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時間是一種抽象的東西,它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只能感覺。
數(shù)學老師:求關(guān)于時間的極限問題時,可以把時間分割成很多份,每一份都可以是無限的小,具體可以小到多少,也許是瞬間。
歷史老師:自從有了自己,就有了歷史,不管是什么樣的文明,哪一個時代,歷史都會一直發(fā)展下去,所以歷史永無止境,時間永無盡頭。
物理老師:從科學的角度看,宇宙未來有兩種命運,一是繼續(xù)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于坍縮成一個點,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比臨界值小,那就永遠膨脹下去。如果比臨界值大,那就會坍縮,而時間本身就會在大擠壓中終結(jié)。這樣看,時間是有盡頭的。
化學老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5分鐘后),大家看到了,為什么這一組比那一組反應(yīng)快呢?因為里面加了催化劑,這樣反應(yīng)速率就加快,時間也就用的少了。
政治老師:產(chǎn)品的價格取決于勞動時間,如果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么商家就會賠錢,如果所用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商家賺錢。所以商品是受時間支配的。
生物老師:任何一種生物都是通過長期的演變和漫長的歲月才得以生存下來,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時間是殘酷的,又是平等的。
地理老師:七大洲四大洋原本不是這樣的,但經(jīng)過幾百萬年的時間終于變成了今天的模樣。這就是著名的板塊學說所涉及的內(nèi)容。
閑人:時間走得太慢了,每天就是閑著無所事事。
學者:時間走得太快了,雖然我的一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覺得我還有很多事沒做,而我的時間卻快到盡頭了,時間對我太不公平了。
商人:時間就是金錢。只有抓緊時間工作才能生產(chǎn)更多的產(chǎn)品,我才會有更多的利潤,才會有更多的錢。
學生:時間就是前程。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學習,這樣才能上好大學,有好工作……可父母還說我們不好好利用時間。唉,可憐。
光:在速度方面誰也沒我快,時間對我來說是過眼云煙。
黑暗:人們總是埋怨黑暗。但只有忍受住漫長歲月煎熬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地球:人類已經(jīng)把我弄得面目全非了,我真不知道“地球”這個詞還能存在多長時間。
彗星:每76年我造訪一次地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黑洞:由于我有著巨大的引力和磁力,所以我可以把時間扭曲,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厲害吧!
夕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美麗往往是一剎那間,而它卻能永遠留在人們心里,任憑時間的洗滌也擦抹不去。
我說:我在童年時是盼望快點長大,而我卻懷念那美好而短暫的時光,我一到考試就覺得時間不夠用,我總覺得我昨天才踏入高中的校門,而如今卻不知不覺地過了三個多月了。我必須把握住今天,使得明天更加燦爛。
時間:我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有的人懂得利用我,做我的主人。有的人不懂得利用,便做了我的奴隸。這能怪誰呢?
明師點評:魔鏡魔鏡告訴我,世界上什么最奇妙?魔鏡說,什么也不比時間更奇妙。魔鏡魔鏡告訴我,時間是什么?魔鏡說,我也不知道。
于是“我”開始在“我”的世界里尋找這比魔法更魔幻的東西,“我”問語文老師,他說時間是個抽象的概念,“我”問學者,學者說時間是個行色匆匆的偏心鬼……“我”問得越多,答案也越多,那么時間究竟是什么?時間說,我奴役著弱者,服務(wù)于強者。
在我們試圖給抽象概念下定義的時候,哲學家說,與其說出它是什么,不如說出它不是什么更快捷。面對著時間這個縹緲模糊的概念,作者選擇了解釋時間的內(nèi)涵和外延,通過不同的眼睛來展示時間不同的意義。雖然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文章卒章顯志,在最后假托時間之口,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無論時間是什么,我們只有主動地把握它,才能了解它,這才是我們了解時間的意義:把握時間,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