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漢口江灘不如晴天有生氣,可是廣場上的露天舞臺卻聚滿了人群。人們打著傘,遙遙地望著舞臺,雨中站著一位老人,用地道的武漢方言講著湖北評書。甚至不用抬頭,就能聽出說書的人是何祚歡。今天他講的是經(jīng)典評書《雙槍老太婆》,稍微年長的老武漢人,幾乎人人都聽過這個段子。
觀眾喜歡聽,就是我站上舞臺的動力
這次公開不售票演出,是何祚歡為了回饋武漢觀眾,主動請纓策劃的。從6月11日到13日,總共進行了3天,每天的段子都不相同。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幾乎每場都是冒雨舉行。頭一天的雨勢最大,老爺子下臺之后發(fā)現(xiàn)“身上沒有一寸干紗”。他說觀眾的熱情,是支撐他演出的唯一動力?!翱吹竭@么多人喜歡聽,我一定要把書說好。”
年過七旬的何祚歡,在舞臺上依然聲如洪鐘;而臺下的觀眾,從頭到尾都鴉雀無聲。專程來捧場的老藝術(shù)家張明智,看完演出后感慨:“太不容易了,他幾十年沒說這個段子,今天在雨里,還能說得這么流利!我數(shù)了的,從頭到尾他只咳嗽了一聲?!?/p>
觀眾對何祚歡的熱愛不言而喻,不少人都是連著3天冒雨前來捧場,按張明智的說法,這些人都是專業(yè)的“書迷”,該笑的時候笑,該拍巴掌就拍巴掌,毫不吝嗇對演員的贊美。何祚歡對此也很感動:“我看到今天來的觀眾,有跟我差不多年紀的長者,也有不少我兒子輩、孫子輩的年輕人。說明湖北評書在武漢,依然有非常好的群眾基礎(chǔ)?!?/p>
湖北評書的群眾基礎(chǔ)固然扎實,可這么多年,能說書的,幾乎只靠何祚歡一個人的一張嘴。那天一下舞臺,講了半個小時的老爺子就氣喘吁吁。旁邊的人心疼他,但也愛莫能助。
何祚歡說:“我的評書,已經(jīng)服務(wù)了武漢4代人,可既然還有人愛聽,湖北評書就要說下去,所以也該有人來接班了?!?/p>
一場遲來的拜師儀式
當(dāng)天演出正式開始之前,舉行了一個簡短而特別的環(huán)節(jié)——拜師。為人爽朗的何祚歡,向來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jié),從藝多年也收過徒弟,卻從未有誰正式拜過師。但那一天,為了彰顯湖北評書“薪火相傳”,弟子們齊聚一堂給老爺子補上了這場拜師儀式。
何老師不輕易收徒,總共只有6名弟子,跟他學(xué)評書的年份從幾十年到幾年不等,其中不乏武漢說唱團的知名演員孫仲江、“笑長”阿星、FM92.7《好吃佬》節(jié)目主持人陳陽等知名人士。
拜師環(huán)節(jié)上,何祚歡十分動情:“看到這一排年輕人在舞臺上,我越看越高興,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這一排年輕人學(xué)成,能把我從這個舞臺上‘踹’下去,湖北評書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