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丁盛的老人們私下都說,如果不發(fā)生抗美援朝,就不會有五十四軍丁盛這個首任軍長。
周恩來巧定五十四軍番號,丁盛成為首任軍長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中央軍委決定部隊輪換作戰(zhàn),其中四十四軍和四十五軍組成一個軍入朝作戰(zhàn)。
根據這一命令,四十四軍和四十五軍合編很順利地完成了,但不順利的是新番號出現(xiàn)了爭議。四十四軍的指戰(zhàn)員希望用志愿軍第四十四軍的番號,四十五軍的指戰(zhàn)員希望用志愿軍第四十五軍的番號,都希望自己部隊的番號能夠保留下來。爭議一時無法解決,便一級一級往上報,報到了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那里。
周恩來把四十四軍軍長張才千、政委譚甫仁和四十五軍代理軍長丁盛、代理政委謝明叫到北京開會,專門聽取他們要保留各自部隊番號的理由。周恩來聽完后,笑了,說:“你們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希望自己的軍番號保留嘛,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兩個軍的番號都可以保留!”
都可以保留?大家互相看看,心里犯嘀咕:怎么個保留法啊?
周恩來說:“我看可以這樣嘛,我把四十四軍和四十五軍番號中選一個數(shù)出來,組成一個新的五十四軍番號,這不是兩個軍的番號都保留了嗎?”
眾人一聽,不由鼓起了掌。大家由衷地欽佩周恩來超人的智慧。
1952年10月,一支新的部隊正式成立了。中央軍委命令,第四十五軍與第四十四軍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四軍,隸屬中南軍區(qū)建制;丁盛任五十四軍軍長,謝明任五十四軍政委。丁盛成了人民解放軍第五十四軍首任軍長。
1953年1月,五十四軍正式奉命入朝作戰(zhàn)。五十四軍入朝作戰(zhàn),趕上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最后一次戰(zhàn)役——金城戰(zhàn)役。
金城戰(zhàn)役是一次漂亮的“收尾戰(zhàn)”。志愿軍集中了第二十兵團指揮下的第二十一、五十四、六十、六十七、六十八軍,加上配屬的炮兵、工兵,總兵力達24萬人,進行此役。
二十兵團司令員楊勇是直接指揮金城戰(zhàn)役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他和志愿軍總部領導一起。精心制訂了這次作戰(zhàn)計劃,并得到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批準。
6月23日。二十兵團召開作戰(zhàn)會議。丁盛和謝明驅車趕往兵團部。路上。丁盛對謝明說:“我們部隊入朝有一段時間了,這一次才撈到打仗機會啊!”
“是啊!部隊求戰(zhàn)的情緒很高,我們部隊是一支有光榮傳統(tǒng)的老部隊,一定能打好的!”謝明的話充滿信心。
“從年初入朝來,我們還沒正兒八經地打過一仗!打不好這一仗,對不起總理為咱們起的這個五十四軍番號啊!”丁盛說,“聽說金城戰(zhàn)役打的都是偽軍,我看敵人就有點兒松勁了,但‘首都師’是敵人的主力,不能小看啊!我們爭取打這個‘首都師’,看看‘首都師’到底是個什么東西?!?br/> 謝明說:“這個任務分配給我們更好,如果沒輪到,爭取唄!”
兩人到達兵團司令部時。作戰(zhàn)會議已經開始了。一進門,丁盛開口道:“緊趕慢趕,總算趕上了?!?br/> “就是趕不上,我也會把好差事給你們啊!”二十兵團政委王平風趣地說。
丁盛掃視了一下出席會議的人員:二十一軍軍長吳泳湘、政委謝福林,六十軍軍長張祖諒、代政委劉瑄,六十七軍軍長邱蔚、政委曠伏兆,六十八軍代軍長宋玉琳、政委李呈瑞。
楊勇對丁盛、謝明說:“你們軍的一三五師和六十八軍二0二師、六十七軍全部組成中集團軍,對面之敵是第八師和第六師一部。你們軍的一三0師和六十八軍(欠1個師)組成西集團軍,對面敵人是‘首都師’,你們看怎么樣?”
