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解析】
新課標與教材對修改病句這一考點的相關要求是:能辨析并判斷句子的正誤,能修改成分殘缺或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濫用誤用關聯詞等類型病句,其中中考最??嫉牟【漕愋褪浅煞謿埲迸c語序不當,其次是重復贅余、表意不明、搭配不當等類型的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在全國中考語文試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考語文命題的常規(guī)題型之一,所占的分數比例2分到4分不等,甚至更高。綜觀2010年全國中考語文試題修改病句的試題中,其涉及內容和新課標與教材對修改病句這一考點的相關要求是一致的。
題型分析:
題型有主觀題與客觀題兩種:(1)客觀題即選擇題。常見的考題要求是:選出所給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或選出所給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或選出病句修改意見不正確的一項。(2)主觀題即修改題,主要是對語段中的病句進行修改。有時,一個病句有兩種以上的改法。常見的考題要求是:在所給的病句上用符號直接修改,在文段中找出有語病的句子并改正,在文段中找出有語病的句子并提出修改意見。
【應對技巧】
應用技巧:
考題中常見的病句類型有:
1.詞語(包括成語)使用不當。(1)實詞使用不當,如:①因對詞性判斷錯誤而誤用。②因對詞的感情色彩判斷錯誤而誤用。③因指代不明而引起的歧義。④因不了解倍數與分數的有關搭配原則而誤用(倍數不能“減少”,只能“增加”)。⑤因不理解詞語的意思而使所用詞語的表達效果與情境不相符。(2)虛詞使用不當。如:①連詞誤用,如:多余,或不能成雙成對。②介詞誤用,如:“把”“對于”“對”“關于”等詞的誤用。(3)助詞誤用,如:“的”“地”“得”三個助詞的誤用。
2.成分殘缺或贅余。包括:成分殘缺主要是指缺主、謂、賓的中心語,以及缺定語、狀語等。贅余主要是指重復或多余地使用詞語。
3.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等。
4.語序不當。包括:多層次的定語、狀語排列順序不當。
5.結構混亂。包括: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句式雜糅在一起,如:把字句與被字句雜糅在一起,主動句與被動句雜糅在一起,等等。
6.表意不明。包括:句子有歧義,語意不明。
7.不合邏輯。包括:前后矛盾,從屬關系誤為并列關系,一面對正反兩面而造成搭配不一致。
答題技巧:
先看清題目要求,根據要求作答。如:要求考生提出修改意見的,考生就認認真真地寫出修改意見,如果考生直接把修改后的句子寫出來,這樣作答就“文不對題”,有丟分的可能;要求考生用符號修改的,考生就一定要使用規(guī)范的符號在原句中進行修改。
在具體的修改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方法:①原則上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②找主干,理枝葉,辨語境,理關系是技巧;③“增”(增添字詞)“刪”(刪除多余)“調”(調換順序)“換”(更換詞語)是方法;④修改語段,注意語境,依靠語感,發(fā)現問題,逐一修改,化整為零。
【真題講解】
1.(2010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語文試題)
(1)下列句子中黑體的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A.2009年11月26日,中國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我們相信,通過大家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能轉變發(fā)展方式,過上低碳生活。
B.在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呼中,李銳同學首當其沖,率先跑到終點,為我班贏得了榮譽。
C.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是擺在婁底人民面前的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
D.現代文明固然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然而,是不是應該給原始的純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夏天的白馬水庫碧波蕩漾,綠樹蔥蘢,風景如畫,是一個旅游的好季節(jié)。
B.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陽光燦爛、繁花似景,20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偉大祖國。
C.經過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后閉幕。
D.烏魯木齊發(fā)生的“7·5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內行動、境外指揮,有組織、有預謀的打砸搶燒暴力事件。
解析:這兩個題目都是客觀題,第(1)題的考點是詞語、成語使用不當的判斷,第(2)題的考點是辨析并判斷句子的正誤,其中涉及到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等病句類型,要求考生能對此進行準確的判斷??陀^題,只要能把正確的答案選出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修改,難度不高。相對來說,得分比較容易。
參考答案:(1)B(首當其沖:比喻首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與B句語境不符)(2)C(A項搭配不當,改“季節(jié)”為“地方”;B項成分殘缺,在“偉大祖國”后補“六十華誕”或“的盛大節(jié)日”;D項語序不當,“境外指揮”應在“境內行動”之前,“有預謀”應在“有組織”之前)
2.(2010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
B.全國人民支援玉樹災區(qū)的事實充分表明:人間有情,大愛無疆。
C.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社會里,人們的低碳意識正在進一步增強。
D.據剛剛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國男子乒乓球隊再次獲得世乒賽團體冠軍。
解析:這是一道客觀題,考的是判斷句子的正誤,考點是成分贅余。要做好這個題目,考生首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要求選出的是有語病的一項,不少考生會習慣性地選擇沒有語病的一項,結果就丟分了。
參考答案:D(“剛剛”與“最新”語義重復,贅余)
3.(2010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題)下面語段畫線處都有語病,請根據提示加以改正。
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
①重慶中小學生存在矮個多、胖墩多、近視眼多等。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學生營養(yǎng)攝入不足,不利于長高。而過多的食用高油、高熱和高糖食品,會讓無法消耗的能量轉化成脂肪,積蓄在體內,形成“胖墩”身材。學生近視眼越來越多,一方面與他們的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缺乏有關,另一方面,課業(yè)負擔和娛樂負擔造成用眼過度,③影響危害了視力健康。④有關部門已專門對這一現狀進行研究和調查,并尋找相應對策。 (1)第①處成分殘缺,應在句末加____________。
?。?)第②處搭配不當,應將______改為______。
?。?)第③處詞語贅余,應刪去______________。
(4)第④處語序不當,應調整為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修改病句的考題是綜合性的。考點比較多,包括了成分殘缺、搭配不當、成分贅余、語序不當等四個考點,題型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答題要求是:要求考生簡潔而明確地提出修改意見。這是一個有一定難度的病句修改題。
參考答案:(1)特征(2)“形成”“導致”(3)影響(4)調查和研究
4.(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語文試題)下面這段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