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不是戲曲家,也不是音樂家,卻有著深厚的戲曲情緣。他把欣賞戲曲當(dāng)作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種消遣和休憩方式。他憑興趣購買收集的戲劇、曲藝、歌舞等唱片有1600多張、磁帶400余盤。這些唱片和磁帶反映了毛澤東的個人情趣、欣賞習(xí)慣和生活志趣,也體現(xiàn)了毛澤東對戲曲音樂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和發(fā)展的關(guān)心與支持。
京劇情緣
毛澤東鐘情京劇,可謂票友。無論是居家還是外出,緊張工作之余,欣賞京劇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他熟悉京劇,對劇目和角色、唱腔和流派頗有研究,興之所至還能有板有眼地唱上幾段。毛澤東收藏的京劇唱片有400張、磁帶近200盤,幾乎涵蓋了高派、譚派、馬派、余派、麒派、言派、楊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張派、龔派等10余種京劇流派。他同這些流派的藝術(shù)家均有交往。
毛澤東喜歡高派的高亢奔放和陽剛之美,收藏了高慶奎的《斬馬謖》、《失街亭》、《釣金龜》、《珠簾寨》、《逍遙津》等劇目。《逍遙津》是高慶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出悲劇戲,格調(diào)蒼涼悲凄,撼人心魄。毛澤東收藏該戲的磁帶和唱片有兩種,一種是高慶奎和李和曾的原唱,一種是閔惠芬的二胡獨奏。毛澤東時常要聽這出戲,工作人員為了方便查找,特意在兩種磁帶和唱片上打上了紅色標(biāo)記。
京劇譚派由譚鑫培創(chuàng)立,為京劇有史以來傳人最多、流布最廣、影響最大的老生流派。毛澤東收藏了譚鑫培的《賣馬》,譚富英的《洪洋洞》、《戰(zhàn)太平》,譚小培的《二進宮》等劇目。
毛澤東保存的京劇馬派的唱片有馬連良的《一捧雪》、《南天門》等劇目。1961年初,《海瑞罷官》一劇公演以后,毛澤東很高興,在家里接見了主演海瑞的馬連良,同他一起吃飯,請他唱海瑞,還對他說:戲好,海瑞是好人。沈陽京劇院演員尹月樵是馬連良的弟子,曾兩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毛澤東收藏京劇余派的唱片和磁帶有《捉放宿店》、《空城計》等劇目。
有一次,毛澤東看完譚富英與裘盛戎合演的《捉放宿店》后,問譚、裘兩位知不知道凌煙閣的典故,兩人都答不上來。毛澤東說:“凌煙閣建于唐太宗時期,是紀念開國功臣的地方。問題是漢朝的陳宮怎么唱出幾百年后才有的凌煙閣呢?”兩人一時語塞。毛澤東建議他們修改唱詞的末一句。此后,譚富英、裘盛戎兩人按毛澤東的意見,把最后一句改為“匡扶漢室美名揚”。
毛澤東收藏的京劇麒派的唱片有周信芳的《逍遙津》、高百歲的《哭祖廟》等。麒派創(chuàng)始人周信芳多次為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dǎo)表演,并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毛澤東保存京劇言派的唱片有言菊朋的《法門寺》、《打金枝》等劇目?!斗ㄩT寺》是京劇傳統(tǒng)劇目。毛澤東看過《法門寺》四遍,每當(dāng)戲演到太監(jiān)劉瑾叫賈桂坐下,賈桂說“我站慣了”時,他總是哈哈大笑。
