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到紐約參加業(yè)務(wù)培訓,學習結(jié)束后抽時間看望了一下生活在紐約的好朋友和定居在紐約附近紐瓦克市的親戚。接觸中一些所見所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從家庭和學校教育的角度對中美文化差異有了進一步了解。
美國家長注意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約翰原來和我在一個公司,我剛參加工作時曾給過我很多幫助,我們關(guān)系一直很好,一年前他跳槽到了紐約一家公司,這次到紐約,我特地去看望了他。
周末上午我到約翰家的時候,他上四年級兒子正在做作業(yè),看見我來,禮貌地打過招呼后又全神貫注地做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中國小男孩來到約翰家找他兒子,小男孩對約翰的兒子說:“我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新足球,咱們一起去踢球吧!”只見約翰的兒子搖搖頭說:“不!我正在做作業(yè),該做的事沒做完,怎么能去玩呢?
“沒事!我的作業(yè)也沒做完,急什么!等會兒回來再做唄!”小男孩勸著約翰的兒子。
“不行!作業(yè)沒做完我不能去!”約翰的兒子回答得很堅決。
“不去拉倒,我自己玩兒去!”小男孩嘟囔著有些悻悻地走了。約翰的兒子繼續(xù)做著作業(yè)。眼前這一幕讓我感觸頗深,顯然這個中國小男孩和約翰的兒子是同學,但年紀相仿的兩個孩子,做法卻截然不同,他們的舉動反映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習慣。約翰的兒子雖然才上四年級,但他這種不做完作業(yè)就不去玩兒的做法,顯然是一種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的良好學習習慣。
我當即贊賞約翰:“看來你對孩子的教育很不錯,他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約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出于對美家庭教育的好奇,我問約翰:“能給我說說你是怎樣培養(yǎng)兒子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嗎?”約翰聽了略一沉思回答:“習慣,是人們在長期重復地做事中逐漸養(yǎng)成并鞏固下來的一種自覺的行為方式。人的習慣不同,處事方式就不同,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不注重養(yǎng)成好的習慣,壞習慣就必然滋生。一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像影子一樣如影隨形。因此,我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在注重智力開發(fā)和其他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更要關(guān)注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p>
說到這,約翰看了我一眼,見我聽得很認真,接著說:“一種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不會一帆風順地自然形成,需要家長從小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我特別崇尚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的比喻,他說,‘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變得牢不可破’?!?/p>
隨后約翰告訴我:他和妻子在培養(yǎng)兒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上主要注意了三點:
一是對孩子提要求時盡量具體、實在。約翰說:形象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是小學年齡階段孩子的基本特點。因此家長在對孩子提要求時,要盡量具體實在,這樣便于他們記憶、理解、照辦,而且孩子記到心里后,下次再遇到此類情況,自己就知道該怎么做了。比如關(guān)于做作業(yè)的問題,就要提出具體要求——不做完,堅決不能去玩兒;
二是對孩子的行為一定要注意觀察、認真點撥。約翰說:不論好的學習習慣還是壞的學習習慣,都是日積月累的結(jié)果。因此,家長要時時處處注意觀察孩子的學習行為,發(fā)現(xiàn)問題認真點撥,使孩子及時辨明是非、分清對錯。比如,孩子今天拿著同學一門功課的作業(yè)本來家抄習題,家長發(fā)現(xiàn)了也不在意,那明天他就可能拿著同學兩門功課的作業(yè)本回來抄題,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設(shè)想。相反,如果孩子做作業(yè)遇到難題,能夠仔細查資料,找同學咨詢,家長就應(yīng)該贊揚、鼓勵他,這樣堅持下去,孩子就必定會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是對孩子的言行要適時給予評價,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約翰說: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掉。如果家長對孩子不適時監(jiān)督檢查、評價指導,往往前面的教育就會半途而廢。因此,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必須反復給予提示,讓他多次重復,并對每一次重復給予認真的評價,孩子做對了及時表揚加以強化,做錯了及時糾正限期改正。對孩子適時地肯定和表揚會給他帶來鼓舞,增強他的信心,但在給予肯定和表揚的同時,也要對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樣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不斷鞏固、增強。
