~S1椎間盤突出。醫(yī)者取穴雙側大腸俞、雙側腎俞、雙側腰陽關、患側環(huán)跳、患側委中、患側足三里配以局部阿是穴。其中腎俞行“燒山火”針刺手法至腰部溫熱感,其余穴位平補平瀉,留針30 min。起針后,患者腰部不適感略有緩解,局部溫熱感仍持續(xù)半小時左右。14日為一周期,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患者腰腿痛基本緩解,右下肢直腿抬高>70°。
按:《醫(yī)學心悟·腰痛》云:“腰冷如冰,喜得熱手熨,脈沉遲或緊者,寒也?!北静《嘁蚋惺芡庑埃铚?jīng)絡之氣,或跌撲損傷,經(jīng)脈受損,瘀血阻絡。“燒山火”針刺手法能達到溫通經(jīng)脈散寒止痛之功。又因“腰為腎之府”,故選取腎俞做手法,效果令人滿意。
操作“燒山火”手法宜選取肌肉豐厚處的穴位,四肢末梢、肌肉淺薄處或有重要臟器、血管、肌鍵部位的腧穴則應禁用或慎用[2]。此外,腧穴的穴性也十分重要,“燒山火”手法是一種復式補法,當選擇具有補益功效的腧穴,更易取得成功。操作過程中,醫(yī)者應集中精力,細心體會針下感覺,“意之所至,氣亦至焉”。患者也應細心體會局部針感,否則容易忽略其變化。待“燒山火”手法操作結束后,操作穴位的留針不宜過深,以防滯針。
“燒山火”針刺手法雖然臨床效果神奇,且被歷代醫(yī)家所推崇,但近幾年卻逐漸被冷落,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不外乎如下幾方面:手法復雜,難以掌握;流派眾多,沒有規(guī)范,操作方法和療效難以確定;“燒山火”針刺手法刺激量大,現(xiàn)代多數(shù)患者難以接受;“燒山火”手法較一般針刺手法施行時間長,一般醫(yī)者不愿投入人力精力進行研究應用。
[1]黃家茹.“燒山火”臨床應用體會[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9,28(10):713
[2]陸壽康.刺法灸法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