京劇梅派旦角藝術(shù)流派,由梅蘭芳創(chuàng)立,毛澤東很喜歡。他不僅喜歡看梅派的戲,對梅蘭芳的評價也很高。1949年4月,戲劇界組織晚會,歡迎毛澤東及中共中央遷來北平。演出安排在長安大戲院,梅蘭芳的《霸王別姬》是壓臺戲。54歲的梅蘭芳演虞姬,劉連榮演霸王項羽。演出結(jié)束后,毛澤東贊嘆: “是啊,這真是一場高水平的藝術(shù)表演!今后,這些人都是新中國的戲劇家,在政治上將要有地位了,將要受人尊敬了。”
在毛澤東保存的梅蘭芳京劇唱腔資料中,最令他喜愛的莫過于《霸王別姬》。毛澤東遺物中的《霸王別姬》,用日本近代樹脂株式會社的磁氣錄音帶錄制,梅蘭芳劇團樂隊演奏。磁帶盒子上有紅色的“O”字形標(biāo)記,這是毛澤東經(jīng)常要聽,工作人員為查找方便用鉛筆畫上的。
毛澤東與京劇武生演員厲慧良和京劇老旦演員孫花滿等也多有交往。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就曾看過由有名的“厲家班”演出的京劇《林沖夜奔》,當(dāng)時厲慧良就參加了演出。新中國成立后,厲慧良經(jīng)常被抽調(diào),為毛澤東和其他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獻演。
孫花滿是中國當(dāng)代著名京劇演員。1960年前后,毛澤東到上海,孫花滿就先后為他演了《釣金龜》、《六離門》、《岳母刺字》等京劇。
有一次,孫花滿對毛澤東說:“主席,我給你演出過這么多次戲,我也想要張照片?!?br/> 毛澤東幽默地笑了,對她說:“我這里又不是開照相館的?!?br/> 孫花滿又急切地說: “您給了我,我一定保密?!?隨后,她又補充道: “要有您的簽名??!”
毛澤東笑著點了點頭。
1962年12月26日,毛澤東在上海,晚會上孫花滿見到了毛澤東,當(dāng)時毛澤東主動拿出兩張照片,一張是站著的,一張是坐著的,要她任選一張。兩張照片均有毛澤東的簽名。
孫花滿沒想到自己這一小小的請求,毛澤東竟放在心上,一時十分激動。她覺得坐著的那張很慈祥,便選了那一張。后來,孫花滿在毛澤東的簽名旁又寫道: “毛主席親自送給我的珍貴照片,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錦江俱樂部?!?br/>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是毛澤東最喜愛的藝術(shù)形式,他常聽的京劇很多。在這些唱片或磁帶目錄上,工作人員都一一作了標(biāo)記,有的還寫明了內(nèi)容提要。從保存下來的幾本目錄上,我們可找到毛澤東當(dāng)年最喜歡聽的一些傳統(tǒng)京劇劇目有:李和曾的《李陵碑》、《巡堂》;程硯秋的《春閨夢》;袁世海的《李逵探母》、《盜馬》等。
地方戲情緣
毛澤東對各種地方戲有著濃厚的興趣,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時常在留聲機里放昆曲和秦腔。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條件的改善,他搜集了范圍極其廣泛的地方戲唱腔資料,可以隨興所致地欣賞和品評。他到一些地方視察、開會,都樂意欣賞當(dāng)?shù)氐牡胤綉颉K鴮πl(wèi)士長李銀橋說: “看廟看文化,看戲看民情?!?br/> 他收藏的地方戲劇唱片、磁帶多達50余種,幾乎涵蓋全國著名的各個地方劇種。
在北方地方戲中,毛澤東喜歡豫劇的激情奔放,大氣磅礴,對豫劇中的許多著名劇目都十分熟悉。他保存的豫劇唱腔有常香玉的《花木蘭》、《大祭樁》、《趕路》,馬瑾風(fēng)的《十二寡婦征西》等。
毛澤東看過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這出戲后,于1959年4月24日給周恩來寫過一封信,全文如下:
總理:
