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她,斗城
《她的城》
池莉/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1年5月
推薦:★★★★★
《武昌城》
方方/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年5月
推薦:★★★★★
沉寂幾年后,漢味女作家終于再度發(fā)狠,大腕級的作家齊齊拋出最新力作,一下讓沉寂多時的武漢文壇又火起來了。很有默契的是,池莉新作取名《她的城》,方方新作取名《武昌城》,兩位大腕相當默契地上演了一場“雙城記”。不過,側重點大有不同,一個是觀察人生鞭辟入里,另一個則演繹歷史底蘊深厚。
蟄伏四年,池莉推出《她的城》,被她視為自己“最緊張的一次出版”,值得期待。每個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護的城。故事的主角還是武漢女人,三個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命運以特定的形式將她們糾纏在一起。蜜姐,軍人出身,百萬身價,個性爽利干脆;逢春,原辦公室白領,憤然逃離家庭,懵懂天真,一逃淪為擦鞋妹;蜜姐婆婆,出身大家,寧靜包容。在面對感情與世俗、婚姻與道德,痛苦與重生的沖突,經(jīng)歷婚姻帶給她們的傷痛,她們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帶著傷疤所特有的美麗,繼續(xù)在長江千年不斷的濤聲中生活下去。
池莉筆下已有許多精彩的男女關系,但深入女性之間的世界尚屬首次。在看似“不務正業(yè)”的文字中,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息,一個城市的氣質漸漸充實升騰,成為小說的主導力量。讀完這本書,也許你就能真正了解武漢女人的風情。本書除《她的城》外,尚收錄了《金盞菊與蘭花指》《托爾斯泰圍巾》《香煙灰》《肯的坡》五個中短篇。方方《武昌城》,與其說是歷史小說,不如說是一本追尋戰(zhàn)時的歷史記錄。與書寫亂世人生的其它小說不同,書中沒有過多地關注自在狀態(tài)的世俗煙火,相反,小說敘述平實而冷靜,掩藏了歷史的價值判斷,而充分尊重其模糊性地方式記錄歷史。
事實上,現(xiàn)在的武漢人差不多都不知道這段歷史。1926年初秋,正值北伐戰(zhàn)爭,一場殘酷的圍城戰(zhàn)役讓武昌曾經(jīng)有過雄偉的城墻、城門、護城河毀于一旦,最終灰飛煙滅。相關的歷史文獻、口述史、回憶錄掩埋在故紙堆,鮮為人知。方方用小說的形式讓北伐戰(zhàn)爭時期那些死去的人們以及那段慘烈的歷史得以喚醒,讓身處這片土地的我們對此有所認識。
這本書講述的是武昌被封40天的“攻”與“守”,關在城里的老百姓,遭遇到他們一生中從來沒有遭遇過的痛苦。這如同牢籠的40天里,戰(zhàn)爭給他們每個人帶去的都是血淚斑斑的創(chuàng)痛。相信城里的每個人都有著非常特別的經(jīng)歷。很多人的命運因這次圍城而改變。
[雜文]
《不曾茍且》
啄木鳥/編
新星出版社
2011年4月1日
定價: 32元
推薦:★★★★★
這不是一本文藝腔選本,讀慣了文化苦旅之類的讀者或許有點不太適應,因為他們干脆利落,直抵事物本質,行文或柔曼或遒勁,但都不做作,字由心生,每個人的文字都從心里汩汩流出,充滿心跳的真切感。正如冉平的《蒙古往事》,你可以觸摸到成吉思汗和女人們的呼吸。
這書是中文世界里特立獨行的年度選本,一群洞穿中國心事的觀察者,他們不茍且行事、不茍且為文,洞察力深刻卻不炫耀,行文恣肆,余味無窮。本書選取了崔衛(wèi)平、熊培云、陳丹青、劉瑜、易中天等46位寫作者在2010年里的曼妙之作,他們的人品文風,無需多言,知者自知。這是一本向文字英雄致敬的小書,也可能是中文世界最具價值的年度文本。
[隨筆]
《為了報仇看電影》
韓松落/著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10年10月
定價:35元
推薦:★★★★★
看電影是幌子,談人生是真實。本書由韓松落的電影隨筆結集而成。以電影為素材和話題的因由,著重考察我們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對我們生活的滲透。本書共分為四輯,《人生的質感》,借助電影觀察人生;《熊不是泰迪熊》,借助電影窺探時事;《滋養(yǎng)靈魂的風景》,探查與電影直接有關的人與事;《私房話》,表達個人與電影的親密接觸。
[繪本]
《我怎樣毀了我的一生》
(法)貝爾當·桑帝尼/著 武娟/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11年1月
定價: 29.80元
推薦:★★★★★
“毀滅”這個話題固來嚴肅,而且事關“一生”,便更其揪心。一本薄薄的繪本卻要承擔如此沉重的話題,這怎不讓人好奇?書很薄,三下兩下就翻完了,盧浮宮大師的杰作,加一行準確地評點注解,便到達了應有的藝術高度,值得收入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