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固然重要,但愛情不能當飯吃,中國人比較講究實際,現(xiàn)實就是如此。但這不能完全否認當下中國人的婚姻中就沒有愛情,至于有多少,則是無法調查和統(tǒng)計的,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結婚生子,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兒。婚姻對于中國人來說可謂人生大事,因為它主要承擔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中國自古就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之警語,這種傳統(tǒng)思想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已根深蒂固。結婚生子在崇尚孝道的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你能說它不重要嗎?當然,現(xiàn)在的社會上也有所謂的“獨身主義者”或“丁克”家庭,但畢竟是少數(shù)。
在中國,男女雙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而不結婚,則被認為是一種不太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它不符合孝道和人之常情。當然,此現(xiàn)象并非絕對,在一些大城市,大齡青年未結婚的就很多,也很普遍,沒有什么不正常的。而在農村,男女青年結婚的年齡和城市相比則比較低,如果年齡偏大而不結婚,這種現(xiàn)象在農村就比較少,往往被人們視為不正常。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未結婚的大齡青年心里都需要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來自兩個方面:外界的和家里的。假使你是個大齡青年,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社會上,熟人見你就問,“有對象了嗎?個人問題解決了嗎?”仿佛一夜之間人們真的關心起你,誰見誰問,你說煩不煩?如果你久未結婚,別人還會在背后議論,說你莫非生理上有“毛病”,如果你想解釋,人家只一句話,“沒毛病咋不結婚?”就把你頂?shù)脝】跓o言?;氐郊依?,你還得“犧牲”雙耳,忍受父母的嘮叨:“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個家了,也好早點抱上個娃娃。”你瞧瞧,你的婚姻大事都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了。你不著急不要緊,你父母著急啊,老人家還等著抱孫子呢!中國人迫于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不得不及早解決個人的終身大事。
談論婚姻,不能不提到愛情。因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那么,愛情對于中國人來說,到底需不需要、重不重要呢?我們可以從傳統(tǒng)的婚姻中找到答案。在舊社會,大多實行包辦婚姻,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是不能自主的,男女雙方無論相識與否,有無愛情,是否愿意,都必須聽命于父母和媒人,名正言順地拜堂成親。如有反抗,則是大逆不道,這有悖于傳統(tǒng)禮教,必將受到懲罰和譴責??梢?,舊時中國人的婚姻幾乎沒有愛情。
現(xiàn)在的社會,雖然人們提倡自由戀愛,但是對于中國人而言,愛情歸愛情,婚姻歸婚姻,兩碼事。有愛情的不一定就能走進婚姻的殿堂,無愛情的因為某些因素,比如說,社會地位,經(jīng)濟條件等,反而能締結婚姻。愛情固然重要,但愛情不能當飯吃,中國人比較講究實際,現(xiàn)實就是如此。但這不能完全否認當下中國人的婚姻中就沒有愛情,至于有多少,則是無法調查和統(tǒng)計的,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現(xiàn)代人試圖尋找愛情,而愛情像金子一般稀缺,很難尋覓到,所以顯得愈發(fā)珍貴,于是有些人沉浸在影視劇或言情小說里,只能找到愛情的影子。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以至于成為人們的一種奢望。
有人把婚姻說成是愛情的墳墓,這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愛情雖然很浪漫,但畢竟太短暫了,好似曇花一現(xiàn);而婚姻就是過日子,要整日在柴米油鹽中度過,瑣碎的家務早已把那份浪漫和激情打磨得無影無蹤。愛情只是婚姻的過渡階段,經(jīng)不起歲月的蹉跎。