我在鄭州看過一次戲,穆桂英掛帥,叫做《破洪州》,頗好,是一個改造過來的戲,主角常香玉扮穆桂英。我看可以調(diào)這個班子來京為人大代表演一次。如你同意,請?zhí)幚怼?br/> 《破洪州》劇本仍有缺點,待后可商量修改。
毛澤東
評劇,流行于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毛澤東收藏的評劇唱片有小白玉霜的《苦菜花》,魏榮元和席寶昆的《秦香蓮》、《大堂》等。
1949年7月,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上,毛澤東接見了評劇演員小白玉霜,問: “小白玉霜和大白玉霜有什么不同呀?”毛澤東很喜愛評劇藝術(shù),曾先后觀看新鳳霞演出的九出戲,看過白玉霜三出戲。
1950年春節(jié)期間,中國評劇院應(yīng)邀去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lǐng)導(dǎo)同志演出新評劇《劉巧兒》,主演是新鳳霞。
當(dāng)幕前音樂響起,舞臺燈光將布景窯洞照亮?xí)r,原來十分安靜的劇場忽然異?;钴S起來,有講話的聲音,有歡笑的聲音,新鳳霞一緊張,竟然把頭兩句詞“劉巧兒生來手兒勤,織布紡線都認真”全忘了。忘了也得唱,不能停,新鳳霞強制自己鎮(zhèn)靜下來,有音無字地勉強唱完了這兩句,從第三句起才正經(jīng)唱下去。
戲演完后,毛澤東站起來帶頭鼓掌,并且和周恩來等走上臺。當(dāng)走到新鳳霞的身邊,毛澤東非常高興地說: “我們都很高興,又看見延安的窯洞了?!薄拔以谘影猜犨^《劉巧團圓》的說書,想不到來到北京又看到《劉巧團圓》的評劇?!泵珴蓶|又對新鳳霞說: “你這個小鬼演得不錯,可是功夫還不夠,第一場劉巧兒頭兩句唱的什么我就沒有聽清楚。唱戲是給人聽的,要咬清每個字,唱好每句詞?!?br/>
在東部沿海地方戲中,毛澤東很喜歡越劇。新中國成立后,他多次在北京觀看越劇,還收藏有越劇《北地王》、《香妃》、《紅樓夢》、《情深》、《兄妹上街》、《桃花扇》、《追魚》等劇目。他對越劇的喜愛給越劇演員袁雪芬、徐玉蘭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9月,袁雪芬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會議。這天正式開會前,在懷仁堂看演出,鄧穎超把袁雪芬?guī)У矫珴蓶|面前作了介紹。毛澤東說: “開文代會你沒有來,這次我們歡迎你!”
毛澤東后來關(guān)切地問她:“越劇是從1942年開始改革的嗎?”
“是的,主席?!?br/> “你演過《西廂記》中的張生。你除了演旦角外,還能演小生?!”
“你怎么知道的?”袁雪芬異常驚訝地問。
毛澤東和藹地笑了笑,說:“我看過《雪聲紀念刊》?!?br/> 上世紀60年代初,在錦江飯店,徐玉蘭參加了一個座談會,并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身穿灰色中山裝,一邊與徐玉蘭握手,一邊說: “噢,越劇我看過,看過《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戲很優(yōu)美,很有詩情畫意的?!边@次座談約進行了45分鐘。
1969年仲夏,毛澤東在杭州汪莊聽《梁祝》錄音帶,聽到《樓臺會》和《十八相送》,他笑了。
當(dāng)時,有人對他說: “主席,越劇,音調(diào)軟綿綿的,不好聽?!?br/> 毛澤東糾正說: “越劇具有典型的南腔特色。曲調(diào)比較柔婉、細膩,擅長抒情?!?br/> 接著,毛澤東一字一頓,慢條斯理地說: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我看越劇還可以,不要全盤否定?!?br/> 西部地方戲中有晉劇,也叫“中路梆子”、 “山西梆子”。毛澤東保存有晉劇《空城計》、《秦香蓮》、《打金枝》等劇目。
