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翔,陸 明,吳 可,陳 博
糖尿病合并肛周感染的治療
趙浩翔,陸 明,吳 可,陳 博
糖尿??;肛周感染;手術;中西醫(yī)結合
目前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不斷增加,由此引發(fā)的肛周感染也不斷增多。我院2004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肛周感染65例,現(xiàn)進行回顧分析。
本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齡39~76歲,平均52.2歲。其中肛周膿腫42例,肛瘺20例,嵌頓痔并壞死3例。有明確糖尿病者32例,入院后確診者33例,平均血糖(13.8±3.6)mmol/L。
低位肛周膿腫采用一次性根治術,高位肛周膿腫采用切開引流掛線術,涉及多個間隙膿腫者加用浮線對口引流。肛瘺行切除或切開掛線術。嵌頓痔行剝離切除術。均短期應用胰島素,血糖穩(wěn)定后改口服降糖藥物(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將血糖控制在7.0~9.0 mmol/L。術后應用中成藥復方黃柏液熏洗坐浴,結合細菌培養(yǎng)、藥敏實驗,合理應用抗生素(如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聯(lián)合替硝唑類)抗感染。
本組65例均痊愈。平均住院時間18 d,6例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不良,經過處理痊愈。隨訪6個月至1年,無復發(fā)及后遺癥。
糖尿病合并肛周感染的機會很多,以肛周膿腫多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存在,反饋性抑制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體內胰島素不足。持久的高血糖癥,可使血漿的組織蛋白發(fā)生過度非酶糖化反應,蛋白質的構型和功能因而發(fā)生異常改變,蛋白質的代謝絮亂,呈現(xiàn)負氮平衡,導致創(chuàng)口不易愈合。本組42例肛周膿腫均為肛腺感染及皮源性感染,20例肛瘺均由肛周膿腫發(fā)展而來,3例嵌頓性痔伴有壞死。隱性糖尿病患者易被忽視,病程較長,危險性更大,嚴重者易誘發(fā)酮癥酸中毒,膿毒癥等嚴重情況,甚至引起循環(huán)衰竭、昏迷而死亡。一旦明確診斷,應盡早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徹底清除或切除炎癥壞死病灶,充分引流,以緩解癥狀,防止病情進一步擴散導致膿毒癥的發(fā)生。膿腫切開引流,會使糖尿病明顯改善。另外,糖尿病患者全身應激能力差,手術耐受性差,手術時要簡單有效,低位膿腫予以一次性根治,高位及馬蹄形膿腫應切開引流或掛線,不宜行擴大根治術。
糖尿病合并感染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應首選胰島素控制血糖。在應用過程中,宜先從1/3~1/4量試用,定時監(jiān)測,根據(jù)血糖下降幅度調整劑量,不可急于在短時間內把血糖降至正常范圍。
中藥熏洗坐浴是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之一,是借助蒸騰的熱氣熏蒸患處,依靠藥力和熱力的作用直接接觸病變部位,使藥力直達患處,蕩滌污濁毒邪,使血脈通暢,氣機調和,腠理疏通而諸癥自愈[1]。另外,濕熱刺激能降低神經的興奮性,減輕炎性水腫,解除局部神經末梢的壓力,使肌肉、肌腱和韌帶等組織松弛,從而收到明顯的消腫止痛效果。中藥坐浴是蒸騰的熱氣使肛門括約肌松弛,皮膚溫度升高,毛孔開放,微血管擴張,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加快,痔靜脈、淋巴管回流暢通,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就容易通過皮膚附屬器官和創(chuàng)面組織被吸收,直達病灶,促進水腫消散[2]。復方黃柏液有消炎、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的作用,還可以增強單核巨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從而達到消除術后水腫,減輕疼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療效。
[1]農立儉.大黃五倍子湯熏洗治療外痔93例[J].廣西藥學,2000,22 (2):389.
[2]任鳴放.中藥熏洗療法在肛門疾病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3,9(8):112-113.
(收稿:2012-08-06 修回:2012-10-22)
(責任編輯 韓洪秋)
R657.1+5
A
1007-6948(2012)06-0621-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2.06.033
廣西桂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肛腸科(桂林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