在中國人的婚姻中,不一定非得有愛情,卻不能沒有感情。愛情不能培養(yǎng),可是感情卻可以培養(yǎng)。相對愛情而言,感情更重要,也更長久。人是有感情的,人有一種懷舊和戀舊的情結。比如說你住過的老房子,對它就會有感情,舍不得離開;比如說你飼養(yǎng)過的小動物,最容易和它發(fā)生感情了,舍不得送人,如果小動物不幸死了,你或許會很傷心;再比如說你從事的工作,接觸久了也會產生感情,這就叫日久生情?;橐鲋械哪信?,廝守在一起,共同生活,相互體貼,親密接觸,時間久了怎能不產生感情呢?培養(yǎng)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需要雙方共同呵護,用心釀造,才會像酒一樣愈久愈醇香。
我們之所以說感情很重要,是因為它支撐起婚姻和家庭,如果感情破裂了,就意味著婚姻的終結和家庭的破散。在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件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聽到這樣的話:“某某夫妻之間感情破裂,調解無效,準予離婚?!庇纱丝梢?,感情在婚姻關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感情是否破裂成為離不離婚的必要條件。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中,離婚不是件光彩的事兒。兩口子無論怎樣爭吵,都不輕言離婚,除非到了實在將就不下去、非離不可的地步,才打算離婚。離婚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兒。舊時離婚,需要單位或街道開介紹信,證明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情況屬實,同意離婚。到民政部門辦手續(xù),工作人員還要進行必要的調解,幾番折騰,離婚拖得時間很長,像打一場持久戰(zhàn)?,F(xiàn)在離婚就簡單多了,只要男女雙方自愿,在財產和孩子問題上相互協(xié)商一致,沒有爭議的情況下,到民政部門幾分鐘即可解除婚姻關系,也沒人去調解,離婚純屬個人的私事。
現(xiàn)實的婚姻,往往有這種情況,即便兩個人沒有感情了,但為了孩子,也可能維持現(xiàn)狀,將就著過。孩子才是婚姻關系的支柱和紐帶,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孩子也是離婚事件的最大傷害者。孩子是無辜的,無論孩子歸誰撫養(yǎng),都不能撫平孩子心靈的傷痕。我曾看過一則手機短信:黃瓜與絲瓜私定終身,又因關系破裂各奔東西,以前生下個孩子現(xiàn)在誰都不管,后來這孩子被冬瓜收養(yǎng),冬瓜見這孩子沒爹沒媽,怪可憐的,就給它取名叫“苦瓜”。
看看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缺少父愛或母愛,感受不到一個完整家庭帶來的溫暖,多可憐??!他們不正是那則手機短信里說的“苦瓜”嗎?父母的離婚,使這些孩子人格發(fā)育不健全,心靈也扭曲了,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據(jù)調查,在不少少年犯罪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占大多數(shù)。所以說,父母離婚要慎重。
近年來,中國人的婚姻狀況不容樂觀,離婚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們看到,在民政部門每天辦理離婚的男女很多,爭先恐后似的,試與結婚的比高低,其人數(shù)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數(shù)字來統(tǒng)計??偟膩碚f,中國人的離婚率已進入迅猛增長期。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人的婚姻怎么了?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國人的婚姻越來越現(xiàn)實。我們可以從中國人的擇偶標準上就能看出來。中國人舊時代講門當戶對、身份地位,現(xiàn)在也是如此。對于中國人來說,愛情不能當飯吃,經(jīng)濟基礎最重要;其次才考慮長相、人品、學歷。在當下社會,一個男子如果沒有房子、車子、票子,就很難討到老婆。男人有了錢,即使80歲的老漢也能討個18歲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做老婆,這已不是件新鮮事兒了。
中國人的婚姻像似一場交易。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婚前男方要給女方“彩禮”,至于多少,男女雙方可以協(xié)商,這其中總免不了討價還價。女方家長認為,“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把姑娘養(yǎng)大,白送給人不是虧大了嗎?更何況這年頭豬肉都漲價了!所以彩禮一定得要,而且還不能少要。男方為了討到老婆,則千方百計盡量滿足女方提出的各種條件,有的甚至很苛刻。雙方就一些重要問題達成協(xié)議方可締結婚姻?!敖灰住钡某晒ψ岆p方都從中受益,因而皆大歡喜。