在中部地方戲中,毛澤東對家鄉(xiāng)湖南的地方戲十分關(guān)注。他收藏的磁帶唱片中有湘劇《思凡》、《五臺會兄》、《打獵回書》、《昭君出塞》、《生死牌》等劇目。
湘劇,流行于湖南長沙、湘潭一帶。毛澤東收藏的湘劇《生死牌》劇目是由吳淑巖、左大玢等主演的。毛澤東與湖南省湘劇院演員左大玢還有一段忘年交。
1959年,左大玢在湖南省交際處(現(xiàn)在的湘江賓館)第一次為毛澤東表演湘劇《生死牌》。此后,毛澤東每次到湖南,左大玢都被派去給毛澤東唱戲或陪他跳舞、聊天,她漸漸地與毛澤東就熟悉起來。有一次,毛澤東問左大玢,你姓左,那左宗棠是你什么人?左大玢搖了搖頭。毛澤東又問,那左霖蒼又是你什么人呢?“他是我大伯?!弊蟠箸憬又嬖V毛澤東,父親叫左宗濂,曾是程潛帳下的少將高參。毛主席聽后點點頭,又說,你大伯左霖蒼可是個有名的舉人啊。
每次回湖南看到左大玢時,毛澤東總是對左大玢說: “你們搞文藝的,更要加強文化學(xué)習(xí)和修養(yǎng)?!蓖瑫r,他又很關(guān)切地問:“你們經(jīng)常下鄉(xiāng)演出嗎?”左大玢回答說經(jīng)常去。毛澤東又問: “到了農(nóng)村一般在哪里演出呀?”“有時在曬谷坪,有時就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毛澤東很好奇: “稻田里怎么表演呀,稻茬會絆腳呀!”左大玢認真地答道: “是呀,我們經(jīng)常演著演著就被絆倒了。”毛澤東聽后哈哈地笑了起來。
毛澤東收藏的花鼓戲劇目有湖南花鼓戲《劉??抽浴?、《八百里洞庭》、《兩個黨員》等,還有邵陽花鼓《桃源洞》等。毛澤東對湖南省花鼓戲劇團堅持現(xiàn)代戲為主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一直給予關(guān)懷和鼓勵。
1959年,毛澤東在武漢觀看湖南省花鼓戲劇團演出的革命現(xiàn)代戲,當(dāng)看到劇中出現(xiàn)父女二人不睡覺,爭先搞“大躍進”的情節(jié)時,當(dāng)即指出,晚上不睡覺,這不好,覺還是要睡,并給創(chuàng)編人員提出了修改意見。兩年以后,毛澤東看到該團的演員,還再次提起這件事,問那出戲改了沒有。1971年,毛澤東在長沙從電視上看到了湖南省花鼓戲劇團移植的革命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他非常高興。
東南沿海地方戲中的粵劇,毛澤東也非常喜歡。他收藏了粵劇演員紅線女主演的《關(guān)漢卿》、《紅霞》等劇目,還有《連環(huán)計》、《荊軻》、《白蛇傳》等。
有一次,毛澤東和紅線女談心,稱贊她從香港返回大陸的舉動很對、很好,勉勵紅線女“要做一個勞動人民的演員,多下去,聞聞泥土氣息,一輩子為人民服務(wù)”。
毛澤東從不因為自己喜歡京劇而排斥地方劇種,凡是中國的民族文藝他都喜歡并扶植。
曲藝情緣
毛澤東對曲藝這一傳統(tǒng)說唱藝術(shù)十分喜愛,搜集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曲藝作品。
相聲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國各地。毛澤東遺物中,共有相聲磁帶76盤,包括當(dāng)時中國最杰出的相聲藝術(shù)家侯寶林、郭啟儒、郭全寶、趙振鐸等的代表作。
1949年,毛澤東聽過侯寶林和郭啟儒合說的相聲《婚姻與迷信》后,感嘆: “這一行很好,能促使人們快樂,能促使人們從反面吸取教訓(xùn),能促使人們鼓起革命的精神,做好工作。”并對侯寶林的相聲贊不絕口: “侯寶林對相聲很有研究,他本人很有學(xué)問,他將來可以成為一個語言學(xué)家?!?
