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上的日出日落是我最喜歡拍攝的畫面。當(dāng)海天交接的地方出現(xiàn)金黃色的光暈,我激動地立即將鏡頭對準(zhǔn)那里,就在太陽完全迸出海面的那一瞬間,萬丈光芒撲面而來,天地一片明媚。而落日在遠(yuǎn)山黛色的云朵中浮沉?xí)r,又是另一種美麗。
小小的港灣泊滿了大大小小的漁船,一只只載著魚蝦和漁網(wǎng)的快艇穿梭其間,漁村升起裊裊炊煙,漁船上嬉戲的孩子,汪汪叫的黃狗……一切都吸引著我手中的鏡頭,讓我忍不住要將這一幅幅生動的漁家風(fēng)情畫拍攝下來。
對于外伶仃島,許多人或許都感到陌生,然而如果是提到伶仃洋,幾乎應(yīng)該是無人不知。700多年前,抗元英雄文天祥過伶仃洋時留下的那首不朽詩篇《過伶仃洋》,至今仍被世人廣為吟誦。而外伶仃島,就位于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上,因地處伶仃洋的外圍而得名。
外伶仃島是南中國海萬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也是萬山群島的鎮(zhèn)政府所在地,從珠海的香洲碼頭出發(fā),東行30海里,便可到達(dá)。從外伶仃島北望,香港的大嶼山、維多利亞港、香港島歷歷在目,海風(fēng)帶來了亞熱帶的豐富景致和無盡的海產(chǎn),也帶來了獨(dú)屬于海島的閑適與抒情。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我,始終對海島生活情有所鐘,每當(dāng)閑暇,總會拿起相機(jī)跑到小島上住幾日,看看日月輪替,聽聽潮起潮落,體驗(yàn)?zāi)欠N隱居般的逍遙生活。
今年夏天,我來到了外伶仃島。屈指算來,第一次到這個島嶼已經(jīng)是十年前,十年來我曾數(shù)次來到這個美麗的小島,但這里的一切仍然讓我陶醉,這里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愜意生活仍然讓我向往……
日出日落中的變幻與美麗
外伶仃島的主峰伶仃峰,海拔不過300米,卻是登高望遠(yuǎn)的好地方。清晨,天還沒亮,我就帶著相機(jī),迎著充滿咸咸海水味道的晨風(fēng),慢慢沿著步道上山去拍攝日出。這里的山形極像福建名山太姥山,一路上曲徑通幽,在巨石和巖洞構(gòu)成的迷陣之間,遍布著珍貴的羅漢松。穿行其中,有一種捉迷藏的快感。
外伶仃島面積只有4平方公里,抵達(dá)山頂后極目鳥瞰,小小的碧島就在腳下,四周便是海天一色的南中國海,天空湛藍(lán)似明鏡,海水碧玉如翡翠。
我將三角架架好,等待著日出那動人時刻的到來。此時,山頂?shù)脑旗F已融為一體。云顯得極低,似乎觸手可及,然而云朵又流動得極快,令人目眩神迷。有時候,大塊的云朵撲向海島,天地就一片白茫茫,但是,數(shù)秒之后云朵散開,又是晴空萬里。
正當(dāng)我還在欣賞那縹緲云霧中的夢幻小島時,突然,遠(yuǎn)處海天交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金黃色的光暈,我激動地立即將鏡頭對準(zhǔn)那里,太陽慢慢探出了腦袋,當(dāng)它完全迸出海面的那一瞬間,萬丈光芒撲面而來,天地一片明媚。太陽徐徐上升,霞光如錦緞,交輝得海面也繽紛絢麗。海風(fēng)吹拂著云彩,云朵時而隱去陽光,時而又漏出幾束,于是世界就在忽明忽暗之間飛速地變幻著。此時,你會覺得時間仿佛被隨意地拉長或縮短了,連心情都跟不上這變幻的節(jié)奏。
與日出相比,碼頭邊的日落又是另一番味道。日落之時,島上的小鎮(zhèn)正處處升起裊裊炊煙,空氣中彌漫著烹制海鮮的香氣。靜靜地坐在碼頭邊,看歸航的漁船一艘艘駛?cè)敫蹫?,聽唱晚的馬達(dá)聲給人一種收獲的滿足,落日在遠(yuǎn)山黛色的云朵中浮沉,把最后一縷陽光留給了寧靜的伶仃洋。不久,月亮悄悄爬上山頭,月光灑在海面,海浪溫柔地拍打著岸邊,一切都浪漫至極。
其實(shí),旅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多少奇山異水,而只是為那一瞬間讓人迷醉的美麗……這是我在月色下的碼頭邊突然想到的。
品海味、捕魷魚、玩潛水的快樂
在日出日落之間發(fā)夠了呆,自然還有不少事情可做。
