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中國的師道尊嚴脈息微弱,這與重道尊師的現(xiàn)代傾向不無關系,也與社會、家長乃至學生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價值取向不無關聯(lián)。教育非其所愿或“知識改變命運”信念的動搖,一些迷惘的學生甚至家長即表現(xiàn)出對教師的不滿與刻薄,甚至挑剔乃至人身攻擊。師道尊嚴的重視與重構尚需社會的理解以及教育從業(yè)人員的耕躬力行,而國家和社會在構筑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高地中也不得不對此進行必要的更多擔當。
關鍵詞:師道尊嚴;轉型社會;自我實現(xiàn);社會擔當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而人才的數(shù)量與質量取決于教育的規(guī)模與質量,而教育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尊師重教名至實歸的程度。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職業(yè)倍感效率與公平的糾結,教師奉獻的多而收入偏低,使得放言熱愛教育不容易;教育未能盡如人意時,家長及社會的指責與非難常常令教師倍感委屈與受辱;教育教學中良言勸告學生卻招致不滿事端,而制止學生課堂違規(guī)卻引來肢體沖突甚至暴力事件,這些都成為新時期教育教學乃至教育管理的困惑與不解,它困擾教育的同時,也敗壞著社會尊師重教的風尚,動搖著知識經濟的基礎,威脅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
一、師道尊嚴及其現(xiàn)實困境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道者,教化之諸事理也。尊嚴則指尊貴而莊嚴的地位與身份。師道尊嚴本指老師受到尊敬,其言傳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然而,現(xiàn)代社會多理解為教師以其忠誠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博古通今的淵博學識、修冥理頑的育人能力贏得受教者本人及家長乃至同仁或社會的敬仰與尊重。
自古至今,教師倍受肯定與贊譽,只因教師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實踐經驗、技能及其智慧的傳承上的重要作用。與天地并列,與君親相行,足見古人對教師的尊崇與敬仰?!皣鴮⑴d,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荀子·大略》)?!避髯訌膰遗d亡角度倡言尊師重教的必要與重要。《禮記》曰:“師嚴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敝袊糯^大多數(shù)王朝高度重視教育,賦予教師以崇高的社會地位,如君主須禮遇教師,而其師則可免君臣之禮。為使學生尊師敬長教化于心,歷代統(tǒng)治者制定了受業(yè)、作息、進退、應客、灑掃等學規(guī),讓“尊師重道”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的血液中,形成了尊師重教的習俗與文化。這種傳統(tǒng)至今依然殘存于許多國人的心中,成為我們民族崇尚文化與文明的根本。
教師在中國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我們對現(xiàn)代社會師道尊嚴、尊師重教的考察不能僅僅停留在人們業(yè)已形成的歷史觀念層面上,尚需具體分析當代中國社會生活中教師的實際地位。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教師的職業(yè)地位一直處于尊卑相悖、關系錯位的背反境地?,F(xiàn)代社會的實證表明,一般而言,本當尊師重道如今卻重道尊師,寓意著是以人為本的教育還是突出道技的實用主義或功利主義的教育。這種思想傾向必然使教育出現(xiàn)諸多的分裂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教師身上精神富有而物質貧乏,看似受尊敬而福利待遇彰顯不足,家長社會寄教師過高期望而提供的條件與環(huán)境有限,學生尊師徒有虛名實際上課上課下校內校外就是上帝,所謂“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其極端化可見一斑。自從有了“跑跑”、“不管”、“剽竊”等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忠誠與奉獻被極端地以偏概全了,師道尊嚴已經到了少得可憐的地步,至于教師感化頑固弟子的無奈屈膝一跪,師道尊嚴已經徹底破敗掃地了。