上世紀50 年代至 60 年代,侯寶林經(jīng)常把自己滿意的相聲帶子送給毛澤東欣賞。當(dāng)時的磁帶都是單輪、紙盒裝,播放時將磁帶安放在錄放機的左邊轉(zhuǎn)軸上,然后用手將帶頭纏繞在錄音機右邊的輪盤上。毛澤東愛聽侯寶林的相聲,共聽過150多個段子,其中100多段是傳統(tǒng)的,50段左右是新創(chuàng)作的。前者如《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字象》等,后者有《艾森豪威爾外傳》、《寬打窄用》、 《離婚前奏曲》等。
毛澤東非常關(guān)心侯寶林,據(jù)侯寶林回憶: “1956年間,我曾在《北京文藝》上發(fā)表了《相聲的結(jié)構(gòu)》、《相聲的語言》等幾篇文章。那年,召開了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毛澤東同志在接見文藝界代表的時候,對我說: ‘寫了很多東西,你想當(dāng)相聲博士??!’毛澤東同志十分風(fēng)趣的語言,長期鞭策我對相聲藝術(shù)進行理論上的探索?!?br/> 毛澤東也很欣賞相聲演員馬季的表演,并鼓勵他多深入生活。他收藏有馬季的《穆桂英掛帥》、《拔牙》、《老班長》等相聲磁帶。
1959年至1963年,馬季所在的廣播說唱團經(jīng)常去中南海演出。毛澤東最喜歡聽馬季表演的兩個段子:一個是揭露江湖醫(yī)生騙人伎倆的《拔牙》,一個是張壽臣創(chuàng)作的《裝小嘴兒》。1963年,馬季下鄉(xiāng)到山東文登縣進行創(chuàng)作,寫出了三個相聲段子: 《畫像》、《黑斑病》、《跳大神》。毛澤東知道后很高興,說:“那好,演一演,我聽一聽?!笨赐暄莩龊?,他還握著馬季的手說:“還是下去好!”
毛澤東收藏有小立本、楊海荃等人的相聲唱片《社會主義好》、《乘客之家》、《歪批三國》等。毛澤東很喜歡聽相聲《歪批三國》,這個節(jié)目他既保存有唱片,又有磁帶。
毛澤東收藏的其他曲藝類唱片、磁帶有山東快書、快板、評彈、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湖北大鼓、湖北漁鼓、潞安鼓書、天津時調(diào)、河南墜子、四川清音、廣東曲藝、長沙彈詞、四川金錢板、錦歌、湖北小曲、陜北說書、南曲、北曲等。
在毛澤東保存的南、北曲曲目資料中,最珍貴的當(dāng)數(shù)1975年上半年文化部組織秘密錄制的古詩詞磁帶。毛澤東珍藏的這批古詩詞磁帶共有59盒,上有編號,有著非常突出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
當(dāng)時,由于毛澤東開始覺得自己的眼睛看東西模糊吃力了。就讓身邊工作人員為他讀。有時通過誦讀古詩古詞以遣懷,但身邊工作人員讀起來顯然不夠味,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部就抽調(diào)文藝界名流,為毛澤東錄制古詩詞曲賦。
文化部錄制的岳飛的《滿江紅·寫懷》是晚年毛澤東最喜愛的一首古詩詞曲。這首詩詞曲曾分別有蔡瑤銑、岳美緹、計鎮(zhèn)華三位杰出演唱家的演唱。比較而言,毛澤東又最推崇岳美緹的演唱。在岳美緹演唱的那盤磁帶盒子上有用鉛筆寫的“試錄”二字,并注有“1975年3月13日正品”字樣。
《滿江紅》原曲調(diào)早已失傳,但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有位叫王善的音樂家出于對岳飛的敬慕,曾為岳飛的《滿江紅·寫懷》譜曲。由于王善的譜曲很切合岳飛原詞的風(fēng)格,所以文化部在錄制這首古詩詞曲時,基本上是依據(jù)王善的譜曲加工完成的。上海昆曲演員,岳飛第27代孫岳美緹的演唱高亢有力,響遏行云,充分表達了一個愛國志士的寬闊胸懷和凌云壯志。
