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帶著小蜜回國以后,一下飛機就去上海北京,一邊更新明年到期的護照,一邊走親訪友,在剛剛出梅的高溫天氣中帶著這位海外小游子上環(huán)球大廈吃了冰淇淋,也進了故宮爬了長城,坐了剛剛出爐的高鐵,同時也領略了北京公交地鐵的擁擠,出租車的難打以及北京特色的堵車。
小蜜7月11日參加美術訓練班,我們10日深夜在晚點了將近兩個小時之后到達杭州。一到杭州送小蜜上學回來復習報紙,就被兩則新聞震驚。
7月2日,杭州濱江區(qū)白金海岸小區(qū)一位兩歲女童妞妞突然從10樓墜落,途經樓下的“阿里巴巴”員工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脫掉高跟鞋跑向小孩,奮力用雙手接住墜樓女孩,自己左手卻多處粉碎性骨折,折斷的骨頭尖利地刺出皮膚,流出鮮血,大人孩子一起倒在路邊的綠化帶。她的英勇壯舉被社會廣泛傳頌,媒體和網友們稱其為“最美媽媽”。
阿里巴巴公司對于吳菊萍這種托起八零后形象的平凡而偉大的事跡,給予治療期間的帶薪假期之外,還授予“感動阿里獎”,獎金20萬元。
有網友評論說,獎勵再多我們也不眼紅,這是她該得的。
就在全國人民為妞妞的命運牽掛,為吳菊萍的行為感動的時候,7月6日晚11時左右,家住廣東番禺廣州碧桂園的7歲女童小羽(化名),因不堪饑餓,跳樓外出覓食,在一便利店偷東西吃時被店主發(fā)現(xiàn)通知警務室。小羽說,她睡覺吃飯都在家里的陽臺,吃飯要等爸爸媽媽(繼母)吃完才可以吃。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在富裕地區(qū)的廣州的豪華社區(qū),本該過著快樂童年的她,7歲了,體重卻只有14.6公斤,相當于一個三歲女孩的平均體重。
我把這個新聞講給父親聽,父親根本不相信,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即使是遭受繼母的虐待,也不會有孩子挨餓。他說一定是這個女孩挑食才長得瘦。我把報紙拿來,將圖片中女孩瘦得如同埃塞俄比亞饑民的樣子拿給他看,他才搖頭無語。
目前,在當地居委會的介入和廣碧關愛兒童中心的熱心人士幫助下,小羽被暫送至番禺區(qū)救助管理站。
居委會、愛心業(yè)主以及警方試圖與其父母(繼母)溝通,其生父繼母拒不出面,其生父居然還說:
“我女兒在哪兒?我沒有這個女兒,氣死我了?!彪S后掛了電話。
這兩個事件相繼發(fā)生在中國不同的城市,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思考。前者脫掉高跟鞋接住從10樓墜下的孩子與其一齊倒地的吳菊萍相對于妞妞只是一個路人,卻伸出了母愛的雙手抱住一個差點因疏忽消逝的生命;后者雖是小羽的生父繼母,本該是至愛親人,卻令本來活潑可愛的孩子生活在煉獄般的冰冷世界里。
當吳菊萍被問及救人時的感想,她只是說我也是一個母親,做了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
一邊是一個天使,一邊是兩個魔鬼,這是怎樣的天差地別啊!
更令我感到氣憤的是,我們國家有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青少年保護法以及刑法,似乎很齊全(我不愿意說“健全”),但是律師卻說“在刑法的虐待罪中,規(guī)定只有受害人才能向公安機關求助,受害人的鄰居(即知情人)或家屬沒有權利舉報?!胺且芎θ伺e報’的規(guī)定,將權利限定在受害人身上,否則公安機關無法介入調查”。至于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的法規(guī)對于兒童、青少年受虐的條款十分籠統(tǒng)、模糊。
這真是狗屁法律!一個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有什么能力把失職的父母告上法庭?如果孩子不上法庭狀告父母,難道整個社會就睜著眼無可奈何地看著他們被父母虐待至死?這令我想起去年3月,也是發(fā)生在廣州,眾鄰居明明知道一男人在家虐打兒子而不作為,直到無辜可愛的男孩被生身父親活活虐打至死!
我們的社會怎么了?已經病態(tài)到了這種程度了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自己的老幼不愛,別人的老幼不管,任其自生自滅?