中國人的婚姻模式單一,流于形式,缺乏信仰的約束。西方人大多信仰上帝,他們的婚禮一般都在莊嚴而神圣的教堂舉行。在心中的上帝面前,男女雙方許下了“我愿意”的誓言,由于忠誠于上帝,因而他們的婚姻受到信仰的約束。中國人的婚姻則不然,首先要走結婚登記的法律程序,給人的感覺像是在走過場,沒有西方人那種莊重嚴肅的氣氛。然后再擇吉日選擇飯店舉辦婚禮慶典,通知親友及同事前來喝喜酒。對于局外人來說,參加婚禮就意味著去赴一個飯局,當然也不是白吃白喝的,要“隨份子”,這在中國叫“禮尚往來”。由于沒有信仰的約束,婚姻道德也面臨著危機,加之受中國傳統(tǒng)封建思想“三妻四妾”和西方“性解放”腐朽思潮的雙重影響,人們對婚姻的忠誠度也隨之下降,于是社會上出現(xiàn)了“婚外情”、“包二奶”等現(xiàn)象,人們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中國人的婚姻缺乏責任感,經(jīng)受不住考驗?,F(xiàn)在的年輕人往往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而發(fā)生不必要的口角,鬧得夫妻反目成仇,嚷嚷著要離婚,分明拿婚姻不當回事。在他們眼中,婚姻就像衣服似的,不喜歡說扔就扔掉,毫不珍惜,這種事在過去是不多見的。那時候流傳著一句話:“床頭吵,床尾合,夫妻沒有隔夜仇?!逼鋵崳钪心挠猩鬃硬慌鲥佈氐?,兩口子吵架在所難免,無論吵得多兇,都決不輕言離婚。相比之下,年輕人這種對婚姻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顯得十分草率。
說中國人的婚姻經(jīng)受不住考驗,正如古人說的那樣,“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限臨頭各自飛”。在中國,尤其是經(jīng)濟轉型時期,社會上出現(xiàn)很多下崗失業(yè)人員,他們中的一些家庭面臨經(jīng)濟危機,生活遇到了困難,夫妻不能相濡以沫,共渡難關,而是選擇了離婚,這種現(xiàn)象十分普遍。此外,婚外眼花繚亂的誘惑也能使婚姻出現(xiàn)危機,可見中國人的婚姻多么脆弱。
中國人的婚姻缺少溝通。夫妻之間有了誤解不能很好地交流,及時地化解,而是把話憋在心里,誰也不說,致使矛盾越積越多,遇到問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過錯全都推到對方身上,不是積極地想辦法解決而是選擇逃避,把離婚當作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其實,溝通是建立在了解、信任、理解乃至包容基礎上的,這些都是幸56519dde86cab87b4d6562dad411b755?;橐鏊夭豢缮俚囊?。
筆者認為,中國人的婚姻最大的問題是出在結婚動機上。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婚姻觀念中,男人結婚是為了傳宗接代,女人結婚是為了穿衣吃飯,男女結婚都是為了找個伴,老了有個依靠。至于說為愛而結婚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社會上新出現(xiàn)的“閃婚”一族中找到答案。一些年輕人今天相愛了就結婚,明天不愛了就離婚,這種閃電式的婚姻十分短暫,為愛結婚也是靠不住的??梢姡榍暗奶鹧悦壅Z、海誓山盟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怎么會變呢?愛會變即是假,假就是不真實、虛無縹緲的,所以愛并非亙古不變。其實,愛情只是人類為了結婚而找到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愛情真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那么從古至今就不會發(fā)生兩人因相愛而不能在一起的事實,況且中國人結婚并非單純是為了愛。正因為中國人結婚動機從一開始就錯了,才導致婚姻的失敗。正確的動機應該是為了共同的人生目標、理想信念及價值追求。
那么,婚姻到底像什么?
有人把它比作鞋子,說合不合腳穿上了才知道;有人把它比作城堡,說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有人把它比作緣,說有善緣也有惡緣,冤冤相報。
這些比喻或許都對,依我看,婚姻更像是二人三足賽,夫妻彼此的一條腿不僅綁在一起,心還應綁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克服萬難,向著共同的目標奔跑,才能到達幸福的終點。
責任編輯 張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