外伶仃島上最吸引人的莫過于豐盛的海鮮大餐了,魚蝦蟹螺等普通品種不必說,海星、海膽、鮑魚、珊瑚礁里的石斑,還有無數(shù)季節(jié)性洄游的深海魚類,以及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奇異海產(chǎn),在這里都可以大飽眼福和口福。若是親手釣起這些海味,則更是美煞人哉。在島上,隨處可見海釣的人,只要弄點(diǎn)魚餌,隨便找個地方,頃刻間便能釣到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魚類。專業(yè)的海釣選手,則會租一艘小船,或飄在海上,或上到荒僻的磯石,往往能釣到幾斤甚至幾十斤的大魚。
我去時正逢夏末秋初,是捕撈魷魚的季節(jié)。在島上的幾日,我每晚都隨著捕撈魷魚的漁船出海。漁夫只要打起光亮的探照燈,魷魚就紛紛趨光而來。漁夫以木蝦為餌,沒過多久就能釣上一只晶瑩剔透而且會亂噴墨汁的魷魚,在燈光下閃閃發(fā)亮。
在島上,我還品嘗了著名的伶仃三寶:海膽、狗爪螺和將軍帽(一種海貝,因外殼很像清朝官員的帽子而得名),都是美味的極品。海膽每年夏天就長大成熟,爬滿了海邊的礁石,很容易便能找到;狗爪螺和將軍帽則生長在礁石縫里,拿一把小鏟子,穿上防滑的鞋,再帶個小桶,在海邊巖石間尋找,不用半天就可滿載而歸。
在島上,自然少不了游泳。從沙灘上沖進(jìn)碧藍(lán)清澈的海水里,夏日的炎熱頓時煙消云散。喜歡潛水的人,可以潛入深海,邂逅美麗的熱帶魚,還能看到南中國海罕有的紅珊瑚群,奇幻無比。到了夜晚,最愜意的莫過于躺在沙灘上,遙望燈火點(diǎn)點(diǎn)的小島和海上漁火,看深藍(lán)的夜空里很低很近的繁星,任思緒隨夜色繾綣、遠(yuǎn)去……
外伶仃島上有居民大約200人,以捕魚為生,他們淳樸自然,熱情好客。這里從未發(fā)生過治安事件,在島上的旅館投宿,雖然住宿條件不比城市,但卻可以感受一下“夜不閉戶”的古風(fēng),大開房門,在海風(fēng)的吹拂和海浪聲里慢慢入睡。
在《過伶仃洋》的浩然正氣中懷古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外伶仃島曾經(jīng)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是珠江口外抵抗外敵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島上的伶仃峰曾是一個軍事要塞。對于喜歡懷古的我來說,當(dāng)然免不了要在這里尋尋歷史的痕跡。山上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地堡、坑道、炮臺、烽火臺、哨位等遺址,但這些軍事設(shè)施大多已經(jīng)淹沒在荒草樹叢中和堅(jiān)固的巖石下,唯有山頂聳立著的鋼筋水泥碉堡仍能使人感受到戰(zhàn)爭的凜然氣息。這些上個世紀(jì)遺留下來的遺產(chǎn),讓我不禁聯(lián)想起臺灣的金門,那里地道縱橫、暗堡密布,同樣有著森嚴(yán)的味道。
另一處懷古之地則是毛澤東手書《過伶仃洋》的摩崖石刻。南宋末年, 抗元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面對敵方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他坐船經(jīng)過伶仃洋時寫下了那首千古不朽的詩篇《過伶仃洋》,表達(dá)了以死殉國的決心。毛主席高度評價文天祥的愛國主義精神,親筆抄錄了這首詩。站在石刻前,毛澤東氣勢磅礴的書法寫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可以感染每一個中國人。島上還有文天祥廣場,是島上居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要細(xì)細(xì)品味外伶仃島的生活,一定不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最好小住幾天;一定要到山頂一次,看看夏季的海上日出;一定要在有月光的晚上,躺在能聽到潮水的大石頭上看看星星發(fā)發(fā)呆;一定要試試島上的海膽炒飯,那種鮮美的味道會讓你永遠(yuǎn)難忘;一定要試試釣上一條小魚,然后把它放歸大海。
離開那天,陽光依舊燦爛,船兒來來往往,巖石間潮漲潮退,島上盛開的楠木花散落了一地,我想,慢慢的海島生活,會慢慢地留在回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