1975 年 8 月的一天,毛澤東同意做白內(nèi)障手術(shù)。據(jù)毛澤東秘書張玉鳳回憶,就在他將要做眼睛手術(shù)時,他讓我去放一首曲子,這就是岳美緹演唱的岳飛的《滿江紅》。
從毛澤東對各地戲劇、曲藝的品鑒來看,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偉人與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是有極度淵源的。
樂曲情緣
豐富而優(yōu)美的民族器樂,曾經(jīng)給毛澤東無數(sh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便開始收集音樂戲劇唱片。工作之余,他常用一部美國產(chǎn)留聲機播放唱片,在陜北那種艱苦環(huán)境下,這種享受多少給緊張而簡陋的生活注入了一些優(yōu)雅情調(diào)。
1941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有了一部手搖式電唱機,但是缺乏唱片。毛澤東知道后,把自己保存的20多張音樂、戲曲唱片送給了廣播電臺,并當(dāng)面囑咐電臺的同志要搞好廣播工作。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用過的開始曲——《漁光曲》就是來自這批唱片。
毛澤東收藏有300多張音樂舞曲唱片、磁帶,其中外國音樂約占六分之一,其余則都為民族音樂,薈萃了中國歷史上的音樂精華。
在器樂演奏曲中,毛澤東比較喜歡聽的有:閔惠芬的二胡演奏曲《臥龍吊孝》、《李陵碑》、劉德海的琵琶演奏曲《十面埋伏》、 《春江花月夜》、《趕三關(guān)》等。
毛澤東收藏的閔惠芬的《臥龍吊孝》、《李陵碑》等曲目來自一種二胡創(chuàng)新——“器樂演奏聲腔化”。1975年,閔惠芬接到了一個任務(wù),要為毛澤東錄制一批京劇唱腔。用二胡來演奏京劇唱腔,既要展現(xiàn)京劇演唱的韻味,又要保持二胡自身的特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掌握京劇聲腔的特性,那段時間,閔惠芬在京、滬兩地到處求教京劇名家,仔細揣摩不同流派的區(qū)別。在不長的時間里,她跨進了京劇的大門,在京劇界泰斗李慕良的指導(dǎo)下,閔惠芬首創(chuàng)了用二胡“移植”京劇聲腔的演奏技法,而那次錄制的《逍遙津》等4部作品,后來成為經(jīng)典之作。
1963年,當(dāng)時的中央音樂學(xué)院院長趙沨帶領(lǐng)該院在歌唱、器樂領(lǐng)域有較高造詣的黎信昌、劉詩昆、劉德海等到中南海懷仁堂為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表演,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領(lǐng)導(dǎo)人觀看了表演,現(xiàn)場氣氛十分熱烈。演出中劉德海彈奏了《十面埋伏》和《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出結(jié)束后,毛澤東問劉德海: “《送我一支玫瑰花》是不是老百姓的調(diào)子?”毛澤東的問話讓年輕的劉德海陷入了深思,民族音樂應(yīng)當(dāng)是貼近老百姓的,是人民大眾的藝術(shù),絕不能是貴族式的,這樣才會有生命力,這成為劉德海一生遵循的藝術(shù)方向。
