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君 郭曉娟 陸金美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婦科 江蘇揚州 225001)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缺乏完善的診斷和鑒別方法,一旦發(fā)現,往往已屬晚期,故病死率高居婦科腫瘤之首[1]。目前,標準的卵巢癌治療方式為首次卵巢腫瘤細胞減滅術及術后輔以鉑類為基礎的靜脈化療[2]。做好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正確生活方式的依從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婦科住院的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40例,年齡38~62歲,平均54歲;卵巢上皮性腫瘤29例,卵巢生殖細胞腫瘤6例,卵巢性索間質腫瘤3例,卵巢轉移性腫瘤2例。所有患者術后經組織活檢后病理證實。
1.2 方法 護士對卵巢癌術后首次化療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評估,制定出合適的干預措施,并于以后的各次化療過程中根據患者掌握情況再次進行干預,于末次化療出院前對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正確生活方式依從性進行評價。
1.2.1 飲食指導。加強營養(yǎng),少食多餐,向患者及家屬強調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的益處,避免生、冷、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1.2.2 心理指導。主動關心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取得患者信任。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并用疏導方法幫助患者樹立癌癥可治的信心。
1.2.3 運動、作息指導。指導患者適當的體育運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1.2.4 疾病知識教育。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卵巢癌術后化療的目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1.2.5 骨髓抑制的監(jiān)測指導。多數化療藥對骨髓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患者用藥后1周即可出現白細胞減少,約2周降至最低水平。在化療前、化療后、出院1周后監(jiān)測白細胞計數變化,低于正常值應及時匯報醫(yī)生處理。
1.2.6 腫瘤指標的監(jiān)測指導?;颊呋熯^程及結束后需動態(tài)監(jiān)測腫瘤指標的變化,以便為臨床治療和評估患者的病情提供依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持續(x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正確生活方式依從性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生活方式依從性比較(%)
卵巢癌術后化療需要6~8個療程,21天為1個療程,是一個長期而痛苦的過程。部分患者甚至需終身伴隨化療,而健康教育是患者獲取和掌握較全面知識的最佳途徑。
所謂健康教育是指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wèi)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3]。化療過程中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持續(xù)的健康教育活動,可使患者不斷地獲得衛(wèi)生保健知識,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和態(tài)度,從而促使人們自覺地改善、維持和促進人體的健康[4]。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持續(xù)地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預,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對正確生活方式的依從性得到提高(P<0.01),從而改變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41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46
[3]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師重[M].北京: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7.71 -72
[4]王惠賢.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的護患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