有專欄作家評論說,中國的某些法律,尤其是青少年保護法是“軟法”。所謂“軟法”,就是有明文規(guī)定不得如何如何,但是一旦有人以身試法,如何如何了,法律卻沒講犯案者要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怎樣才能收到懲罰。
這讓我不由地感嘆,生為兒童,做西方的兒童是多么幸福。妞妞墜樓的時候,看管她的奶奶把她反鎖在家中外出——這在中國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之間,是經常發(fā)生的事,因為帶著幼兒買菜外出不方便,就把沒有任何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性行為能力的兒童反鎖在家中,以為不會有什么事。在西方,把“12歲以下的兒童獨自留在家中”是絕對的違法行為,誰要是犯了這一條,吃不了兜著走。
就在我回國前的一周內,在海外華人網站有粗心的父母上網求助,說自己在家煮飯沒了醬油,2歲的孩子正在睡覺,于是這位媽媽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開車到超市去買醬油,想想不過半小時的事,不會有問題。但是偏偏這位母親喝涼水塞牙縫,超速被警察攔下,駕照還是保險紙沒帶,警察跟她回家拿文件,一開門孩子睡醒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嚇得大哭。警察發(fā)現(xiàn)屋內無人,立刻招來兒童保護機構將孩子帶走,把媽媽帶到警局錄口供,沒幾天,這位孩子被帶走的母親收到法庭傳票,她被兒童保護組織告上法庭。
又有一個在美國的臺灣單身母親,因為洽談生意獨自一人飛回臺灣,將16歲的女兒獨自留在美國上學。女兒在跟老師的交談中透露了這一消息,老師立刻將之安排在同學家里暫住,并報了警,這位單身母親返美一下飛機就被警方逮捕,告上法庭。
通過這件事我們才明白,孩子超過12歲,你可以將她/他一個人留在家里獨處,但是不可以讓她/他在沒有成年人監(jiān)護的情況下獨自過夜。
這樣的父母,輕者被判進學習班學習為人父母的知識,經過兒童保護組織的評估合格才能重新領回孩子,重者被判入獄坐牢,徹底剝奪孩子的撫養(yǎng)權。
在西方,孩子是全社會的財富,看似平時互不往來的陌生人遇到這種事情,哪怕是平日與你很要好的鄰居,看到你這種違法的事情發(fā)生,也會毫不猶豫地報警“管閑事”,而事發(fā)以后,這類事件都可以由兒童保護組織作為訴訟主體起訴失職父母。
兒童保護組織的權力是非常大的。
反觀我們中國的兒童,被稱為“祖國的花朵”,喊了N年,這些花朵們每天背負著沉重的書包,被奧數和英語擠壓侵占了本該玩樂的童年,當他們遭受虐待的時候,卻沒有人能為他們伸張正義,沒有人能伸開強健的臂膀替他們遮風擋雨。
在西方,把12歲以下的孩子獨自留在家里定為非法是有道理的。因為12歲以下的孩子,行為和思維能力都非常有限,很難想象他們會做出什么事傷害自己,或者周圍的環(huán)境會發(fā)生什么事傷害到他們。有專家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12歲以下未經過消防訓練的孩子,在火災發(fā)生時最本能的反應不是沖出房門逃生,而是躲進床底或者壁櫥這種令人不易查找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能帶給他們很直觀的安全感。
12歲以后,孩子在學校學習了消防知識,本身的年齡讓他們有了一定的判斷力和行為能力,這個時候他們可以短時間脫離父母跟同學或者獨自行動。
把12歲以下的孩子反鎖在家里,如果他們爬窗墜樓怎么辦?
OK,你家的門是鐵門,窗是鋼窗,掉不下去,那么著了火怎么辦?孩子自己有逃生能力嗎?
OK,就算你家里是鐵打銅鑄,或者根本沒有可能著火,你能阻止萬一你的鄰居家著火,或者大樓里別的人家著火的時候火不往你家跑嗎?
孩子還有可能拿刀傷害到自己。
他們還有可能觸摸電門,或者把手伸進電風扇里,那時你怎么辦?
或者干脆遇到破門而入的白闖,偷竊搶劫之時順手害了孩子或者帶走孩子,你怎么辦?
短短的幾天,我從電視報紙看到N起孩子墜樓溺水被電梯事故擠壓致死的報道,觸目驚心!
我們的法律軟弱無力蒼白如紙,我們的父母缺乏安全意識!
我拿什么保護你,我們中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