在中國的地方音樂中,毛澤東最喜愛廣東音樂,他保存的廣東音樂唱片有《胡笳十八拍》、《忠王李秀成》、《孔雀開屏》、《餓馬搖鈴》、《陽春白雪》、《雁落平沙》、《春到田間》、《紡織忙》等。
此外,毛澤東還收藏有管弦樂曲《旱天雷》、《牧笛》、《戰(zhàn)斗的紅旗》,民樂合奏《彩云追月》、《鬧元宵》、《舟山鑼鼓》,潮州音樂《玉壺買春》、《畫眉跳架》、《獅子戲球》,十全腔合奏《水底魚》、《關(guān)公圍城》,客家音樂《平山樂》、《蕩湖》等。
現(xiàn)代戲曲情緣
毛澤東收藏了許多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戲曲作品。他倡導(dǎo)戲曲改革,主張百花齊放,推陳出新,要求保留傳統(tǒng)戲曲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反映積極、健康、向上的時代生活。
毛澤東收藏有京劇樣板戲劇目有《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等。
1964年11月6日,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小劇場觀看中國京劇團演出的《紅燈記》,并接見了上海愛華滬劇團赴京學(xué)習(xí)的同志。在觀看《紅燈記》演出時,毛澤東顯然被吸引住了。演到《痛說家史》和《刑場斗爭》兩場戲時,毛澤東的眼角滲出了淚水。幕間休息時,大家請他去休息室,依然沉浸在劇情中的毛澤東,只輕輕搖了搖頭說:“你們?nèi)グ伞毖莩鼋Y(jié)束后,毛澤東等領(lǐng)導(dǎo)人上臺與演職員親切握手,合影留念。
1945年6月10日,魯藝為中共七大代表演出大型歌劇《白毛女》。毛澤東與全體中央委員和七大代表觀看了演出,演出獲得極大成功。當(dāng)年喜兒的扮演者是王昆,那是毛澤東第一次看王昆演節(jié)目,也是他初次認識王昆的舞臺形象。上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開場不久王昆就登臺亮相,豪情滿懷地唱起了《農(nóng)友歌》。那嘹亮的歌聲和雄壯的氣勢,一下就吸引了毛澤東。當(dāng)他得知是王昆時,似乎想起來了,說: “我沒有認出來。她演得真有當(dāng)年農(nóng)民運動時婦女參加革命的那種氣概咧!”他一邊說,一邊兩臂抬起,雙手握拳,在胸前上下晃動,做了一個很威武的姿勢。
毛澤東對戲曲改革工作非常關(guān)心,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1973年11月,毛澤東看到署名“一個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的群眾來信,批評江青在文藝工作中不執(zhí)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認為“一切為樣板戲讓路”的口號是不恰當(dāng)?shù)?。毛澤東寫了批語:有些意見是好的,要容許批評。
毛澤東還保存了很多舞曲及輕音樂唱片,多為節(jié)奏歡快、熱烈的作品,舞曲如《牧羊女》、《春曉》、《八月桂花》、《西藏舞曲》、《送我一支玫瑰花》、《村舞》等,輕音樂有《採茶撲碟》、《馬蘭花開》等。毛澤東保存的男、女聲獨唱曲目有《茉莉花》、《大路歌》、《洪湖水浪打浪》等。
1962年,毛澤東來到武漢,在一次文藝晚會上聽湖北省歌舞劇團一位女歌唱演員演唱《洪湖赤衛(wèi)隊》的選曲后,高興地說,好聽,跟群眾的反映一樣,并表示以后有時間要看全劇。又一次晚會上,這個劇團的另一位女歌唱演員給毛澤東演唱了天沔民歌。毛澤東聽了,親切地問她唱的是哪里民歌,怎么和湖南民歌差不多,并說好聽,休息一會再唱。
