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之傅玄箴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世人莫不以為恒言,而放之四海皆準(zhǔn)。老聃有言:長(zhǎng)短相形,高下相盈。雖有此言,但亦非一成不變。我以為,近墨者,未必皆黑。
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之理也。既有梧桐,招來鳳凰;若是污穢,則生蚊蠅。寒窗之下,皆詩書之士;朱門以內(nèi),多酒肉之徒。居芝蘭之室,則自生其香;處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子曰:君子群而不黨。其意在于小人。小人成眾,則國(guó)危矣。煬帝末世,咸附宇文;朱明將亡,則生閹黨:此乃存亡之理。就此而言,豈非近墨者黑乎?非也!小人黨而禍國(guó),君子黨而興邦,豈可一概而論乎?華歆不行,管寧割席;燕丹知己,荊軻刺秦。此即君子之黨也。
子曰: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此乃君子之道也。天道不變,其性無親,唯圣人能通也。既有圣人,上體天道,下順人理。是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雖身處污沼之中,亦不能為之所動(dòng)。
蘇武者,漢之使者,持節(jié)至胡,而為之拘。有匈奴及投敵者,曉之以權(quán),動(dòng)之以利,威之以死,皆不能降武。雖北海牧羊十?dāng)?shù)載,食草飲雪,亦不改其節(jié)。故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真君子,如鴻鵠隱于蓬蒿,不墜青云之志;蛟龍潛于深淵,亦有羽化之能。雖居于蜩鳩間,未亡其志;游于魚蝦中,不失其能。孟子適楚,弗受百金;屈原被逐,惡隨濁流;夷齊盡義,首陽采薇;陳勝有志,閭左亡秦。亭亭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皎皎之石灰,置炭火而潔白。君子有道,不能改也,豈類小人之朝秦暮楚哉。
君子近墨,如蕙茝生于雜草,蒿葦繁密,不掩其馨香。推而及廣,亦如此。我之心向善且堅(jiān),則世人于我何加焉?雖處陋室,亦可化鮑魚之臭為德者馨香。清者自清,善利己身,兼濟(jì)天下,惠廣及人,方為君子之道也。
【作者系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第一中學(xué)新芽文學(xué)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