二、當代中國師道尊嚴寥落的成因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并且攜帶著發(fā)展中每個階段的信息,終成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當代中國的師道尊嚴,叩問其現(xiàn)狀與成因,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現(xiàn)實的成因。
?。ㄒ唬┈F(xiàn)代史上文化教育革命對師道尊嚴的摧毀殆盡
20世紀初年的新文化運動在倡導民主與科學的同時,高舉反對封建禮教、宗法觀念及封建專制的大旗。而運動中的某些非學術化傾向,在客觀上促成了現(xiàn)實中反孔滅儒的文化破壞?!白孕鲁迸炫?,盲從之少年,習焉不察,遂共以孔子為迂腐陳舊之偶像,……若武漢湘中等地,摧毀孔廟,斬殺儒者,凡令人疑其為反對文明社會,匪特反對孔子而已。”經過這場反孔滅儒的新文化運動,孔子在國人心中已殘存些許,而“夫子”的傳承者也飽受株連。至于解放初期,“臭老九”的稱謂則表明教師的尊嚴與地位已秋風掃地了。20世紀70年代,北京小學生的一封對師道尊嚴不同理解的來信,被指令由《北京日報》進行摘編并添加編者按語之后公開發(fā)表,隨后《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相繼轉載與轉播。于是,全國各地中小學迅速掀起了“破師道尊嚴”的運動,許多學校出現(xiàn)管不了、教不了、學不了的混亂局面。小學生的作為原本沒有深意,而小學生日記的惡意炒作卻掀起了新中國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革命,它在顛覆與破壞師生關系的同時,教師的尊嚴與地位已經被徹底挫敗與辱沒了。當然,伴隨師道尊嚴的被沉沒,讀書無用成為那個時代最時尚的革命選擇。當年激情澎湃的青少年在這場革命中摧毀師道尊嚴的同時,也就鑄就了自己激情流變的人生定格。
?。ǘ└母镩_放以來教師地位的日漸提升以及師道尊嚴的漸次回歸
1977年起,中國高等學校實行新的招生制度。鄧小平提出,中國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必須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1995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提出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200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實施人才戰(zhàn)略”。伴隨新高考制度的施行以及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推進,在莘莘學子無不渴望讀大學、做驕子、成人才的社會風尚下,從業(yè)教師的地位與尊嚴逐漸變得榮光起來。但是,要象傳統(tǒng)文化下那樣的尊貴顯要是不現(xiàn)實的。就是一個教育經費達到當年GDP總量的4%的承諾擲出多年但至今沒有兌現(xiàn),而使教師的工資待遇不低于或略高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收入恐怕至今在許多地方尚難明致實歸。
?。ㄈ┦袌鼋洕聨煹雷饑赖淖晕覔u擺與流變
自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以及金錢萬能等思想徜徉于社會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滲透到教育領域。痛感橫向比較下收入的差異,反思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得失,一些教師不免定力不足而心浮氣躁,內心矛盾而行為無措。有感于收入待遇偏低的從業(yè)教師直接流出教育行業(yè),或者違規(guī)進行從教和經商的兩棲類活動,而無力涉足商業(yè)經濟領域者也出現(xiàn)了心境的定力不足而敷衍塞責;在急功近利思想影響下,出現(xiàn)了教育教學看重智力教育而輕視品德養(yǎng)成、疏于批評教育而操持體罰增多、細致耐心不足而浮躁激進有余、有教無類弱化而重點教育增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乏陳而抄襲拷貝猖獗。在受教群體不可避免炫耀家庭與社會的一些偏頗思想尤其是權貴意識、金錢觀念時,其輕狂而目空一切的舉止,不能不使一些教師痛感物質與精神的分離,在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媚權侍富的卑瑣與人格試圖挺立的分裂。在教育教學迎合家長以及社會期望的與時俱進中,集體環(huán)境下的賞識教育和快樂學習難負眾望時,來自家長與社會的指責甚至非難使教師倍感委屈受辱。教師制止學生課堂不軌行為居然受辱猝死,而老師制止學生上課下棋,竟被惹事的學生壓在地上,事后,惹事學生竟然說,老師應該列入服務行業(yè),學生就是上帝。頻頻發(fā)生的辱師事件以及為感化頑固弟子而無奈屈膝跪教的事件,已令人痛感中國教育的脊梁是否依然挺立?教師完整的人格是否依然安在?師道尊嚴是否依然安在?
