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教學中,依據(jù)課程內(nèi)容設計了若干項目。以這些項目為任務驅動進行模塊教學。從項目設計、項目實施、項目檢查、項目總結和成績評價五個環(huán)節(jié)闡述了教學改革嘗試。教學改革實驗說明項目驅動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項目驅動;項目設計;教學模式;Linux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1)08-44-02
引言
近幾年,Linux系統(tǒng)服務器在我國迅猛發(fā)展,基于Linux平臺的應用也更加廣泛,許多高校為滿足社會需求,相繼開設了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為了加快課程建設,很有必要對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進行相關的教學研究。
目前,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大多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知識講授型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概念,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與之相關的教材也大多按知識講授模式劃分章節(jié)。這種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在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的方法與技能,理解相關的知識點。
1、項目驅動式教學
1.1 項目驅動教學法
項目驅動教學法來源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它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并強調學習活動與任務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基本思想是,以一個或若干個項目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把知識點融入到各個子項目中,逐層推進項目教學的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而是讓學生充分參與項目的開發(fā)與實施,引導學生從實踐中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同時,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通過深化問題或項目功能擴充,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陧椖框寗拥恼n程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 項目驅動教學設計的原則
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中,項目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前提和保證。它將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是流于形式,還是真實有效;決定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為此,在項目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項目來源的真實性與實時性
項目來源于真實的生產(chǎn)活動或社會實踐,而不是主觀憑空想象的,最好選取已經(jīng)在企業(yè)中實際應該的項目,具有實用價值。其次,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應優(yōu)先選擇實時的、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使學生盡量接觸到最新的設計思想、系統(tǒng)架構和開發(fā)技術。
(2)項目的綜合性
項目應具備一定的綜合性,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同時,前后項目應相互聯(lián)系,不能脫節(jié)。在設計綜合型項目時,應結合課程的特點,并充分考慮課程的重點與難點,爭取一個項目能覆蓋課程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點。應鼓勵學生去系統(tǒng)地分析、研究項目,加深對項目中重點問題及難點問題的認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項目的針對性
首先要明確項目設計的總體目標,在總目標的基礎上,把總目標劃分為—個個的小目標。針對每—個目標,應把它細化為一個或多個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
(4)項目的趣味性
所選擇的項目,應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果設計的項目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就很難完成課程預定的目標。在設計項目過程中,應從學生本體出發(fā),分析學生的特點,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等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5)項目應具有代表性,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所選擇的項目必須具有代表性,學生能從項目中得到啟發(fā),進行拓展性思考;項目難度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項目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一方面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便于學生理解項目的分解過程,從而掌握項目的核心理念和實施步驟。
2、 Linux配置與管理的項目驅動式教學過程
我們根據(jù)項目驅動教學思想,把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階段:項目設計、項目實施、項目檢查、成績評價和項目總結。
2.1 項目設計
在項目設計階段,教師需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參閱大量的參考資料,把本課程的主要知識點提取出來,并融入到每個具體的項目中。我們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取了六個項目,每個又包含不同的子項目,基本涵蓋了本課程的所有知識點。同時,通過增加一個綜合實訓項目,鞏固學生所學內(nèi)容,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項目設計如圖1所示。
2.2 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對其他教學過程具有支配和決定作用。一般情況下,項目驅動式課堂教學由項目分析、項目講授、分組實踐三個部分組成。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項目中各個子項目的內(nèi)容、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清楚項目的實際意義。然后,教師結合項目講授教學內(nèi)容,在講授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演示項目的配置與管理過程。最后,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將根據(jù)任務去完成需求分析、方案設計、配置與測試等工作。學生在此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盡量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或者教師只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具體任務由學生主動完成,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與點評相結合教學模式。
2.3 項目檢查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下一步的學習,項目實施后,學生需要對項目結果進行檢查,檢驗是否完成了項目要求的所有任務,以鍛煉學生的責任心,讓學生進去職場前形成良好的職業(yè)習慣。教師要對項目結果和項目質量進行檢查,判斷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和效果。
2.4 項目總結
學生在每次完成項目后,按要求填寫項目總結報告,對項目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思考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教師總結在整個項目開發(fā)流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存在的優(yōu)缺點,針對學生的弱點,再結合相關理論進行講解,完成知識建構。
2.5 成績評價
課程成績評價由兩部分組成:項目考核和理論考核。其中項目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60%,理論考核占總成績的40%。項目考核由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組成。每一個項目完成后,學生首先對自己所做的工作進行自評,包括項目分析、方案設計、項目實施等;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在項目開發(fā)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成績評定。理論考試則主要是對本課程的主要理論內(nèi)容進行考核,采用傳統(tǒng)的筆試模式。
3、結束語
為了在Linux配置與管理課程中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我們從課程的知識體系、教學過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教師結合實際項目,講解課程內(nèi)容,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掌握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實踐證明,項目驅動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鉆研、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7.18:77-79.
[2]何劍民,郭紅艷.“案例項目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0. 1:188-189.
[3]李愛軍.”項目驅動”教學法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辦公自動化雜志,2010.9:55-57.
[4]周峰,馮小萍.項目驅動或教學Linux服務器管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百花園地,2010.1:143—44.
[5]魏惠茹,李曉東.基于“項目驅動”的Java語言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