有了打“首都師”的任務,丁盛興奮地拍了拍胸脯,堅定地回答:“沒有問題,一定要打好這一仗。”
7月13日晚,志愿軍集中五個軍發(fā)起的金城戰(zhàn)役正式開始。經過激戰(zhàn),中、西集團軍全線突破,第五十四軍所屬部隊在各自集團內突人南朝鮮軍陣地。完成了二十兵團規(guī)定的所有任務。到14日19時,在志愿軍的打擊下,南朝鮮軍“首都師”、第六師和第八師遭受重創(chuàng),1.4萬余人被殲。
南朝鮮總統(tǒng)李承晚坐不住了,他趕赴前線督戰(zhàn),下令部隊每天組成三個團,以400余架飛機、30多輛坦克為掩護進行反撲。
志愿軍進行了英勇的阻擊。五十四軍一三五師在巨里室北山,堅守陣地,打退南朝鮮軍多次進攻,殲敵6250多人。
這是一場血戰(zhàn)。僅在某高地上,南朝鮮軍使用兩個營的兵力。在1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多路向志愿軍陣地發(fā)起進攻。堅守陣地的某連連長和副連長先后犧牲,二排排長麻俊坤代理連長。麻俊坤指揮全連打退南朝鮮軍多次進攻。雙腿和右臂被打斷了。他就用左手向南朝鮮軍射擊。一個連的敵人沖上麻俊坤堅守的陣地,將麻俊坤圍了起來。麻俊坤強忍劇痛,等到南朝鮮軍靠近時,拉響了手榴彈。戰(zhàn)后,麻俊坤被授予二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
在戰(zhàn)斗最困難的時候,7月20日。丁盛把五十四軍的預備隊一三四師全部投入戰(zhàn)斗。7月21日,四0五團在巨里室西北高地與南朝鮮軍展開爭奪戰(zhàn),先后進行了25次爭奪,直至7月27日,停戰(zhàn)協(xié)議簽訂,陣地仍牢牢掌握在五十四軍手里。
作為朝鮮戰(zhàn)爭最后一仗的金城戰(zhàn)役,志愿軍打得十分漂亮,共殲以美軍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7.8萬余人,超過預定殲敵目標的五倍。這次戰(zhàn)役向金城方向推進了17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戰(zhàn)線,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zhàn)的實現(xiàn)。
抗戰(zhàn)勝利后。丁盛從政工崗位走上軍事主官位置
為什么在組建志愿軍五十四軍出國作戰(zhàn)時,中央軍委要任命丁盛當軍長呢?這與丁盛的從軍經歷和他參與的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斗有關。丁盛,1913年出生,江西于都人。1930年參加紅軍,歷任排長、連指導員、團政委等職。
丁盛從政工崗位走上軍事主官位置是在1945年8月之后。當時,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發(fā)展”爭取控制東北的戰(zhàn)略方針。身為冀熱遼挺進軍第三十三團政委的丁盛,奉命率部隊直抵錦州(團長留下,只有政委和參謀長指揮部隊)。11月,以丁盛帶的這個團為基礎,外加沈陽地區(qū)由當?shù)毓と撕筒糠址斎藛T臨時組建的一個團、冀中調來的一個團,組建了二十七旅,丁盛任二十七旅旅長。
