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導(dǎo)游,踏著寬闊平整的臺階拾級而上。眼前的紀(jì)念館為花崗巖中軸對稱建筑,莊重肅穆。移步走進(jìn)史料展廳,昏暗的燈光將我們引入那段塵封的崢嶸歲月。一段段久遠(yuǎn)的文字,記載著不為人知的往事;一張張模糊的圖片,訴說著難以言表的悲憤;一份份烈士的筆跡,坦露著熾熱無悔的情懷。走在其間,宛如穿行在一段經(jīng)久彌新的歷史。拂去歲月厚重的塵埃,一切都在我們的目光下展露無遺。
歷史猶如一面鏡子,人性的善惡總是以對照的形式昭示天下。善者,善得一身正氣,光明磊落,萬人敬仰;惡者,惡得令人發(fā)指,人神共憤,萬世唾罵。壯懷激烈者,直面刀槍,誓不低頭,終血灑雨花臺;卑鄙齷齪者,卻踏著烈士的鮮血,猥瑣地茍且存世,更有甚者踩著先驅(qū)的遺體,無恥地攀官求爵。
看著眼前先烈們那一張張年輕的,稚氣未脫的臉,甚至連遺像也無的空蕩蕩的相框,我的心不由得一陣抽痛。我留心了他們的生卒年份,他們年齡與我相仿,更多的比我還年少??蓢@他們驕人才華,美好青春的進(jìn)行曲,在敵人的屠刀和槍口下戛然而止,只留下令世人悲嘆的絕響。突然想起了一位詩人著名的兩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令人痛徹心扉的證明,使人無言以對的事實,再一次擊潰了我沸騰的內(nèi)心。我不禁慨嘆蒼天的不公,居然甘心讓卑鄙者逞泄密、出賣、投降、背叛之能事,任其在世暢通無阻;居然忍心使高尚者拋頭顱、灑熱血、殉理想,使其抱憾飲恨辭世。
邁著沉重的步子,繼續(xù)前行參觀。鞋底與地面撞擊的聲響在悠長的展廳中孤獨地回響,內(nèi)心空蕩而寂然。詩人的話又一次在我心底響起,一遍又一遍。看著孫良誠與周鎬、郝鵬舉與朱克靖、顧順章與惲代英……驀地,我終于讀懂。卑鄙者的通行證,并未讓他們走得很遠(yuǎn)、爬得更高,他們在過后付出了他們應(yīng)付的代價。即便有生之年能僥幸逃脫,死后也無一例外地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高尚者的墓志銘,標(biāo)識的不僅是他們的葬身之所,更是記錄了他們引以為豪的人生壯舉,他們用鮮血為自己澆開了一朵生命中最美的花!在這里,他們的事跡雕刻在石頭中不朽,他們的名字在人們的心目中永生。他們的人生是厚重的,是擲地有聲的。他們青史有名,流芳千古,萬世景仰!
“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東坡詞瞬間飛入了我的腦中。我的現(xiàn)在與蘇子憑吊赤壁的當(dāng)年何其相似!先烈們年在弱冠,便能洞若觀火,舍生取義,彪炳史冊。可我早已過了而立之年,雖常常躊躇滿志,且也不遺余力,卻至今一無所成,相比之下,豈不悲哉!
誠然,“留取丹心照汗青”,光耀史冊,成為后世楷模,乃人生之幸。然而,“我自橫刀向天笑”,以鮮血澆灌理想之樹,即便淹沒在莽莽林海,也不能抹殺自己生命的色彩,也足以令自己笑傲河山。人生如此,雖肝腦涂地,不亦快哉!此時,不禁又想起雨花臺名稱的由來。總感覺導(dǎo)游所講的“法師講經(jīng),感動佛祖,天降落花如雨”的傳說過于浮華。我寧愿相信,是烈士們血灑如雨,盡染山花而得名。這樣,雨花臺之名才更加名副其實。正所謂:“自古雨花產(chǎn)彩石,而今血雨濺腥風(fēng);浸潤土巖成一色,渾然浩氣滿乾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