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之所以對中國有如此濃厚的興趣,與其出生地——圣彼得堡密不可分,該市一直是俄羅斯“中國熱”的中心,也一直是在俄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他們身上所固有的中國文化,也潛移默化地熏陶著梅德韋杰夫。
他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他曾學習鄧小平的改革思想,想向海爾集團學融資技巧,想向北京求取舉辦奧運會的“真經”,甚至想“復制中國”,他就是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
中國文化的擁躉
早在求學期間,梅德韋杰夫就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和接觸,結下了不解的“中國情結”。
“梅德韋杰夫對中國的認識,是從列寧格勒大學(現(xiàn)圣彼得堡大學)開始的,”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研究系的一位漢學教授說,“從1987年開始,他本科畢業(yè)后攻讀本校的博士學位,到1990年完成博士學業(yè),再到留校任教,12年時間里,他頻繁接觸在本校有很大影響力的東方研究系,認識了好幾位漢學專家,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br/> “東方文化的神秘性,對于年輕人來說很有魅力。不過,真正激發(fā)梅德韋杰夫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的,是一位老華僑?!睎|方研究系的一位漢學家透露,“這位李姓的老華僑,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研究系的客座研究員,負責講授中國文化?!睆倪@位老華僑那里,梅德韋杰夫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很快,梅德韋杰夫就能很地道地說你好、謝謝等簡單的中文詞匯。“我認為,學習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的最好辦法。熟悉一個國家的語言后,你才能充分了解這個國家的豐富內容。實際上,大部分俄羅斯人對漢語并不陌生,當中國人在講‘俄羅斯’時,他們也能聽懂,但對其他中國文化了解得就不多了。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多學習漢語?!?007年,梅德韋杰夫曾與中國網民交流了自己學習漢語的經驗。
2007年9月5日,莫斯科舉行第20屆國際書展時,梅德韋杰夫親自到中國展臺參觀,目不轉睛地觀看現(xiàn)場演示的中國雕版印刷工藝。當工作人員用一件宋朝文物的仿制品,完成雕版印刷的整套工藝,并將制作完成的木版年畫《四美圖》贈送給他時,梅德韋杰夫不斷重復說:“太棒了!工藝非常精細!”他還用標準的漢語對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此外,對于中國茶,不論烏龍茶,還是龍井茶,梅德韋杰夫都鐘愛有加。
梅德韋杰夫之所以對中國有如此濃厚的興趣,與他的出生地——圣彼得堡密不可分,該市一直是俄羅斯“中國熱”的中心,也一直是在俄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他們身上所固有的中國文化,也潛移默化地熏陶著梅德韋杰夫。
梅德韋杰夫說:“中國有兩個印象對我來說最為深刻:第一,中國的發(fā)展速度和巨大的建設成就。所有變化都讓我感到震驚,很多新城市在拔地而起,很多新的基礎設施在蓬勃建設,這讓人油然起敬。第二,中國歷史和文化。我每次去參觀中國的文物和古建筑時,都禁不住要由衷地贊嘆,它們?yōu)槲艺故玖酥袊幕牧硪幻妗N覍@些非常感興趣,每次出訪中國時,我都會去看一處古跡。”
提及“中國往事”,梅德韋杰夫興致盎然:“2006年,我曾到大連附近的渤海灣旅游。我非常吃驚地遇到了許多俄羅斯游客,這說明俄羅斯人對中國非常感興趣。我希望,中國人也能更多地到俄羅斯來看一看,來工作,來旅游。”
“復制中國”
“俄羅斯企業(yè)應該到國外尋求資產,收購海外的企業(yè)。絕大多數強國都這么做,比如中國。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復制中國的成功經驗,讓我們的企業(yè)擁有新技術,爭取海外投資,打開新的市場!”2008年2月7日,梅德韋杰夫在首次談及其經濟領域的“施政綱要”時,再次提到了中國。這段話當即被西方國家的記者“捕捉”并加以演繹,最終變成了“復制中國”。