說是旅長,丁盛手下除自己帶的一個團的兵力外,臨時組建的一個團和從冀中地區(qū)調入的一個團都沒有聯(lián)系上,旅部也是臨時提一名參謀任作戰(zhàn)科科長和一名管理員任管理科科長。不過,丁盛還是從投降的日軍倉庫中補充了些裝備,倉促抗擊了一下從山海關直撲錦州的國民黨第十三軍一部,隨即撤往遼西朝陽地區(qū)。在朝陽,二十七旅下轄的三個團才會合,初步搭起了班子。
不久,二十七旅奉命開赴遼西熱東的錦(州)山(海關)線和錦(州)承(德)線鐵路之間執(zhí)行任務。這是一個戰(zhàn)略要地,又是空白地區(qū)。據丁盛的秘書方玉川和丁盛的作戰(zhàn)參謀董殿穩(wěn)回憶:“當時最大的困難是‘四無’,無黨政組織,無群眾基礎,無地圖,無友軍,尤其暫時同上級聯(lián)系不上,還無供應。有的是遍地土匪和各色反動武裝?!倍∈⒙识呗眠M入到這樣的地區(qū)活動。采取的辦法是走到哪兒,吃“大戶”吃到哪兒,建立和鞏固了根據地。
1946年4月,二十七旅與熱東軍分區(qū)合并,稱冀察熱遼軍區(qū)第十八軍分區(qū),丁盛任司令員,王國權任政委。第十八軍分區(qū)機關駐地設在要路溝,其腹地建昌縣則駐守著國民黨軍,這成了丁盛的心腹之患。10月,丁盛報請熱河軍區(qū)司令員段蘇權批準,率部攻打建昌。
建昌解放。國民黨軍不甘心,糾集了暫編第二十師、工兵第十二團、保安第三師等部隊,于1946年11月初至12月底和1947年1月初至2月底,進行了兩次反撲。
丁盛率部一面與國民黨軍周旋,避免不利決戰(zhàn);一面加緊偵察監(jiān)視國民黨軍動態(tài),尋機殲敵。1946年11月9日,國民黨軍暫編第二十師三團三營和搜索連從凌源出發(fā),經刀爾登進入老大仗子和要路溝。丁盛見國民黨軍孤軍深入,有“圍剿”熱東地區(qū)的黨政軍機關的企圖,立即抓住戰(zhàn)機,命令第十八軍分區(qū)獨立團由建昌縣火速前往殲敵。
獨立團團長田長江接令后,立即率獨立團急行軍趕到要路溝,于12月21日完成了對國民黨軍的包圍。丁盛也趕到前沿,坐鎮(zhèn)獨立團,指揮部隊發(fā)起進攻。經過11個小時激戰(zhàn),將國民黨軍全部殲滅。據方玉川和董殿穩(wěn)回憶:“這次戰(zhàn)斗創(chuàng)造了軍分區(qū)首次殲敵正規(guī)軍的新紀錄。超額完成了(熱河)軍區(qū)分配的三個月殲敵正規(guī)軍一個營的任務?!?br/> 要路溝戰(zhàn)斗之后,丁盛又指揮部隊接連打了多次勝仗。1947年1月5日,在朝陽梅勒營子打擊了國民黨保安警察八縣聯(lián)防第三縱隊三大隊;2月,在興城舊門附近打擊了國民黨保安第五團二營;3月初,為配合“三下江南”,丁盛率部在北寧線進行“破壞交通”,切斷了國民黨軍運輸線;4月12日,丁盛率部在沒有炮兵和炸藥的情況下,攻破了號稱“鐵打的松樹嘴子”據點。
1947年4月,冀察熱遼軍區(qū)所轄部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八縱隊,第十八軍分區(qū)改編為八縱二十四師,丁盛任師長,韋祖珍任師政委。八縱司令員是黃永勝。
由地方部隊升為野戰(zhàn)部隊,丁盛如虎添翼
1947年9月14日,丁盛率二十四師首戰(zhàn)興城縣犁樹溝門。在包圍與反包圍的錯綜復雜戰(zhàn)況下,丁盛指揮部隊迅速搶占各個制高點,利用有利地形猛烈攻擊國民黨軍。經過九個小時的激戰(zhàn),將國民黨暫編第五十師兩個團殲滅。9月15日。丁盛又指揮部隊在八縱序列內急速北轉,在錦西楊杖子配合兄弟部隊消滅了國民黨暫編第二十二師。
