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德喜,年屆古稀,是名退休工人。別看現(xiàn)在我身材勻稱,精神抖擻,可你萬萬想不到10年前我的樣子。我個頭不高只有一米六三左右,但體重卻達到九十多公斤,腰圍早超過了身體的長度,整天挺著個大肚子。當年我工作生活在蘇北一個叫白駒的小鎮(zhèn)上,如有外人打聽張德喜,有很多人會搖頭說不認識。如有人打聽說找“張大肚子”,鎮(zhèn)上從老人到小孩無人不知。過于肥胖的我經(jīng)常頭暈?zāi)垦!⑺闹珶o力、心跳加快,渾身上下有說不出的難受。我問醫(yī)生怎么治,醫(yī)生開了一些常用藥,另送了我12個字: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天天運動。
天天運動,讓我運動什么?有人勸我參加鎮(zhèn)老年舞蹈隊,我對自己的身材有自知之明。也有人說做操、打拳、慢跑等,我不感興趣,而且也達不到醫(yī)生所說的“搖頭晃腦、手舞足蹈”要求。這時我想到了兒時與伙伴們玩的抖空竹。
抖空竹亦稱“抖嗡”、“抖地鈴”、“扯鈴”,是一種民間游藝活動。我剛開始的時候抖空竹很不熟練,更談不上玩出花樣。因為還是小時候玩過的,加上身體肥胖,行動不便和我1000度出頭的高度近視,空竹經(jīng)常離開扯線,我還栽過跟頭。這時小鎮(zhèn)上常有人圍觀我抖空竹,看我笨手笨腳的樣子,有人說我出洋相,也有人說“張大肚子抖空竹,大肚子跟著空竹轉(zhuǎn)”,這一句笑話成了小鎮(zhèn)上一時流行的“名言”。我這個人還有個怪脾氣,你越說,我越做,而且還要做得好。
抖空竹的動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簡單的上肢運動,其實不然,它是全身的運動,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抖空竹確實是個“搖頭晃腦、手舞足蹈”的活,眼睛要隨著空竹轉(zhuǎn),所以要搖頭晃腦,扯線竿子的兩手要不停地上下扯動,也就是說兩臂要不停地動,兩腿也要配合默契地動。我不管季節(jié)的變化和刮風下雨,堅持每天鍛煉。
經(jīng)過一年多的刻苦耐勞鍛煉,我不但抖空竹,而且還能抖空酒瓶、小花瓶、壺蓋子、酒杯。我還能抖出花樣,能雙手各拿兩根三米多長的小竹棍,頂端都系一根長四米多的線繩,繞空竹線軸一圈或兩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斷抖動,加速旋轉(zhuǎn)時,空竹便發(fā)出鳴聲。抖動時姿勢多變,繩索翻花,表演出串繞、掄高、對扔、過橋等動作,有時突然將空竹拋出高空十多米,然后又能用繩索穩(wěn)穩(wěn)地接住,每當這時,總能引起圍觀者的贊嘆聲。
抖空竹,讓我抖掉了大肚子,體重從原來的九十多公斤減少到現(xiàn)在的60公斤。經(jīng)醫(yī)生檢查血壓、血脂、血糖等各項指標都正常,特別是血壓,用醫(yī)生的話說達到了入伍新兵的標準。我不但面色紅潤,身板硬朗,思維敏捷,一雙眼睛雖然還是戴著一千多度的眼鏡,但炯炯有神。
前幾年我搬到市區(qū)生活,向我學習的人越來越多,我總是手把手不厭其煩地教他們,我到公園總是拖著個行李箱,里面放的都是各種空竹,供學習的人無償使用。我的口號是:用壞了不用賠,只要你用心,學不會的我請你上飯店。由于我熱心于公益活動,再加上我抖空竹技藝高超,經(jīng)過社區(qū)和市委宣傳部推薦,2007年9月20日晚我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魅力大豐港”晚會的表演。
這之后,我真的成了大豐的“名人”,各種活動找我表演的多了,我都無償表演。公園里向我學習的人更多了,我都耐心教。抖空竹這個一技之長,讓我回到青春時代,擁有了健康的未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