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麗,王軍輝,郭景森
(吉林醫(yī)藥學院護理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piaoxue1220@163.com)
近年來,為了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適應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的要求,高校開始逐漸重視公共選修課的開設。公共選修課是指由跨學科、跨專業(yè)的學生根據(jù)學校統(tǒng)一提供,可以自主選擇的課程。[1]其開設目的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鞏固專業(yè)知識。對于醫(yī)學、藥學專業(yè)學生來講,他們從事的是直接或者間接面對人體、面對死亡的事業(yè),只有加強對醫(yī)學生的生命倫理學教育,使其從進入醫(yī)學、藥學領域開始就懂得尊重生命,愛惜生命,才能使他們在生命科學的學習和不斷深入中具備更好的工作能力和人文關懷。[2]因此,吉林醫(yī)藥學院于2009~2011年共開展三輪生命倫理學選修課,講述當前生命倫理學的熱點問題,并制作融科學性、前沿性、時代性、趣味性和現(xiàn)實性于一體的系列多媒體課件。經(jīng)過三輪的教學實踐,對生命倫理學的教學實踐進行思考和研究,希望對學生普及基本的生命倫理學知識,并對生命倫理學的發(fā)展和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分析有關生命倫理學參考書的特點,經(jīng)過慎重比較,選擇沈銘賢所著的《生命倫理學》作為本次選修課的主要教材,將邱仁宗所著《生命倫理學》及翟曉梅、邱仁宗主編的《生命倫理學導論》作為參考材料。
三次選修生命倫理學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均為100人,共計300人。三次選修課計劃教學20學時,均以多媒體授課為主。
學時第一章 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及其倫理規(guī)范 2學時第二章 基因工程及其倫理問題 2學時第三章 器官移植與腦死亡 2學時第四章 克隆技術與克隆倫理 2學時第五章 輔助生殖與人類精子庫 2學時第六章 安樂死 2學時第七章 臨終關懷 2學時第八章 轉基因及食品安全 2學時第九章 我國生命倫理學的若干問題 2學時考章節(jié) 章節(jié)內容 學時分配緒論 生命倫理學概述 2試
授課對象為該校本科各專業(yè)的學生。
作為選修課,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由于選修課和必修課的性質不同,基礎課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而選修課作為輔修內容,學生缺少應有的重視,多憑興趣選取,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應該靈活多樣,既能教給學生必要的生命倫理學知識,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主要以PBL教學法為主,[3]并結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此種方法對生命倫理學的授課非常實用。如在講授安樂死專題時,首先概述安樂死的歷史演變、定義、死亡的相關知識、安樂死在世界各國的現(xiàn)狀;接下來播放中國第一例安樂死視頻及各國對安樂死的態(tài)度;再讓學生思考安樂死面臨哪些倫理問題;然后開展討論,學生討論是否同意安樂死;最后教師對觀點進行歸納總結。PBL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捕捉、整理、判斷各種信息及不斷思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體性。實踐反饋表明,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每輪課程結束即發(fā)放調查問卷,三次共發(fā)放了298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86份,有效回收率為96%。問卷分別對以下問題進行了調查。
2.6.1 學生選修生命倫理學的初衷。
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前對生命倫理學不了解(其中91%的學生是第一次聽說這門學科),多數(shù)學生是在好奇的心理下選修生命倫理學課程,也有學生是隨意選修生命倫理學課程的。
2.6.2 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評價。
生命倫理學課程先概述生命倫理學的相關理論、原則、內容等,重點講述生命倫理學熱點問題的研究進展、面臨的境地、主要的倫理問題等。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反映生命倫理學課程的內容很新穎、很前沿,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如安樂死、臨終關懷、輔助生殖技術等。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對生命倫理學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反映通過生命倫理學課程的學習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從生命倫理的角度審視這些有關生死的事件。在這點上,教學的目的基本達到。
2.6.3 學生對上課形式的評價。
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的是PBL教學法,效果良好。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多數(shù)傾向于此種教學方式,這樣能夠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這些相對較新的事物。
2.6.4 學生對考試形式的意見。
以論文作業(yè)的方式進行考核是選修課常規(guī)采用的方式,也是生命倫理學選修課采取的主要方式。但作為選修課,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由于課堂內容涉及多個領域并播放了相關的視頻,學生可以任意選取感興趣的視頻或領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寫課后布置的命題論文。在論文評分上主要從其選題、構思以及內容上進行評分,并根據(jù)學生上課出勤情況綜合評定學生成績。通過這種考核方式,考查了學生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這也符合高等院校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要求。[4]
目前,生命倫理學選修課經(jīng)過3個學期教學實踐,初步積累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可以說生命倫理學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知識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生命倫理學知識普及的角度來看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作為選修課,生命倫理學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學生缺課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重視程度不夠。生命倫理學體現(xiàn)了醫(yī)學類高校道德教育的價值,高校教育不僅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更應該重視“人性”的培養(yǎng),這點對于高校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對在校大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其珍惜、尊重生命的態(tài)度,增強其愛心和責任感,對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生命倫理學教育讓學生從倫理道德的高度對生命進行審視,從而促使其學會尊重、珍惜生命并善待他人。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如課程安排上內容較多,時間較緊,所以在以后的開設中應該增加課時數(shù)或減少課堂內容。此外,作為選修課,無論在教學形式上、教學手段上應該更加注重靈活性、趣味性。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摸索和改進,才能保證生命倫理學選修課正常的開設和進行。
[1] 劉研.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現(xiàn)存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0,(8):140-141.
[2] 楊國柱,李浩明,黃樹林.正確認識開展大學課程《生命倫理學》的必要性[J].科學教育導刊,2011,7(1):18 -19.
[3] 閆振文,朱鳳英,彭英,等.多媒體結合PBL教學模式在神經(jīng)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1):58 -59.
[4] 范宏英,龍北國.開設《生命起源與進化之謎》選修課的教學實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16(6):1162-1164.
[5] 閆祥林,袁家明,沈文飚.高等農業(yè)院校開設生命倫理學的實踐與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9):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