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和一個高二的孩子溝通。他基礎(chǔ)很差,學習能力也不強,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學業(yè)前景沒有任何信心。他的父親征求我的意見,說有意讓他輟學,去外地叔叔的公司打工。我說:“好啊,我來幫你說服他?!?br/> 原來,他和本校的一個女孩談戀愛,談得昏天黑地。我被他爸找去幫忙那會兒,他剛被女孩甩掉,萬念俱灰,已經(jīng)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好幾天了。
我和他擺事實,講道理。我說:“你一定要證明自己行,無論用哪種方式。選擇讀書,就好好讀,用最短的時間趕上平均水平,我們大家一起幫你。如果不選擇讀書也可以。事實上,有很多人,如比爾·蓋茨、喬布斯都沒讀完大學,巴菲特更是連中學都沒讀過。他們不照樣很成功嗎?”
我讓男孩自己選擇,男孩不愿意回學校,毅然決定去叔叔的公司。他崇拜喬布斯,他對爸爸說:“以后,我要帶出一支自己的隊伍?!?br/> 未來的事情無法確定。但是看著男孩精神振奮的樣子,再想想之前他相當長時間的委靡不振,大家都為他高興。
學生的成長并非是學業(yè)的積累,而是心靈的完善與強大。如果我們的學校只是傳授知識,還不如讓孩子進入社會,在工作中摸爬滾打,在實踐中磨礪鍛煉。人的心靈成長需要的是經(jīng)歷和體驗,學校提供不了的,社會可以提供,社會是一所更大的學校。
為什么很多學校不愿意學生輟學?也許更多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留在學校當然是一個選擇,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那么,為什么不讓他做更好的選擇呢?
我一個侄子前幾年參加高考,成績極差。他父親聯(lián)系了一個做汽車修理的朋友,打算讓孩子去做學徒,并征求我的意見。我說:“學一門技術(shù)好。”侄子后來收到一所三本民辦學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決定和好朋友一起去讀。他父親拗不過他,只能順從。去年侄子畢業(yè)好幾個月了,還窩在家里做宅男。我對他父親說:“別再讓他宅在家里了,隨便給他找個實習的工作,讓他出去闖闖吧?!比暌粋€輪回,他的大學算是白讀了。
我常思考一個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百分之十,一半,還是至關(guān)重要?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確定的答案,也不應(yīng)當一概而論。因此,該不該讓學生退學的問題也不能有明確的答案,一切應(yīng)當從孩子的個人情況出發(fā)。
如果不能確定,浙江省龍游縣第二高級中學譚學武老師的做法值得效仿,給希望出去闖一闖的孩子一個嘗試的機會,同時保留孩子返回課堂讀書的可能。孩子如果回來,會更加發(fā)奮努力地學習。孩子如果不回來,說明發(fā)展得很好,同樣值得祝福。
話說回來,學校從什么時候開始成了簡單灌輸書本知識的場所?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的內(nèi)涵就是學校的內(nèi)涵,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哪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如果學校沒有改變,退學的學生只會越來越多。學生有選擇的權(quán)利!
在義務(wù)教育階段,孩子輟學打工當然是不被允許的。這是違法行為??墒?,留住學生的身,更要留住他們的心。讓他們喜歡學校,愛上學習,教師的作用至為關(guān)鍵。
當家長對孩子束手無策,把孩子交到教師手里時,我們可以想象家長對教師的那種期盼的眼神。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遇到好的人生導師,不僅是孩子之幸,更是孩子全家之幸。這樣的學校,怎不令人留戀?更何況,如果孩子只看重眼前打工掙的小錢,就放棄在學校提升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的機會,遇到企業(yè)轉(zhuǎn)型、產(chǎn)業(yè)升級,或許將來還是免不了被淘汰,到時還得回學校讀書。
最好的學校沒有圍墻,沒有邊界。最好的學??梢允且粋€人、一位老師,他可以給孩子一個寬廣的世界。最好的學校也可以是一家企業(yè)或單位,把一個“菜鳥”鍛造成一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所謂輟學,只是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只要是真的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有利,又何必糾結(jié)于在哪里學習呢?
(本欄責編 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