國民黨軍不甘心失敗,從錦州調集第四十九軍兩個師,于9月19日進至楊杖子,結果被八縱包圍。丁盛率二十四師于9月22日投入戰(zhàn)斗。不到兩小時,就奪取了楊杖子毛家屯東山上的國民黨軍剛剛進入的四個主要外圍陣地。最后,在兄弟部隊配合下,丁盛率二十四師直插國民黨軍指揮所,共殲敵1500多人,受到縱隊通令表彰。
10月11日,丁盛率二十四師抵達錦州外圍,指揮部隊夜襲白廟子、王胡臺、孫家溝等陣地,控制了錦州飛機場西面的制高點。二十四師七十團在夜襲白廟子時,動作迅速隱蔽,敢于大膽放棄原計劃,殲國民黨軍390余人,成了“機動靈活”的一個典范,在東北民主聯(lián)軍中推廣學習。
1948年9月,遼沈戰(zhàn)役打響。二十四師的任務是:負責攻殲錦州北大營北大梁地堡群及地堡群與錦州城墻之間的一切外圍據點:得手后,以一部兵力堅決固守,主力則進攻錦州城內的國民黨軍司令部。
丁盛受領任務后,立即行動。10月5日;丁盛命令七十二團攻占大紫金山陣地;10月12日,丁盛命令七十團攻戰(zhàn)北大營;10月13日,丁盛指揮七十一團攻擊北大梁,拿下了北大梁周圍的全部地堡群。錦州城被突破后,丁盛率主力殺人城內?;钭搅藝顸h第九十三軍軍長盛家興。
錦州戰(zhàn)斗結束后,丁盛奉命西進參加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會戰(zhàn)。之后,又奉命東進大凌河,追殲由沈陽逃往營口方向的國民黨軍。
遼沈戰(zhàn)役結束,東北全境解放。東北解放軍奉命入關參加平津戰(zhàn)役。11月13日,第八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軍,原八縱二十四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五軍一三五師,丁盛任師長,韋祖珍任政委。
按作戰(zhàn)計劃,丁盛率一三五師按時抵達天津外圍,在民權門掃清了國民黨軍據點,然后向縱深發(fā)展,準備攻城。1949年1月10日。一三五師突人范家祠堂,全殲國民黨第二十六師七十六團二營,緊接著向祠堂左前方300米處的地堡群發(fā)起攻擊,殲國民黨軍兩個排。至此。民權門周邊陣地全部被丁盛指揮的一三五師占領。
1月14日,攻打天津全線展開,丁盛與攻打天津的部隊一起,迅速發(fā)起攻擊。一三五師在丁盛指揮下,從民權門向城內猛攻,僅用三分鐘就攻破了國民黨軍所稱的“固若金湯”的“天津之標準工事”。連續(xù)打退國民黨軍20多次反撲,占領了天津城內的金湯、金剛橋,給國民黨軍予以沉重打擊。戰(zhàn)斗結束后,一三五師受到第四野戰(zhàn)軍通令表揚。
衡寶之戰(zhàn)中打亂白崇禧部署,毛澤東稱丁盛為“丁大膽”
平津戰(zhàn)役后。丁盛率一三五師在天津附近的王慶坨休整了兩個月,然后奉命隨第四野戰(zhàn)軍南下參加追擊戰(zhàn),一路經河北、山東、安徽、河南、湖北、江西、湖南七省,行程達2100公里。1949年10月,一三五師進入湖南衡(陽)寶(慶)地區(qū),參加圍殲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在衡寶之戰(zhàn)中,丁盛立了大功。很多年以后,毛澤東仍然清楚地記得一三五師的衡寶之戰(zhàn),稱丁盛為“丁大膽”。
