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認為,“存貸比考核+準備金繳款”的疊加,對流動性的殺傷力很大,絕不是本周的跌幅就能完全反映的。在6月20日準備金繳款日及6月30日存貸比考核大限前后,將出現更大規(guī)模的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短端品種利率大升、存量資金快速流出股市的情況,股指再經歷一波“為期三個月的調整”框架中的風險快速釋放,幾乎在所難免。
如圖所示,今年月調存準率的貨幣緊縮節(jié)奏確立以來,每逢準備金繳款日均迎來shibor短端利率的一定波動。當銀行間市場準備充分,shibor波動率較小的時候,股指往往不受太多影響,按原有趨勢繼續(xù)運動;但若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不足、shibor短端利率波動過大,往往也會給股指帶來短期風險釋放(百點跌幅左右的沖擊)。比如,1月份和2月份的準備金繳款日,銀行間市場與資本市場一道,哀嚎遍野。
雖然近期央票維持地量發(fā)行,舒緩流動性的意圖非常明顯。但我們依然預計,未來兩周,市場流動性的緊迫將達到今年的一個最高峰。其中,1周(跨準備金繳款日)和1月(跨存貸比考核大限)兩大品種的需求顯然最高。6月15日,1周品種利率急升202.33個基點,1月品種大漲172.08個基點,很好的印證了我們的判斷。
從歷史來看,每逢年中的銀行存貸比考核,資本市場也大都出現資金大幅流出,并伴隨股指相應幅度調整的現象,即使2007年的大牛市也不例外。而去年同樣是二季度出現大幅調整、信貸投放受到密切監(jiān)控的6月走勢,尤其值得參考。
我們還注意到,當前市場彌漫著一股對貨幣調控相對悲觀的情緒,認為6月份還會加息的意見占據了市場主流。雖然加息短期內對市場流動性沒有太多直接刺激,但理論上來說,會形成資金持續(xù)流出股市的預期。
最后,我們再度提示,6月23日美聯(lián)儲議息會議的關鍵性。全球金融市場從定量寬松向定量緊縮轉變的時點或在此時!盡管當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lián)儲仍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極低的利率水平,但QE2(二次量化寬松)的如期結束,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沖擊(本周美股、油價均出現暴跌就是例證)。
早在5月份我們就開始提示,美聯(lián)儲轉向定量緊縮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不是以加息為標志,資產購買計劃的終結其實就是緊縮的開始。屆時,無論中國國內貨幣政策如何調整,都必將被納入全球金融市場聯(lián)動的節(jié)奏——正如去年9月末全球二次量寬將A股帶入流動性通脹預期行情一樣,我們堅持“A股恐將回到QE2前的起點”的判斷。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國內“存貸比考核+準備金繳款”造成的、對流動性的巨大壓力,以及全球步入后QE2時代、逐步轉入定量緊縮的心理預期之下,去年始于QE2起點(10月8日)的向上跳空缺口,已無堅守下去的充分彈藥。而在“為期三個月的調整”之慣性下,上證指數2600點非破不可!但同時,一如我以往堅持的那樣,回到原點,則是新起點的開始。無論是從政策預期,還是從資金流動的規(guī)律性來看,我個人對A股7月份的資金大規(guī)?;亓?,依然抱有強烈預期。這一點,我在7月投資展望之時,會有更詳盡的論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