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物都有絢爛的色彩,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紅花碧草,無一例外。人們常稱贊說話形象生動為繪形繪色,其實,繪色是繪形重要的組成部分,繪形必繪色。如果我們在寫景時能做到繪色,就能使筆下的景物充滿活力,給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我們就來跟著名家學習如何繪色吧!
“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p>
作家鄭振鐸通過形象的色彩描寫,把江南萬紫千紅的早春景象寫得活靈活現(xiàn),從而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
“黛綠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萊仙島,有些地方云霧只漂浮在上面,擋住山峰的上半,令你產(chǎn)生翠巒直插云霄的錯覺。這時的云霧是靜止的,碧綠的千山萬壑和朦朧的山間云霧構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畫?!?/p>
同樣是寫綠色,作者卻用了“黛綠”“翠”“碧綠”等詞語,色彩就變得豐富起來,而且還增加了景物的層次感。
寫綠色同樣富于變化的,還有草塘“綠得發(fā)光,綠得發(fā)亮”;再按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寫草塘“近處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同樣是綠,遠近不同,深淺不一,層次感明顯增強了,草塘也就顯得可愛了。
巴金筆下的大榕樹的樹葉更是鮮活:“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p>
這里的綠葉不僅“翠綠”而且“明亮”,何等生動,何等傳神,簡直呼之欲出,突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
色彩描寫是一種藝術,小朋友們也應像作家那樣,注重色彩描寫,使筆下的景物變得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