(四)新時期受教群體的個性特征對師道尊嚴的沖擊
當代中國的受教群體已經進入獨生子女時代,從業(yè)教師的執(zhí)業(yè)態(tài)度、理念、方式、道德以及執(zhí)業(yè)技能不得不進行與時俱進的更新,否則無論是尊師重道還是重道尊師都可能被徹底顛覆。因為:第一,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孤傲富養(yǎng)形成的恣意任性、唯我獨尊的個性,毫無疑問對學校集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與管理造成極大的困窘,而教師兢兢業(yè)業(yè)、平易近人尚且難于應付,把持不好批評的分寸或輕重即招來家長的不滿或指責,而年輕氣盛的教師痛感師道尊嚴輕薄的同時,可能倍感教育教學難于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第二,那些來自權貴或富裕家庭的學生極有可能課上課下輕狂與輕蔑,這對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而生活清苦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心靈的涂炭,而且倘若處理不善,不是被抱怨,就是招致飛來橫禍。第三,現(xiàn)代社會雖然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但是在獨生子女的教育上都是盡其可能最大投入,所以受教學生接受的知識以及其他信息,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教師,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可能遠遠超過了教師本身。第四,受大學生就業(yè)難現(xiàn)象影響,讀書無用論思想滋生,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表現(xiàn)出對前途的迷惘、對知識的不屑、對教師的不尊。第五,當今學生的逆反心理遠比其父輩要提前得多,往往小學期間就已露端倪,中學階段逆反更甚而且過渡期延長,甚至大學期間依然有著悖逆反叛的心理殘留。
?。ㄎ澹煹雷饑婪杀Wo力度不足
任何法律一經頒布重要的在于貫徹落實,否則只能徒有其表地流于形式。中國教育法規(guī)定學生有尊敬老師的義務,然而內容過于空乏,往往也就徒有其表。就算法律試圖為老師主持與伸張正義,而家長與社會可能更多視為老師小題大做,況且處置后的學生依然與老師心存芥蒂地每天相對,還有那些教師能夠處之泰然地教育教學?老師維持考場秩序竟遭學生報復毆打,至于老師沒收學生的愛情傳遞小條,被學生拳腳相向、家長毆打,說起來都倍感顏面盡失。歐美國家一向是“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最近英國公布的新教育改革則特別提出“要加強學校的課堂紀律,教師將獲準使用合理力量來阻止打架行為和搜查學生,賦予校長開除學生的最終決定權,并打消他們對遭受打擊報復的疑慮”。而當代中國大部分教師基于息事寧人往往選擇民不告官不究的忍氣吞聲。至于中國教師法規(guī)定,教師有獲得報酬的權利,教師的平均工資不低于同期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而且教師薪資職級有隨國民經濟增長調整的權利。然而,當劃撥教育經費未達GDP總量的4%時,教師工資未能與公務員工資同期同步增長時,既苦又忙的教師無暇顧及。
三、轉型社會師道尊嚴重構的自我努力與擔當
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等的漸進性改革使人們飽受了轉型的陣痛與新生,新舊制度和規(guī)范的交叉與錯落常使社會成員心存浮躁、無所適從。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整個社會理性乏陳時,要有寬容大度的胸懷對待學生或家長的不尊與輕薄,并且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面對師道尊嚴的流失與浮沉,并且進行必要的自我拯救與保護。
?。ㄒ唬┙處熥宰鸬恼扰c守護
以培育和造就人才為己任的教育決定了教師職業(yè)必定萬人矚目,這就使教師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職業(yè)形象,不得不也不能不做到自尊的守護。那些“潛規(guī)則學生的叫獸”、“聚眾情亂”、“師生戀”、“跑跑”、“不管”、“剽竊抄襲”等,雖然是極少數(shù)者的為師不尊,但是影響惡劣,極易被家長乃至社會以偏概全地妖魔化。所以教師不得不清醒地分辨尊敬與親近、愛生與愛情、私域與公域、自利與責任等,這就需要全體教師加強自尊的拯救與維護,杜絕敗壞師德師尊的不良現(xiàn)象發(fā)生。
?。ǘ┙處熉殬I(yè)道德的抗衰與養(yǎng)護
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物質貧乏而精神富有的教師,受一些小報媒體的負面報道影響形象毀損,但是其敬業(yè)精神遠比社會上很多行業(yè)人員要好很多,不過確有一些從業(yè)人員素質低下,導致教師素質整體浮游下滑,的確需要全行業(yè)警覺起來,加強行業(yè)的自律與抗衰。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如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團結協(xié)作等;其次教育教學忠誠熱愛不易,至少應該做到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責;再次要求所有教師鞠躬盡瘁似乎很難,但是在崗一刻盡一刻的責任,恐怕每個教師都應該也能夠秉承與奉行;另外,教師雖然清苦了一些,但教師是一種良心職業(yè),廉潔是我們不得不把持的底線,否則貪圖小恩小惠而叨擾心靈不安又怎能泰然地教育教學,何況這關系著學生對師道尊嚴的尊崇與評價;最后職業(yè)理想方面,對于教師而言,既來則安,職業(yè)理想既是從業(yè)努力的方向,更是執(zhí)業(yè)信心與勇氣的源流,這無論是鼓舞自己還是感染和激勵學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ㄈ┙處熉殬I(yè)道行的自我修煉與提升
