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追捧普洱的風(fēng)頭似乎靜了,但民間熱愛普洱的人反而多了,許多本地茶館點擊率緊隨鐵觀音其后的便是普洱。這家店從普洱收藏始,逐步面向大眾,雖然也有大紅袍和綠茶,但專注且專業(yè)的仍是普洱。
一把百年的日本龍文堂鐵壺煮水,滾沸間,水變細(xì)膩,沖泡出的茶湯綿滑?!坝勉y壺煮水更好。”入秋,到了喝普洱正好的時候,飯前暖胃、飯后消食。從福今07茶王青磚到88年7542,再到60年代廖福,3款代表性生茶,味蕾折服于普洱年份和茶韻的變化。
福今07茶王青磚撞茶后,蹦出蜜香和蘭花香,倒去第一泡橙黃茶湯,杯底留香。三四年的普洱處于青年,霸氣十足,香和韻不容分說占據(jù)味覺。七八年后,即有了沉香,茶性柔和許多。88年7542是教科書中才能見到的茶。據(jù)說,開一片,2萬元就沒了。但嘗過它的味道,就像在品評普洱的路上有了參照的路標(biāo)。嗅到木頭香和梅子味便認(rèn)出7542。第二泡茶味散發(fā),入口生津,嘴巴含不住茶,滑溜消失。60年代廖福拿錢也未必能碰到,用行家話說“需要茶緣喝到”,葉片烏黑發(fā)亮,透出藥香。
明月茶人
瓷缸凈水、竹筒取,重回綠茶香 李斐
黑貓側(cè)倚水缸,慵懶曬著太陽。貓在茶室待久了,雖活潑亂鉆,卻不碰茶杯、茶罐。百寶閣內(nèi),紅瓷、青花的茶罐,“都是茶客存的茶”。近旁,小橋流水,曲折通向雅間。
賣點是綠茶,喝綠茶長大的湖北人容易習(xí)慣。入門級首推五峰毛尖,根根直立的葉尖在透明的杯中起伏、墜落。若喜歡味道重的,六安瓜片是上選。它耐泡,八九泡后依然香氣不減。沖泡方法也簡單:開水即可。
眷戀香的點壺鐵觀音,今年秋茶香氣極佳。不過,與2000年金黃茶湯的鐵觀音相比,現(xiàn)在的口感更接近綠茶,因為發(fā)酵程度由40%至60%降低為10%左右。從前焙火的熏香被花香取代。
店里剛從四川峨眉山淘回新茶——碧潭飄雪,綠茶的清香和茉莉的花香飄到2樓都能聞到,清爽一杯,唇齒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