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躡手躡腳地穿過客廳,經(jīng)過姥爺臥室的門口,屏住呼吸,聽見姥爺發(fā)出均勻的鼾聲后,我便放慢了腳步。今晚我要在姥爺家住下,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陪伴他老人家,更是為了緊鄰姥爺臥室旁書房里的那些書。
我一邊悄悄地向書房門口靠近,一邊想:“那么多書,我該拿哪一本好呢?《冰心文集》還是《張愛玲手記》?《堂吉訶德》還是四大名著?……反正姥爺明天要出差,半個(gè)月后才回來,等他回家時(shí)我早已把書看完并偷偷放回去了?!毕氲竭@里,我不由得一陣暗喜。
輕輕地推開書房的門,我心里還是有點(diǎn)緊張。我踮起腳尖,幾乎是一寸一寸地慢慢地挪動著腳步,生怕弄出一丁點(diǎn)兒的聲響,驚到睡在隔壁的姥爺。哎喲!我的腳累酸了,臉上的汗珠也流了下來。不過,我總算挨到書架跟前來了。我打開早已準(zhǔn)備好的手電筒,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叢里,瞪大眼睛來回地尋找著目標(biāo),就像一匹餓狼在搜尋著它的獵物一樣。我很激動,也很懼怕——這也許就是“竊書”的滋味吧!
姥爺是一位退休教師,除了愛看書、愛收藏書之外沒有別的愛好,說他愛書如命,一點(diǎn)都不過分。每次我要看書時(shí),姥爺都只允許我拿一本,不管看完看不完,離開姥爺家時(shí)都必須要把它物歸原處。為了能看到姥爺?shù)倪@些“寶貝”,達(dá)到自己隨時(shí)都能有好書可讀的目的,我不得不出此下策——“竊書”。
抽出一本《魯濱孫漂流記》,下意識地翻開一頁就要讀出聲,忽然想起自己是來“竊書”而不是看書的,只好又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書架?!独ハx記》,我喜歡!《童年》,我喜歡!《聊齋》,我也喜歡……一本本書看花了我的眼,腿也好酸哪!不得不停下來揉一揉,蹲一蹲。我咽了一口唾沫,把想繼續(xù)拿書的欲望使勁咽進(jìn)肚里。摸摸已經(jīng)胖鼓鼓的書包,就像一只鼓著大肚皮唱歌的青蛙。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只帶走幾本最愛?!蔽逸p手輕腳地走出書房,屏住呼吸輕輕地帶上門,真想長出一口氣。盡管腿酸腳麻,可我的心里卻很快樂。
推薦理由
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吧!小作者借鑒了《竊書記》的寫法,將“我”竊書時(shí)的心理、動作描繪的細(xì)致生動,讓讀者忍俊不禁的同時(shí),也從側(cè)面了解到“我”對書的惺惺相惜。習(xí)作中有小孩子特有的幽默,也不乏“就像一匹餓狼”的修辭手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