衡陽,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岳衡山的南麓,為湘江中上游分界地,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交會于此;寶慶,如今改名為邵陽市,位于衡陽以西約100公里處的資水之濱。按照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命令。國民黨白崇禧集團近30萬兵力已被解放軍第四、第二野戰(zhàn)軍組織的左、中、右三路大軍“大鉗形”包圍。
白崇禧一向斗智不斗力,人稱“小諸葛”,如此一反常態(tài)用兵,令第四野戰(zhàn)軍司令員林彪不敢妄動,命令“三路大軍暫停進攻,原地集結待命”。
三路大軍接到林彪的命令后,攻勢驟然停了下來,但是有一支部隊卻繼續(xù)攻打,一直打進了白崇禧集團的“窩里”。這支部隊就是丁盛指揮的一三五師。
據軍史記載:“10月2日,一三五師向衡寶公路以南穿插,在永豐、青樹坪一帶與敵接觸,迅即突破桂軍一線陣地,繼續(xù)向衡寶公路猛插;4日晚,先頭部隊四0三團占領衡寶公路上的水東江。因急行軍途中顧不上架設電臺,沒有接到‘停止前進’命令。繼續(xù)向衡寶公路以南挺進:5日凌晨,一三五師全部通過衡寶公路,前衛(wèi)進至衡寶公路以南的沙坪、靈官殿地區(qū),猶如一把尖刀直插白崇禧集團的心臟。”
10月5日14時,丁盛和韋祖珍向第四野戰(zhàn)軍指揮部報告一三五師所處位置。指揮部參謀人員在地圖上找到靈官殿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第四野戰(zhàn)軍參謀長蕭克說:“好一個丁大膽,哪里不好去,卻偏要鉆到牛魔王的肚皮里去!”
林彪的第一反應是,一三五師縱深揳入,會不會使白崇禧感受到嚴重威脅,從而促使其撤退呢?接下來的反應是,如果白崇禧發(fā)現(xiàn)了一三五師是孤軍深入而傾全力圍攻,一三五師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
當日18時,林彪考慮妥當,致電丁盛、韋祖珍:“(一)你師明日上午應在原地休息和待命,準備下午向湘桂路前進,于6日12時左右突然進至洪橋、大營市一線翻毀鐵路。(二)你們暫時歸我們直接指揮,望告電臺特別注意聯(lián)絡我們。(三)目前敵后甚空虛,你們須采取機動靈活的獨立行動。襲殲小敵,截擊退敵?!?br/> 林彪越過兵團和軍兩級指揮機構,直接指揮到師,可見戰(zhàn)況之特殊。
解放軍的一個師大膽進入,令白崇禧摸不著頭腦。當?shù)玫綀蟾孢@個師向南直插湘桂鐵路時,白崇禧驚出一身冷汗:湘桂鐵路是實施部隊機動的命脈,如被切斷,后果不堪設想!
無奈之下。白崇禧只好趕緊調整部署,抽出一個師在后面包抄,動用王牌部隊第七軍兩個師和第四十八軍兩個師正面堵截。
當丁盛發(fā)現(xiàn)部隊已被國民黨軍重重包圍后,沒有慌張,也沒有下令撤退。丁盛知道,撤退的路上肯定有重兵設伏,后撤只能遭受滅頂之災。但是,丁盛也沒有下令就地筑壘防御,反而下了一道“全師向前猛沖”的命令。
狹路相逢勇者勝。一三五師竟然把白崇禧五個師的建制都沖亂了。
丁盛指揮一三五師在沖擊時,林彪正在指揮部里研究如何找到一個縫隙,讓一三五師退出來。誰知電文剛剛擬好,一三五師來了急電,部隊前后左右都是敵人,正全力朝前闖。
原來白崇禧“動”了。這一動,不就破了白崇禧早先精心設置好的圈套了嗎?林彪在腦海里念頭一閃,立即下令全線總攻。同時,林彪大聲說:“給丁盛專門發(fā)電。要他不惜戰(zhàn)至最后一人,絕不能后撤,堅決擋住敵人?!?br/> 蕭克在一旁說:“是不是給一三五師發(fā)一個嘉獎令,表彰他們一下?”
