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頂鶴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鳥
丹頂鶴生活在濕地,仙風道骨,被譽為濕地之仙,有“仙鶴”之美稱。它亭亭玉立,如淑女靚妹。丹頂鶴頭部裸露,綴滿鮮紅的小米粒狀的肉瘤,艷麗俊美,有很強的美學感染力。
丹頂鶴之美,無以言狀,無論是動,還是靜,都風情萬種。特別是丹頂鶴對愛情的忠貞,一直被人類所稱道。組成家庭的丹頂鶴,無論是雄鶴還是雌鶴,都極少見“捻花問柳”現象。平時,它們相伴一起,很少分開,雄鶴會主動照顧雌鶴。孵化期內,也是一只鶴在巢里孵化,另一只鶴去覓食,然后互相交替。雄鶴決無只顧自己、把孵化鶴卵的任務交給雌鶴去承擔的“大男子”主義。一旦一只鶴死了,另一只鶴會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里哀鳴,情景令人動容。
唐朝詩人杜甫贊美鶴“低昂各有志,磊落如長人”,白居易贊譽鶴,“警露聲音好,沖天相貌殊”,都傳神地點畫出鶴魂、鶴形的美麗。丹頂鶴壽命比較長,一般在四十多歲。所以,我國民眾常用“松鶴延年”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祈福。
丹頂鶴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性
丹頂鶴是大型涉禽,是候鳥。夏季,它們生活在北方。每年10月中旬,黑龍江扎龍濕地的野生丹頂鶴就會飛到江蘇鹽城灘涂地區(qū)越冬,第二年3月再飛回到扎龍和其他的夏季生活地。
每年3月至6月是丹頂鶴的繁殖期。丹頂鶴交配之前,雄鶴雌鶴一定會非常狠心地用嘴叨趕自己的孩子,強力驅攆幼鶴,讓幼鶴離開家庭去獨立生活。幼鶴離家后不久,雌鶴就開始交配、筑巢下蛋了,新的一年幼鶴又要出生了。
3月末4月初,丹頂鶴開始產卵,一般一次產卵1至2枚,也有的產3枚,但很少見。我在扎龍拍鶴,只見過兩只雌鶴一窩產了3枚卵。丹頂鶴在孵化期里,如果卵丟了,或者被其他野生動物吃了,它們就會另地重新筑巢,再產一窩卵。它們在繁殖期最多能補產3至4次。否則,它們在繁育期結束前孵出的小鶴,到10月份還沒長大,就不能跟隨鶴父母飛到南方越冬了。
丹頂鶴的歌舞精彩紛呈
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就用“鶴鳴九皋,聲聞于天”的詩句來贊美丹頂鶴鳴叫歌聲的高昂悠遠。成年的丹頂鶴身高1.4~1.6米,氣管有一米多長,像一把長號,歌聲能傳到5里之外。丹頂鶴鳴叫歌唱,都是夫妻鶴對唱。它們歌唱時,頭部都昂向天空,頸部用力向后彎曲,并且邊走邊唱,塑造出許多優(yōu)美的造型。丹頂鶴還是美姿婆娑的舞蹈家。它們能根據不同的場景、環(huán)境、心情等,歡跳出姿態(tài)各異、精美悅目的舞蹈來。尤其是熱戀交配前,舞姿更是優(yōu)美。
丹頂鶴體形碩大,還有強健的翅膀,飛翔能力很強。丹頂鶴的骨頭很堅硬,而且骨內空。它們飛行時速達40公里,高度可達到千米以上。
關愛和保護丹頂鶴是人類的責任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扎龍濕地是丹頂鶴主要棲息地。為了給丹頂鶴的生存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國家每年都要給扎龍濕地灌放嫩江水,補充濕地水量,遏止?jié)竦夭粩嗫s小的趨勢。
扎龍保護區(qū)的管理人員對丹頂鶴的關愛,令人感動。一次,一只丹頂鶴飛行時撞到了樹上,腿和翅膀都受了傷,不能飛了。飼養(yǎng)員許艷輝發(fā)現后,不顧零下二十四五攝氏度的嚴寒,從五六公里外把受傷的丹頂鶴抱回扎龍。5月,扎龍的夜晚氣溫還在零攝氏度以下。人工孵化的小丹頂鶴開始破殼出生了。小鶴出生后很怕冷,所以到了夜晚,管理人員就把它們放在竹筐里,上面蓋上毯子保暖。丹頂鶴的繁衍與美麗,凝聚了人類的深深之愛!
我是哈爾濱人,眷戀扎龍,情迷丹頂鶴。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從2005年至今的6年時間里,先后95次到扎龍拍攝丹頂鶴,拍攝了近3萬張照片。我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不僅定格丹頂鶴的美姿,更能真摯地表達出我對生命、對自然、對建立人與動物和諧關系的理解和真情。我想永遠為保護丹頂鶴做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