作為教師,對教育教學內容的感悟與把握,以及對學生言行的了解與駕馭,顯得分外重要。因此,無論身外世界怎樣風卷云飛、怎樣金錢成堆,從教一天就有堅守一天的責任。所以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同時,需要不辭勞苦,堅持不懈地進行業(yè)務學習,進行知識的自我更新和教育教學技能的自我提升,而且要有終身學習的決心、意志、毅力。不僅如此,教師尚需精心研究學生、學習以及家庭社會對教育的合作與影響等。教師唯有不斷加強學識、德性、品行的內修與內化,同時外修教育教學的技能與方法,才能引領或超越學生以及家長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方能贏得更多的敬仰與尊重。
?。ㄋ模┙處熜木车淖晕艺{適
教師應該冷峻、理性、辯證地看待教育教學中的公平、得失、進退,多些理想、信念、樂觀、多些與時俱進,面對各種不平、得失、煩惱多份平靜少些沖動與煩惱,在縱向橫向多位視角的分析比較中進行心靈的自我安慰與調適。由于時代的原因,獨生子女追求自由、平等的個性,決定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需要重塑師生關系。為此,我們絕不抱殘守缺,居高臨下,片面強調個人權威,而是尊重學生,平等地與學生交流,但是無論何時都不忘卻自己的角色、責任,不一味地迎合學生,但是也決不放縱學生的錯誤思想與言行。
四、師道尊嚴重構的社會擔當
現(xiàn)代社會,師道尊嚴是一個時期社會尊師重教的具體反映,意味著民眾對知識經濟的認同與響應,事關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成敗。對師道尊嚴的拯救或重構,只靠教師身單力薄地自我努力遠遠不夠,尚需國家與社會把在教育教學中擔當?shù)南鄳巧c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一)師道尊嚴重構的經費保障與教師收入的保證
亟需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地方財政的配套劃撥經費,有效解決目前教育經費的勉強維持。早在1993年,中央政府明確提出到200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4%,1995年頒布實施的教育法也對此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然而,這個鼓舞人心的奮斗目標卻一直沒有實現(xiàn),2009年中國教育經費的劃撥僅為GDP總量的3.59%,這不僅與發(fā)達國家教育投入存在差距,即使與低收入國家教育投入占GDP總量的4%相比,同樣存在差距。至于地方財政應該配套的教育經費往往年年不足甚至年年拖欠。因此,亟需建立國家財政收入與教育經費撥付相協(xié)調的增長制度,以法律問責地方財政配套教育經費的乏力作為,確保教育不要勉強度日,不要讓教育乏力支撐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教師尊嚴與地位的獲得不僅源于“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以及“知識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運”的實踐,更應該源于較好的福利待遇,令人羨慕地有尊嚴地教學與生活,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才加盟教育。經濟地位的落實,才能真正撐起圣人“有恒財者有恒心”的斷言。這就需要加大貫徹與落實的力度,把教師工資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以及確保隨國民經濟的增長對教師薪資級別進行相應調整落到實處、落實到位、落實妥當,不期待教師有著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尊貴崇高,但是希望能夠保證教師較為體面地工作、學習、生活。
?。ǘ煹雷饑乐貥嫷纳鐣熑?br/> 師道尊嚴不僅是社會尊師重教的反映,更是國家強弱盛衰的脈象征兆?;趪H社會對知識經濟的認可以及教師在其中的角色的認同,倡導全社會尊重教師、尊重教育、重視教育。倡議社會加大捐資助學、慈善助教的力度;倡導社會各行各業(yè)人員定期以志愿者的身份回訪學校,了解、參與或配合教育教學;建議加強感恩教育,把感謝養(yǎng)育深情與感激成才師恩結合起來,讓每個受教者多份反哺的天性與敬仰尊重的德行。藉此,實現(xiàn)社會對轉型時期教育教學困惑的理解,保持對教育教學的適度期望與超越,重構新時期的師道尊嚴。
?。ㄈ┝⒎▏绤?,確保師道尊嚴重構
重構師道尊嚴,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完善教育立法技術。立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的同時,也應對拖欠、滯漲教師工資的行為進行約束與法律問責。在重構師道尊嚴的立法上,就學生及家長對教師的沖突應有較細的規(guī)定,加大對師生雙方的法律保護與約束力度,防止法律規(guī)定的模糊化導致學生義務與教師權利的流失,阻止相應非法行為或活動的彌漫延伸,防范師道尊嚴的名存實亡,避免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蒙受內傷。
參考文獻:
1、李光明.學生打架老師不管致1人死亡 反思“楊不管”背后制度失衡[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