在毛澤東收藏的磁帶、唱片中,有一部分是用少數(shù)民族語言演唱的歌曲,有侗語歌曲,海南語歌曲,陜北民歌對唱《崖畔上開花》、《劉志丹頌》,蒙語,內(nèi)蒙布利亞特民歌《獻給白發(fā)的母親》,蒙古語歌曲《寶山》,藏語歌曲《農(nóng)桑亞拉》等,還有新疆民間音樂《熱阿脫》、《美麗的家鄉(xiāng)》。
為更多地了解話劇這一藝術(shù)形式,毛澤東保存有話劇《關(guān)漢卿》、《蝶雙飛》、《沉醉東風(fēng)》等劇目,同時他也常利用工作之余到劇場看話劇,如《萬水千山》、《霓虹燈下的哨兵》等。
1964年7月2日,毛澤東到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看話劇《萬水千山》??磻蛑校麑υS多地方作了肯定,特別是對羅副營長這個人物作了肯定: “就是有這樣的人,寫成這樣就行了。”對李有國,毛澤東指出: “他好,這是在我們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特別是舞臺上,還是第一次樹立起來的無產(chǎn)階級英雄形象,特別是政治工作人員的英雄形象?!睉蚩煅萃甑臅r候,毛澤東又說: “二、四方面軍都是走過這段艱苦路程的,在這樣的戲里,應(yīng)該表現(xiàn)他們?!?br/> 1963年11月29日,南京軍區(qū)政治部話劇團到中南海為毛澤東演出《霓虹燈下的哨兵》。毛澤東興致很濃地觀看演出,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變化,有時發(fā)出朗朗的笑聲,有時拿出火柴卻不擦燃,聚精會神地注視著舞臺上的表演。
外國音樂情緣
在毛澤東的音樂收藏中有一部分是外國音樂作品。他對祖國的音樂戲曲情有獨鐘,也對外國優(yōu)秀文化十分推崇。
毛澤東收藏的外國音樂唱片、磁帶羅列下來有如下幾種:
外國音樂磁帶:法國國歌《馬賽曲》、《公社的馬賽曲》,意大利歌劇《天堂與地獄》,阿爾及利亞民間樂曲《達姆·達姆》,印度尼西亞民歌《寶貝》,斯里蘭卡民間樂曲《頂罐舞曲》和《罐子舞曲》,幾內(nèi)亞樂曲《舞曲》,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奏的《無窮動》、《撥弦波爾卡》。
外國歌曲唱片:南斯拉夫歌曲《青蛙的婚禮》、《伐木者》,印度歌曲《求姆爾民歌》,越南民歌《白鶴》、《姑娘的酒渦》,阿爾巴尼亞歌曲《女工和全旋匠》、《含苞欲放的花》,《西班牙小夜曲》,《阿根廷探戈》。
外國舞曲、舞劇唱片:錫蘭南部民間舞曲《頂罐舞曲》,東巴基斯坦民間舞曲《腳鈴舞》,舞劇《天鵝湖》第三幕雙人舞《王子和黑天鵝》。
還有俄語唱片、英語唱片、日語唱片等。
毛澤東不僅在家聽外國音樂,在他出訪蘇聯(lián)期間還極有興致地欣賞了芭蕾舞。
1950年1月15日晚,毛澤東在蘇聯(lián)列寧格勒基洛夫歌舞劇院觀看列別杰娃主演的一場芭蕾舞《巴亞捷爾卡》。在演出后,毛澤東派代表團成員登臺給列別杰娃獻花籃。
2月7日,毛澤東在蘇聯(lián)莫斯科國立實驗大劇院觀看《天鵝湖》。
2月21日,毛澤東離莫斯科回國,當(dāng)日到達新西伯利亞。午夜時分,毛澤東、周恩來到大戲院觀看了芭蕾舞劇《伊戈爾王子》的一個片斷。
毛澤東的戲曲情緣使他從中獲得無窮無盡的快樂。通過了解毛澤東珍藏的唱片磁帶,不僅進一步走進一代偉人的精神世界,也一步步地走近能給予我們美感和愉悅的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