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中醫(yī)院兒科,四川宜賓 644300
毛細支氣管炎是由多種致病原因引起的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癥,6個月~1歲嬰幼兒多見,而由于小兒免疫功能低下、特異性體質(zhì)、支氣管結構異常,不配合治療,加重了本病的危險因素。因為布地奈德和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霧化,安全,方便,易于接受,故收集病例研究此聯(lián)合霧化療法的臨床療效。
2011年9月—2012年3月間,在該院兒科按住院順序,征得家長同意,抽選120例患兒,作為觀察對比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的診斷標準。觀察組52例,性別不區(qū)分,其中1~6個月 29例,7~12個月 18例,12~24個月 5例; 病程 1~3d 36例,3~6 d 14例,6~15 d 2例;主癥咳嗽者 33例,氣喘 15例,呼吸困難4例。對照組68例,性別不區(qū)分,其中1~6個月34例,7~12個月 26例,12~24 個月 8例; 病程 1~3d 42 例,3~6 d 21 例,6~15 d 5例;主癥咳嗽者39例,氣喘18例,呼吸困難11例。兩組均排除用它中藥,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功能不全患兒。兩組病例年齡,病程,主癥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根據(jù)《實用兒科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為主要癥狀,初為干咳,以后有痰,全身癥狀明顯,常有發(fā)熱,乏力,食欲不振,雙肺呼吸音粗,或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濕啰音,胸部X片檢查肺紋理增粗,肺門陰影加深。
兩組病例均運用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治療,靜脈滴注利巴韋林注射液以控制感染,口服氨茶堿以止喘,口服復方甘草合劑以祛痰,另外,觀察組加用布地奈德0.5 mL和鹽酸氨溴索7.5 mg溶入生理鹽水2 mL,加入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分2次吸入,每次吸入量控制在10 min,療程5~7 d。配合拍背吸痰,以促進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根據(jù)《實用兒科學》,應達到以下標準:顯效:用藥5d時,患者能順利有效的咳痰,咳喘憋悶好轉,呼吸道通暢,呼吸平穩(wěn),胸部x片顯示肺紋理正常,呼吸啰音消失或明顯減少,其他體征消失;有效:用藥5 d時,患者咳喘憋悶減輕,咳痰減少,胸部X片顯示陰影減少,呼吸啰音減少;無效:用藥5 d,上述癥狀減輕不明顯??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經(jīng)過卡方軟件V1.61版本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當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經(jīng)過5 d治療后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比較,觀察組臨床癥狀恢復的各項時間數(shù)值都比觀察組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 2)。
表2 兩組經(jīng)過治療5 d后療效好轉情況比較
觀察組52例患兒經(jīng)過治療5 d后,總有效率86.53%.對照組68例患兒經(jīng)過5 d治療后,總有效率83.8%,P<0.05,觀察組優(yōu)于觀察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是由多種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癥。病原體多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但肺炎支原體、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臨床以喘憋和肺部哮鳴音為突出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下呼吸道梗阻癥狀,出現(xiàn)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相延長伴喘鳴。多見于有過濕疹或過敏史的嬰幼兒,部分復發(fā)的病例,大多與感染有關,一般預后良好,3~4歲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漸趨康復。治療上一般是控制感染,平喘,化痰,止咳。一般先不鎮(zhèn)咳,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不利于痰液排出。采用布地奈德和鹽酸氨溴索的混合溶液進行霧化吸入,不僅可以濕化呼吸道,促進排痰,更能減輕由于呼吸道炎性變化帶來的不適,可以不再像以往一樣反復吸痰而破壞粘膜,同時鹽酸氨溴索與布地奈德聯(lián)合,還可以更深入保護呼吸系統(tǒng),這種霧化吸入是一種易接受無痛苦,作用快捷直接的新型療法,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孔繁玉.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09,1(8):68.
[2]劉淑波.布地奈德和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564-3565.
[3]馮悅.小兒毛細支氣管炎71例臨床療效分析[J].醫(yī)護論壇.2010,10(3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