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高一新生的習作,作文題是“他們”。
他們
我記得曾經(jīng)有一個詩人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在窗里的人也在那里看你。自然是你的風景,而你和自然卻是別人的風景。當昔日那些高考生們在試卷上贊賞別人時,也許想不到今日的我也在描繪他們。
他們是自然界最不起眼的毛毛蟲,他們在未體驗到高考的嚴峻時,也都是普通的學生們,而每一個人都是其中極其渺小的個體,不曾有誰注意過他們在最美麗的光環(huán)中自由的發(fā)揮,沒有任何的限制。“祖國的希望”、“跨世紀新一代”、“花般的豆蔻年華”都是給予了青少年全體的榮耀,他們也都在盡情享受著。只是,他們其中每一個人正如浩瀚大海里的一滴水,無邊荒漠中的一粒沙,很是不起眼;但是,他們又很有熱情,隱含巨大的能量。仿佛那毛毛蟲正在吮吸自然的甘露……
他們是飽受痛苦的蝶蛹。逐漸開始學會面對高考,學會理性接受,學會承受壓力,是他們——高考生,特殊的身份,被期予了太多的希望,往日的輕松被替代的是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帶來的壓抑。他們?nèi)諒鸵蝗?,月復一月,用?nèi)心去仰望那些恐懼的教科書和教輔,就像被某種制度束縛住,幾乎無法動彈。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的心理,我也無法猜測,但我肯定當他們偶然地由于某一件樂事而開懷大笑時,他們一定是最快樂的。當黑暗的心突然得到光明,即使是“帶著鐐銬跳舞”也是在享受著,更何況他們只有十幾歲,是最美的花季。他們努力堅持著,用毅力支撐著向前沖刺;他們用心感受著,用情感安慰心靈;他們奮力拼搏著,用雙手創(chuàng)造奇跡?!坝袎粝胝l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彼麄儜汛е鴫粝?,憑著“初出牛犢不怕苦”的勇氣,為自己刷新歷史。蝶蛹在努力蛻變……
他們是夏日最美麗的蝴蝶。他們成功越過了“蛻變”,用最好的方式為高中畫下完美的感嘆號。他們在試卷上書寫輝煌,給我們帶來力的震撼和關的慰藉,他們把隱埋在內(nèi)心深處的滿腔熱血全部傾吐在高考中,他們發(fā)泄了,結(jié)束了痛苦和壓力,也成功了。他們在埋頭苦讀時。學會了承受,學會了堅持,更重要的是學會互相鼓勵而獲得的純真友情。面對柔情的友誼。有誰不會為之心動?在蝶脫殼振翅的一瞬間,天際劃過一道五彩斑斕的弧線,面對此景誰又會想到它背后的辛酸蛻變?他們迫不及待地飛向湛藍的天空,找尋屬于自己的自由,他們是即將誕生的新星,是當之無愧的蝴蝶青年。
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出真正的他們,最美的他們,因為有的至今我還無法理解。
他們曾經(jīng)是我們。
我們也將成為他們。
我們再來看看獲得滿分的考場作文。
他們
在城市的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qū),有飽經(jīng)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nóng)民子弟?亦或是農(nóng)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xiāng)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jié)。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扎下了根。
于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繁華的現(xiàn)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墒菂s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qū)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里的星空沒有家鄉(xiāng)的明亮;悄悄許愿,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nèi)找骈L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xiāng)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jīng)有好多視線轉(zhuǎn)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我們做一個減法,看看差距在哪里?
先看“被減數(shù)”滿分作文有哪些要素——首先,作文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tài)很真實地描繪出來,從農(nóng)村到城市經(jīng)歷的不自然、不適應,再到他們心態(tài)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暢,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是并無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文字和主題很匹配;第三,總體上看,作文表達了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言為心聲,也正是作文題目要求的體現(xiàn);第四,這篇文章的描寫非常細膩,如“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最后,文童關鍵還寫出農(nóng)民工子女的變化,文章的結(jié)尾寫得非常好,寫出了變化和希望。
再看“減數(shù)”高一新生習作。請讓我們逐一做減法。
(1)應該說小作者也為我們清晰地描述了高三考生“破蛹化蝶”的過程,但“真實地”三個字還沒有做到,因為作者提供給我們的內(nèi)容基本是遠距離的,概括的,所以我們還不能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
(2)文字還算流暢,引用也基本妥帖,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有一定功底的作者。假以時日,可以期望達到滿分作文作者的語言水平。
(3)本文也很好地表達了對學哥學姐們的理解、關注、尊敬。當然,文章還沒有達到滿分作文那樣——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感這樣的思想高度。
(4)幾乎沒有細膩的描寫,只有“由于某一件樂事而開懷大笑”等寥寥幾句讓人看到“他們”的表情,但滿分作文卻充滿了真實的生活細節(jié)。從開頭對“破舊的棚戶區(qū)”的再現(xiàn),到“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等描寫,非常真實。小作者觀察、體驗的深刻與獨特確實令人贊嘆!這些就說明了文章所寫的是作者的“實感”,有“實感”才能讓人相信你的“真情”呀!
(5)文章的結(jié)尾也很好,雖然可能有些模仿,但不生硬。
“他們曾經(jīng)是我們?!薄拔覀円矊⒊蔀樗麄儭!薄霸?jīng)”、“也”與滿分作文的“終將”同樣精彩,說明小作者有思辨。
如此一來,我們發(fā)現(xiàn),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真實地”三個字和“幾乎沒有細膩的描寫”!而這兩點是因果關系。為什么會缺乏“真實感”?就是因為缺乏對生活的“細膩的描寫”!沒有對生活細節(jié)、情景的再現(xiàn),我們怎么能感受到你描述生活的真實存在,又怎么能深深地打動我們?你的“真情”也許有,但“實感”在哪里?好的作文,得高分的作文應該都是有溫度的作文,有眼淚、有血脈賁張、有青筋突暴的作文,是“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的作文。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逐漸縮短這種差距?建議如下——
培養(yǎng)自己對生活的觀察、感受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近距離觀察,用心體會,用腦子思考,去盡力發(fā)現(xiàn)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去感受別人體察不出的細微之處,培養(yǎng)自己擁有一顆敏感的心。
福樓拜指導莫泊桑寫作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福樓拜對他說:“你去觀察吧,如果你把你那條街所有賣東西的老板們都觀察到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都是賣東西,但他們肯定各自不同,你把他們寫出來,讓別人一看彼人是甲老板,此人是乙老板,不至于混淆,你就成功了。”
其次,還要多多思考,多感受。多思考才會不斷提高你的思想高度,不斷磨煉你對現(xiàn)實生活的敏感度,而敏感是一個寫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之一。而感受最好的辦法是“感同身受”,即是“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的“體驗”。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需要持久性的,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福樓拜告訴莫泊桑:“有才能就是持久的耐性,對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去觀察它,以便能發(fā)現(xiàn)過去和沒有寫過的特點?!痹诟前莸木闹笇?,經(jīng)過長期磨煉,莫泊桑具備了敏銳精細的觀察力和熟練高超的藝術技巧,寫出了成名之作《項鏈》,成為法國19世紀末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平時閱讀的時候也要多留心文章作者視角的獨特和對生活細節(jié)的發(fā)現(xiàn)。而許多時候,我們要么把更多的眼光放在對華麗語言的關注上,要么溺于感動而忘記借鑒、分析。
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