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文段】
母親最拿手的是“三鮮面”。主食是用家鄉(xiāng)精米蒸壓成的粉絲,比云南的“過橋米線”還細韌,配菜佐料,自然少不了海邊的鮮魚活蝦。熱騰騰一碗面端上桌,色香味俱全,連形態(tài)也分外優(yōu)美——肉絲細,白面長,紅蝦青蔥撒在蛋瓣上,活脫脫像開了一朵金盞菊。每年過生日,母親總要給我做一碗這樣的面;每次離家或歸家,也總有一碗這樣的面為我洗塵或餞行。我在她默默的注視、含淚的微笑中狼吞虎咽,只覺得那是股特別的美味,世上的任何佳肴都比不了。
可惜,母親做“三鮮面”的本領,我至今沒有學到家。
(選自葉文玲《我的散文選》)
【精彩點擊】
學生:哇,作者筆下的三鮮面真是叫人垂涎三尺!
老師:是??!可你知道她是怎樣把這碗色香味俱全的三鮮面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嗎?
學生:作者不光介紹了三鮮面的顏色和形態(tài)特點,同時也回憶了品嘗三鮮面時的情景。
老師:沒錯。更可貴的是,作者在介紹三鮮面的同時,還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之情。三鮮面的味道叫人難忘,做三鮮面的母親更是叫作者牽掛??!
【技法指導】
老師:同學們不妨像作家葉文玲一樣,把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食介紹給大家。
學生:我們可以像作家一樣介紹美食的特點。粉絲比云南過橋米線還細韌,熱面像開了“一朵金盞菊”……作家憑借生動細膩的描繪,再加上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把三鮮面色、香、味的特點寫得淋漓盡致。
老師:我們還要像作家一樣描述品嘗的情境。“每年過生日”“每次離家或歸家”時那狼吞虎咽情景的描述,既表現(xiàn)了三鮮面味道的鮮美,又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學生:我們也可借助品嘗美食情境的描寫,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老師:是的。作家通過吃面時貪婪神態(tài)的描述,再加上“任何佳肴都比不了”的由衷感嘆,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介紹家鄉(xiāng)美食時也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