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埃菲爾鐵塔只有幾步之遙的一個地下廚房里,一個名叫卡迪迪亞托的女人站在不銹鋼櫥柜旁,用力將一只只活龍蝦的頭撕扯下來,去掉鉗子,然后將它們依然蠕動的身體穿進烤肉釬。卡迪迪亞托從來沒有吃過龍蝦,也從來沒有見過大海。雖然她住在距巴黎僅10英里的薩塞勒郊區(qū),但在名廚阿蘭·杜卡瑟走進她的生活之前,她還從未參觀過埃菲爾鐵塔。這位著名的法國大廚剛剛發(fā)起了他的最新計劃,成功與否取決于卡迪迪亞托和她的同事。不過這個計劃并非關于一家新餐館或一家奢華酒店——杜卡瑟打算教下層婦女如何烹飪,以改變她們的人生。
杜卡瑟的計劃名為“15個女人擁有一個未來”。杜卡瑟說:“如果我們關心這個星球的未來,我們就必須幫助那些處在社會之外的人?!?009年春天的一天,一張張藍色海報貼遍了薩塞勒地區(qū)的社區(qū)協(xié)會,上面寫著:“15個女人擁有一個未來。要把握機會!”根據(jù)海報,在一年的時間里,當?shù)?5名年齡在25至45歲的婦女可參加帶薪烹飪培訓,并獲得到杜卡瑟的餐廳廚房里見習的機會。一年期滿,圓滿完成見習者a43b316018f5aecc76bb0bcd22e7bd83將獲得正式學位,并可到杜卡瑟的產(chǎn)業(yè)里工作。
杜卡瑟已經(jīng)在全球——從東京到拉斯維加斯,展現(xiàn)了法國頂級的烹飪藝術,但在薩塞勒卻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盡管如此,仍有83名婦女報名參加該計劃,其中許多人沒有工作,缺乏技能,只能從事打掃賓館房間、在快餐店端盤子之類的工作。另有一些人或被暴戾的丈夫虐待,或身為單身母親而艱難度日。不過,在由社會工作者組成的評判委員會從她們當中選出最堅韌、最有干勁的15人之后,這些因素也就無足輕重了。
被招募的人當中包括卡迪迪亞托,她是一名來自馬里的移民,說自己此前只知道非洲食物——大米,大米,還是大米!不過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在巴黎的儒勒·凡爾納餐廳里烹飪甲殼動物了;斯蒂芬妮是一名27歲的出色母親,靠打多份零工的微薄收入獨立撫養(yǎng)3個孩子,如今她夢想著能在紐約或倫敦開一家法國餐館;柯比熱從一段暴力婚姻中解脫出來后,現(xiàn)在正竭盡所能使兩個年少的孩子遠離薩塞勒毒販與不法分子的影響;安達·哈寧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連鎖面包店里賣羊角面包,然而雇主三番五次的騷擾,讓她最終辭去了工作?!拔以X得自己一無是處,”她說,“現(xiàn)在我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了!”
很難想象這些女人和杜卡瑟有何共同之處。后者花大把時間自由地在這個星球上穿梭,密切關注他在全球的產(chǎn)業(yè):27家餐廳,一共擁有19顆米其林星(“米其林”是法國專為餐廳做鑒定的權威機構。該機構對星號是這樣定義的:一顆星是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yōu)秀的餐廳;兩顆星餐廳的廚藝非常高明,值得繞道前往就餐;三顆星餐廳則值得坐飛機前往用餐??),豪華酒店、烹飪學校,甚至還有出版社。當被問及他怎么會與這些新徒弟產(chǎn)生聯(lián)系時,杜卡瑟談及了一樁發(fā)生于26年前的悲劇。當時他駕駛一架小飛機撞到了山上,除了他,機上所有人員都不幸遇難。經(jīng)過將近15次手術,他才被“拼湊”起來?!拔也荒茏摺⒖床灰?、無法工作,”杜卡瑟回憶說,“于是社會對我失去了興趣。社會對阿倫·杜卡瑟不再關心了,因為他沒有什么可奉獻的。他游離在社會之外,已經(jīng)非社會化了?!本腿邕@些女人一樣。
恢復健康后,杜卡瑟在摩納哥路易十五餐廳找到一份工作,并對餐廳大膽許諾:他將在4年后為餐廳贏得米其林三星。最終他只用3年便做到了這點,并成為法國享此殊榮的最年輕主廚?!拔也⒉惶焐绗F(xiàn)在這樣,”杜卡瑟說,“從那時起,我逐漸重新構建了自己的生活,再次成為社會中的一名‘演員’。如今,我也希望能給這些女人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讓她們能夠自給自足?!?br/> 自從見習期后開始,這些女人每周都要花3天時間在一所技術學校里學習法國飲食的基本原理,另有兩天則在杜卡瑟遍及巴黎的餐廳廚房里接受實際培訓。按照要求,她們要把兩年的課程在一年內(nèi)學完,然后進行一次將近13個小時的測試,內(nèi)容包括常識(法語、數(shù)學等)以及實際烹飪技巧。她們必須證明自己懂得如何點綴“羊羔燒酒”這道菜、如何用調(diào)味湯煮魚、如何燜蔬菜、如何做白汁牛肉、如何攪動法式蛋奶餡,或者展現(xiàn)其他許多烹飪技巧。
沒有人保證她們都會取得成功。她們中的大部分會被認為年齡太大,不能勝任餐館里對體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她們都不熟悉法國餐飲的術語與技巧,都是從鍋碗瓢盆的碰撞聲中學起的。許多人從沒見過刺山柑(注:一種調(diào)味品),更別說是松露了。不過她們卻信心十足,決定發(fā)揮出杜卡瑟在她們身上看到的潛能。40歲的哈利瑪,這位4個孩子的母親,穿著嶄新的白色廚師服站在卡迪迪亞托身邊整理雞肉?!白蛱焱砩?,我在電視上看了‘廚藝大師’法國烹飪挑戰(zhàn)賽,我當時扭頭對老公說,‘嗨,這道菜我會做,今晚就做給你吃!’”
[譯自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