據俄羅斯聯(lián)邦地區(qū)發(fā)展部部長德米特里·科扎克透露:“‘復制中國’是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凱瑟琳·貝爾頓引申出來的意思,梅德韋杰夫的原話是 ‘拿中國當鏡子照自己’,但‘復制中國’確實也能反映他的深層意思。他曾多次在經濟工作會議上舉中國海爾集團海外發(fā)展的成功例子,要助手收集海爾集團的海外發(fā)展經驗,然后整理成冊,交給負責經濟的政府官員和一些俄羅斯企業(yè)家,讓他們領悟中國企業(yè)發(fā)展的真諦。”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早在2003年,俄羅斯的一些“外交智囊”就曾建議普京,學習中國近20年來“韜光養(yǎng)晦”的外交經驗,“放棄同外部世界的對抗,著重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同時在小范圍內堅持原則性的強硬的對外政策”??死锬妨謱m經濟官員科里寧透露,最早向普京提出這一建議的,正是時任俄總統(tǒng)辦公廳主任的梅德韋杰夫。
出于“中國情結”,梅德韋杰夫比其他俄政府領導人都更早地關注中國。中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自然也進入了他的視野。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在蘇聯(lián)推行改革時,一些人就曾將目光投向鄧小平在中國發(fā)起的改革嘗試。那時,已經對中國產生濃厚興趣的梅德韋杰夫,第一次聽說了“鄧小平改革思想”。
“梅德韋杰夫‘復制中國’的設想,其實是受到了鄧小平改革思想的啟發(fā)。”俄羅斯《權力》周刊的文章如是說:“中國偉大改革家的經驗,戈爾巴喬夫沒有繼承,葉利欽也沒有繼承,而在普京和梅德韋杰夫這里卻得到了細致的鑒賞、深思熟慮的繼承?!?br/> “普京和梅德韋杰夫,都希望按自己的設想,使俄羅斯實現(xiàn)中國式的騰飛。”《權力》周刊說:“鄧小平提出與貧窮作斗爭,同時采取不同尋常的社會保障措施,將重點放在發(fā)展本國科學技術上,注意吸收外來資本和發(fā)明,以及發(fā)展出口生產。這與梅德韋杰夫要求俄羅斯企業(yè)學習中國企業(yè)的講話是一致的。鄧小平之所以成了梅德韋杰夫經濟思想的‘幕后導師’,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他意識到,鄧小平證明了大國在實現(xiàn)飛躍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政治和社會穩(wěn)定。任何不穩(wěn)定的暗示,都會分散民眾的努力,使他們的注意力遠離主要任務,進而使改革遭到失敗”。
梅德韋杰夫的一位助手透露:“他在自己的書房里收藏了鄧小平的許多著作,交談時,他會如數家珍地談論起鄧小平的經濟改革經驗與例子,比如‘深圳速度’、‘蛇口經驗’等。”
友好,但更理智
梅德韋杰夫在總統(tǒng)任前長期主管俄羅斯經濟,經常在經濟問題上與中國打交道。近年來,中俄兩國的經濟關系日益緊密,其中,梅德韋杰夫做了不少工作——其間不乏友好,但更多的是理智。
6年前,剛剛出任主管經濟的俄羅斯聯(lián)邦第一副總理的梅德韋杰夫,在談及俄中能源合作問題時曾表示:“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對俄羅斯能源企業(yè)來說,中國是個大市場……雙方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潛力也非常巨大。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正在研究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具體方案?!?br/> 早在2006年,俄羅斯和中國就簽署了俄對華供應天然氣的備忘錄。按照原計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從2008年開始建設“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到2011年,這條管道正式投入運營。然而,由于兩國間一直沒有談妥天然氣價格,主管“阿爾泰”管道工程的官員便擅作主張,拖延管道的設計和施工。得知這一情況后,身為第一副總理兼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企業(yè)公司董事會主席的梅德韋杰夫,在給公司管理層開會時憤怒地“拍桌子”:“政治是政治,工作是工作,雙方的政治談判進程不能成為工程進程緩慢的理由。我要求你們專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要拿政治說事?!?br/> 在梅德韋杰夫的督促下,“阿爾泰”管道才得以如期開工。不過,在中俄兩國的能源合作上,梅德韋杰夫顯然不會被自己的“中國情結”所左右。2008年2 月15日,他曾明確表示,有關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談判,“應遵循市場原則”。他還表示:“我們希望俄中的合作,不要僅僅局限在能源領域的投資和合作,我們還希望推進俄羅斯和中國在其他各領域的合作,比如機械制造、高新技術?!?br/> ?。ㄕ幾浴董h(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