最后,約翰認真地說:“習慣還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家長在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不可顧此失彼,放松孩子其他方面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否則,你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努力將功虧一簀。”
約翰的一席話讓我感觸頗深,原來在我的印象中,美國家長對孩子是給予充分自由的,現(xiàn)在看來,他們給孩子的自由是有分寸的,而這種分寸就是要養(yǎng)成一種做事認真、自覺遵循規(guī)則的好習慣。
美國老師不吝嗇表揚與鼓勵
表姐多年前移居的紐瓦克市離紐約很近,距曼哈頓僅14公里,這次我特地去看望了她。
親人在異國他鄉(xiāng)相見,格外親切,表姐煮了一壺上好的咖啡,我們便在淡淡的清香中交談起來。我們正聊著,“叮咚!”一聲,門鈴響了?!笆俏覂鹤臃艑W回來了!”表姐說完立即起身去開門。房門打開,隨著一聲“媽媽好!”一個大男孩兒,帶著一臉燦爛的笑容走了進來。表姐兒子的英文名字叫杰克,上次見到他是去年初春,一年不見他長高了許多,杰克熱情地和我打過招呼后,便回自己房間學習去了。
晚上吃過晚飯,我和表姐繼續(xù)聊天,或許因為見到了杰克,話題不知不覺聊到了孩子上學和美國老師的教育方式上,“美國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與我們國內(nèi)有很多不同!”表姐詳細介紹了來美國幾年的感受后,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這學期,因為搬家,杰克轉(zhuǎn)到了一所新學校,大約上學三周后的一天晚上,杰克放學回來很高興地對我說:“媽媽,我讓你看一樣東西!”什么能使杰克如此高興,我正納悶時,杰克打開電腦讓我看老師給他的一封電子信件。只見上面寫著——
親愛的杰克:
你的作業(yè)非常棒,成績是A+。你能在我的班里學習我很高興!在我們班里,你是唯一一名選了化學與數(shù)學兩門榮譽課程的學生。我十分欣賞你的聰明和勤奮,你在學習上的刻苦精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希望你繼續(xù)努力!我這里有一些榮譽化學課程學習重點的老師指導用書和電腦游戲,對學習會有幫助,你如果想用,可以隨時找我。
某某某老師
復述完信的內(nèi)容,表姐接著說:“你也知道,美國高中許多課程分為普通課和榮譽課,榮譽課的內(nèi)容、難度要比普通課大,只有一些學習成績好,將來又想向某一方面發(fā)展的學生才會選,類似咱們國內(nèi)不少學校文理分科的快班。杰克剛上高中,能選兩門榮譽課,并學得很好,我很高興,但看完信后,我更多的是感動。老師能一點架子沒有的給學生發(fā)電子信件,能用贊賞的話語對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能主動給學生提供對學習有幫助的資料和方式,無疑是對孩子最大的鞭策!果然,收到老師的信后,杰克學習更加自覺,也更加勤奮了!”
“真沒想到,一封簡短的鼓勵信,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聽了表姐的講述,我發(fā)出由衷的感嘆!
表姐聽我如是說,告訴我:“來美國之后,我發(fā)現(xiàn)美國的老師,從小學到高中的,都很少批評學生,如果學生學習很好,老師會用‘優(yōu)秀、出色、做的很好’等語言贊賞,如果學習成績一般,老師則會說‘很多地方做得不錯,繼續(xù)努力!’一句話,美國老師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而且他們的表揚和鼓勵是隨時隨地的,哪怕學生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或做了一件值得稱道的事,老師都會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表姐的介紹,令我感觸頗深,不免想起在網(wǎng)上看到和回國時聽到的一些國內(nèi)的情況:有些學校的老師,對那些班級里學習一般的學生,輕則當眾批評、指責,
“你怎么又做錯了?”“怎么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重則諷刺、挖苦,
“你就不是塊學習的料兒!”
“你這樣的將來掃馬路都沒人要!”更有甚者,個別老師還對做錯事的學生惡語相向乃至體罰,毫無疑問,這些做法都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曾經(jīng)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泵绹睦韺W家威廉·詹姆士更是明確指出:人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梢哉f,愛聽表揚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所作所為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因此仔細琢磨起來,美國老師的做法很有道理。如果我們國內(nèi)的老師,對自己的學生能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份關(guān)愛、少一份冷漠,那一定能大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力地促進他們發(fā)奮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