林彪說:“可以。但一定要他們頂住。”
收到野戰(zhàn)司令部的嘉獎令時,一三五師各山頭陣地已經看不到一塊綠地了,師部臨時改為救護所收進幾百個傷員。丁盛說:“把野司嘉獎的消息迅速通知全師每個連隊,告訴大家,敵人在我大部隊打擊下,正在奪路潰逃。我?guī)煾鞑恳獔允刈〗煌ㄒ?,堵住敵人退路,打一個大的殲滅戰(zhàn)。”
10月9日拂曉,一三五師進至鹿門以西的官家嘴一帶,然后又到界嶺一線堵截南撤的國民黨軍。下午,國民黨第七軍軍部率一七二師經黃土埔向西撤退,丁盛命令四0四團和四0五團發(fā)起攻擊,將第七軍截成數(shù)段予以殲滅。10日10時,第四野戰(zhàn)軍全線總攻,戰(zhàn)至晚上8時。白崇禧的北線被全部摧垮,第七軍副軍長凌云上成了俘虜。
1950年4月,丁盛升任四十五軍副軍長。1950年11月,丁盛任四十五軍代理軍長。1952年10月,四十五軍和四十四軍合編為五十四軍,丁盛出任五十四軍軍長。1953年1月,丁盛率五十四軍入朝作戰(zhàn)。1955年,丁盛被授予少將軍銜。1958年7月,丁盛率五十四軍回國。1959年,丁盛率五十四軍參加青海、西藏平叛作戰(zhàn),對藏北青藏公路以西地區(qū)展開進剿,殲滅叛匪2000人,確保了青藏公路補給運輸安全。1962年。中印反擊戰(zhàn)進入第二階段,丁盛率五十四軍加強東線力量,負責察隅、瓦弄方向反擊作戰(zhàn);五十四軍與原先負責這一方向作戰(zhàn)的西藏軍區(qū)昌都軍分區(qū)共同組成聯(lián)合指揮所,隸屬西藏軍區(qū)前指。1964年9月,丁盛任新疆軍區(qū)副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1968年2月,丁盛調廣州軍區(qū)任副司令員。1969年7月,丁盛接替黃永勝,升任廣州軍區(qū)司令員。
毛澤東在長沙與丁盛等連續(xù)兩次談話
黃永勝是丁盛的老領導,黃永勝當軍長時。丁盛是黃永勝手下的一名師長:黃永勝任廣州軍區(qū)司令員時,丁盛任副司令員?!拔母铩遍_始后,黃永勝與林彪靠得比較緊,林彪又另有“心思”。這些都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1971年8月15日至9月12日,毛澤東到南方巡視。8月27日。毛澤東抵達湖南長沙。8月28日晚上9時,毛澤東與早已在長沙等候的廣州軍區(qū)司令員丁盛、第一政委韋國清和第二政委劉興元談話,陪同毛澤東南巡的汪東興也參加了這次談話。
談話從拉家常開始。毛澤東問韋國清:“韋拔群和你都姓韋,是不是一家子呀?”
韋國清回答說:“是五服以外的,不是五服之內的。韋拔群到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接受過主席的教育。他回廣西開展群眾工作帶回幾本書,就在東蘭縣辦起了農民運動講習所?!?br/> 毛澤東說:“不能說他向我學習了什么。名義上,我是先生,他是學生,實際上,他是先生,我是學生。要做先生,先要當學生。廣西的事,他比我知道得多。可惜這位同志已經犧牲了,我對他很懷念。”
接著,毛澤東把話題轉到歷史上中共中央的幾次路線斗爭上來。毛澤東講過之后,劉興元匯報了工作。然后,丁盛向毛澤東匯報說:“在延安整風中學過兩本書,對自己幫助很大,后來還參加過七大。”
毛澤東邊聽邊說:“你參加過七大,了不起呀!你們(指劉興元、韋國清和汪東興)有沒有參加呀?”
汪東興回答說:“我參加了。我是七大的候補代表?!?br/> 這時,毛澤東插話講了延安整風的事。毛澤東講完后,丁盛接著匯報自已的戰(zhàn)斗經歷。從打錦州講到戰(zhàn)衡寶,從冀東暴動回憶到參加紅四軍。
當丁盛講到打錦州時,毛澤東又插話,打錦州時有一個部隊住在蘋果園里面,不摘蘋果吃。并對丁盛講的把俘虜補充到部隊的做法作了肯定。毛澤東說:“他們(指俘虜)也是勞動人民嘛!我們歷來有這個政策!”
