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珊高麗紅
(1.武警杭州療養(yǎng)院,310020;2.江蘇宜興武警8690部隊醫(yī)院,214206)
一例創(chuàng)傷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救護體會
肖珊1高麗紅2
(1.武警杭州療養(yǎng)院,310020;2.江蘇宜興武警8690部隊醫(yī)院,214206)
休克;救護;體會
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創(chuàng)傷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在救治過程中患者兩次心跳驟停,經過多科室醫(y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搶救,終于使患者轉危為安,3個月后痊愈出院?,F報告如下。
患者,男,46歲,2011-03-03T09:30,車禍20min入我院急診。入院時神志清醒,問答切題。查體:被動體位,不合作,呼吸淺快,胸廓擠壓痛(+),腹部壓痛明顯,骨盆擠壓-分離試驗(+)。測血壓70/50mmHg(1mmHg=0.133kPa),速予靜脈輸液,升壓藥升壓;急查腹部彩超示:未見明顯異常,X線示:左胸第2~8肋骨骨折,左髖臼骨折伴髖關節(jié)半脫位。再次測血壓測不到,急入手術室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及全力搶救,同時請普外、胸外、腦外、骨科等科室醫(yī)生緊急會診。迅速開放右下肢深靜脈通路,快速輸血、補液,升壓藥升壓,測血壓60/35mmHg,SpO245%,心率40次/min,心率逐漸減慢至非竇性心律,給予腎上腺素1mg,效果不佳,停搏,立即胸外心臟按壓,面罩加壓控制呼吸,快速靜推腎上腺素1mg,心律轉竇性后(55次/min)即刻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探查示:腹腔大量積血、脾破裂、肝破裂、后腹膜血腫。行脾切除術,術后生命體征未見明顯改善,突然心跳減至30次/min,給予腎上腺素,效果仍不佳,停搏,考慮心包壓塞,遂立即開胸,行胸內心臟按壓術,并給予腎上腺素2mg,利多卡因100mg,1min后心跳恢復竇性心律,胸腔探查示:左肺萎縮,血氣胸,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左膈肌挫裂傷,左下肺挫裂傷,胸腔大量積血。行肋骨骨折復位內固定,膈肌修補,肺修補并肺復張,胸腔閉式引流。術后心率逐漸恢復至竇性心律,一般生命體征逐漸好轉,血壓110/70mmHg,心率102次/min,SpO292%,呼吸18次/min。最后行左股骨髁上骨牽引術。于2011-03-03T16:15帶管返回病房。
第2天,患者肺通氣、換氣功能不佳,氣管插管痰液難以吸出,故行氣管切開,改善通氣。術后第18天,又在全麻下行左髖臼骨折伴髖關節(jié)半脫位切開復位內固定術。2011-06-22患者康復出院。
2.1.1 分秒必爭積極救治傷后最初的60min是決定傷者生死的關鍵時間[1],有人稱之為嚴重創(chuàng)傷急救的“黃金1小時”。此患者為車禍所致,接診時護士應考慮有臟器傷的可能,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抽血做配血準備,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查體,完成醫(yī)囑快速、準確,做到“急而不亂,忙而有序”。
2.1.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嚴重的外傷患者往往因為大量失血而導致休克,甚至死亡,護士應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各類檢查全程伴隨,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處理。本例患者就在檢查中再次測量血壓發(fā)現測不到后,立即入手術室進行搶救的。
2.1.3 及時與家屬溝通取得配合 在搶救過程中要對患者家屬履行告知義務,講明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危險性,一方面是取得家屬的支持,積極地配合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檢查和治療;另一方面是讓家屬有心理準備,一旦有不好的結果發(fā)生使他們能夠理解,避免日后出現醫(yī)療糾紛。
2.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患者在術前術中兩次心跳驟停,極有可能造成多器官、多功能臟器缺血再灌注損傷,每0.5h監(jiān)測一次呼吸、血壓、脈搏、心率、SpO2;注意控制加有多巴胺液體的滴速以調節(jié)血壓。
2.2.2 管道暢通 患者返回病房時帶有胸腔閉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胃腸減壓管、導尿管、輸液管等多個管道,每個管道都是患者的生命線,保持管道的暢通十分重要。①防止管道受壓、折曲、阻塞。②定時捏擠胸腔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以免管腔被血塊阻塞;注意觀察胸腔閉式引流管水封瓶內的水柱波動情況。③觀察引流液和尿量的多少、性狀,做好24h出入量登記[2]。
2.2.3 預防感染 早期正確地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嚴重感染,每天測定肝功、腎功、電解質及血糖,合理用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危重患者常因胰島素抵抗引起高血糖癥,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多發(fā)性神經損害、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同時,做好氣管切開的護理。
2.2.4 支持治療 早期的呼吸支持、營養(yǎng)支持以及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對預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fā)生和減少死亡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創(chuàng)傷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傷情嚴重,常伴多發(fā)傷,死亡率高。搶救中應遵循“邊搶救、邊診斷、邊治療”的搶救原則。救治成功的關鍵是及時補充血容量,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制止出血。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一是得益于正確的救治方法;二是與全體醫(yī)護人員、全院多科室的密切協(xié)作分不開的。
[1]白濤.現代創(chuàng)傷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5:18-19.
[2]肖珊,葉蘇香.一例全身多發(fā)傷伴廣泛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5):412-413.
1005-619X(2012)02-0172-01
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