當丁盛談到自己的參軍時間和在紅四軍工作的情況時,毛澤東笑著對丁盛說:“你可不能擺老資格,不要搞宗派噦!”
說完“不要搞宗派”這句話后,毛澤東轉而指向劉興元說,“你也要注意”,又轉向韋國清說:“韋國清,你雖是紅七軍的,可也編到三軍團了。你們幾個人都是我這個山頭的啊,可要注意!你們(指廣州軍區(qū))寫的‘三支兩軍’的文件,我看了,一些問題解決得不算徹底,但還可以。我在中央的批語上加了四個字,認真研究,就是要引起大家重視。地方黨委已經成立了,地方黨委定的事。要拿到部隊黨委討論,這不是顛倒了嗎?地方沒有成立黨委以前可以,地方已經有黨委了,就不能那樣辦了。”
毛澤東又講了一些其他情況后,宣布:“今天就講到這里?!?br/> 毛澤東談完話后,丁盛、劉興元、韋國清和汪東興等人進行了座談討論,領會毛澤東的談話精神。
8月30日,毛澤東離開長沙去南昌前夕,又找丁盛、劉興元、韋國清等談話,談話一開始,毛澤東就問丁盛等人:“你們淡了兩天了吧,怎么樣?”
丁盛、劉興元等各自匯報了兩天來學習領會毛澤東談話精神的情況。毛澤東昕了大家的匯報后,談了對“天才論”的看法,談了黨的狀況和黨的歷史問題,再一次強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重要性,又一次回顧到廬山會議,“廬山會議上講了要讀書,我希望你們今后多讀點書”。
講到讀書問題時,毛澤東指著劉興元問:“你會寫文章嗎?”
劉興元說:“不會?!?br/> 毛澤東又指著丁盛問:“你呢?”
丁盛說:“文盲。主席的書還可以看得懂,外國的書看不懂?!?br/> 毛澤東說:“那怎么樣辦啊?請先生幫。你們都是書記。你們還要當學生。我現(xiàn)在天天當學生,每天看兩本《參考資料》,上午一本,下午一本,所以懂得點國際知識。有的人太忙了,只看一份《參考消息》,太少。你們沒有時間,可以拿來叫秘書、秘書科長們看,他們看了后,給你們的耳朵吹一吹風。我看《參考資料》可以多印一點,看的人多一點。如果有的人不看,由他們去?!?br/> 接著,毛澤東又回過頭來講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問題。毛澤東說:“廬山這一次斗爭,同前九次不同。前九次都作了結論,這次保護林副主席(指林彪),沒有作個人結論。他當然要負一些責任。我看他呀。那些人幫了他的倒忙。那些人也不和我通氣。你們經常和我通一通氣,也可以嘛。給你們通氣了沒有?”
丁盛等人都回答:“沒有?!?br/> 毛澤東說:“我這一次也是給你們通個氣!要把腦子里的東西向人家講出來。把正確的、錯誤的都講出來,就舒服了嘛!”
毛澤東又談了軍隊等情況,并提醒丁盛和劉興元:“你們和黃永勝的關系那么深,黃永勝倒了怎么得了呀?他是辦事組里邊井岡山的獨生子?!?br/> 這次談話結束時。毛澤東鼓勵丁盛、劉興元等人:“很有希望。還是要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團結起來?!?br/> 毛澤東離開長沙,又繼續(xù)到南昌、杭州、上海等地巡視,直到9月12日,才回到北京。9月13日凌晨,林彪乘“三叉戟”飛機出逃,飛機在蒙古的溫都爾汗爆炸,林彪斃命。
1973年12月,八大軍區(qū)司令員對調,丁盛出任南京軍區(qū)司令員。1999年9月25日,丁盛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