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金融危機,忘掉不快樂的一切。讓我們一起迎接圣誕節(jié)吧。雖然離12月25日還有不少天,但倫敦,尤其是在夜晚已經讓人感覺仿佛到了圣誕前夜。11月14日,在倫敦乃至英國最著名的商業(yè)街攝政街,沿街的商家們和往年一樣,將整條街道用彩燈串起點亮,讓興奮的倫敦人們仰天高呼慶祝。
圣誕節(jié)就是“一個中心和三個基本點”
雖然距離圣誕節(jié)還有一段時間,但詹姆斯已經在準備圣誕節(jié)的大采購了。他說自己從小就聽媽媽的老生常談,告訴他該怎么樣過一個英式圣誕節(jié),才算說得過去?!昂唵蔚恼f,就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彼^“一個中心”指的自然是以“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日”為中心;而“三個基本點”,說的就是圣誕樹、火雞和禮品,也就是圣誕節(jié)傳統(tǒng)、民俗的一面。
無論是家庭團聚還是朋友聚會都少不了酒水飲料和自助食品。以英國連鎖百貨商店馬莎百貨為例,圣誕布丁銷量將達到1500萬個;蛋糕以及甜餡餅的銷量將分別達到100萬和2800萬個。馬莎百貨的發(fā)言人塔尼亞說,許多人在準備圣誕聚餐時,開始以鴨、鵝取代傳統(tǒng)火雞。因此,今年鴨鵝銷量也高于往年。
而跟中國很多人也開始講究歡度圣誕一樣,在英國,信教不信教的人都跟大家一起歡慶,早就把它從一個宗教節(jié)日變成了文化節(jié)日。祖上來自印度的錫克人電影導演古林達·查就是個過圣誕的熱衷派。她說,她們一家人在圣誕前夜通宵忙著包禮物,包好了放在圣誕樹下,有時候也去教堂興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高唱圣誕頌歌。過節(jié)當天她們開過禮物之后,肯定吃傳統(tǒng)圣誕大餐,只是因為覺得火雞的肉太干,不好吃,所以改用普通的肉雞,雞膛里塞的餡也忍不住要放一點兒辣椒提味道。
常換常新的圣誕禮物
走俏的圣誕禮品每年都有新花樣。高科技電子產品普遍受到青少年歡迎,各種游戲機都很暢銷。另一類銷量超過往年的商品是女性內衣。各大百貨商店均設有專門的內衣部。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趨勢反映出如今的英國人,特別是中青年一代更浪漫也更為大膽。再有就是追星產品,比如印有英國球星貝克漢姆形象的系列服裝及體育用品就是贈送小男孩的熱門禮品,以電影007詹姆斯·邦德命名的遙控玩具汽車等類似商品也很時髦。
英國人一年之中其實有不少節(jié)假,但圣誕節(jié)始終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忙碌了一年的英國人吃了火雞、酒足飯飽之后,一家人圍坐在壁爐前或是圣誕樹下分拆禮物,共享圣誕節(jié)帶來的高潮。壁爐的溫暖、彩燈的繽紛,無論進門前有多少煩惱事,這時的英國人只愿意感慨生活的美好、親情的溫馨。
倫敦的很多居家小院、房前屋后也都在圣誕節(jié)前開始披掛各式彩燈。雖然電費在上漲,但越來越多的人都要“照亮一把”。不少民居的彩燈別出心裁,很多做成圣誕老人和馴鹿、有的則像是圣誕節(jié)收到的禮品包,總有和鄰家彩燈一比高下、爭奇斗艷的意思。紅綠黃藍青粉紫,火樹銀花,給寒風中的倫敦帶來了溫暖。
雖然英國是一個福利國家,但因為種種原因,各地還有很多無家可歸、露宿街頭或是在收容所里過圣誕節(jié)的人。由于很多孤寡老人的門前屋后都沒有燈光,于是圣誕節(jié)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慈善活動季節(jié)。節(jié)假日期間,在倫敦繁華鬧市的彩燈下,常常可以看到打扮成圣誕老人的募捐者,手拿小紅桶,唱著圣誕歌,為各類扶貧救困活動募捐。圣誕燈飾成了慈善活動的方式之一。去年,一位英國人家的豪華圣誕彩燈吸引到7000英鎊(1英鎊約合10元人民幣)的捐款,捐給了癌癥防治機構。
彩燈一點氣氛就來
在上世紀50年代,英國《每日電訊報》曾經刊登文童批評說,圣誕節(jié)日中的倫敦總是“死氣沉沉”的,讓人一出家門就感到很郁悶。不少在倫敦攝政街上經營的商家們都看到了這篇文童,于是決定聯(lián)合起來,出人出力“亮化”街道。于是倫敦最熱鬧的兩條商業(yè)街道牛津街和攝政街分別從1953年和1959年起,每到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都會舉行亮燈儀式,慶祝圣誕節(jié)的到來。
在今年的11月14日,擁擠在攝政街上,數以萬計的人們大聲地倒數計時,20多盞巨型彩燈同時被點亮,標志著201 1年圣誕購物季的來臨。不要小看倫敦商業(yè)街道的亮燈活動,因為它的確為人們的購物氣氛加分不少。在購物街兩旁,五顏六色的圣誕節(jié)燈飾已令整條購物街變得耀眼輝煌,而各商店的櫥窗上都貼著不同價位的圣誕大甩賣字樣,吸引顧客進店。圣誕老人也開始出現在商店中。
在攝政街上,歐洲最大的玩具店哈姆勒斯玩具店,職員們都在為圣誕銷售季節(jié)的到來認真地準備著。玩具店經理哈米爾頓如今每天都要在坐鎮(zhèn)指揮著圣誕節(jié)前的銷售準備工作。他說:“對我們來說,圣誕節(jié)通常是11月底就到來了,從商店的人流上就可以看出來?!彼f:“有人說,人們的圣誕購物時間已越來越遲了。但在我看來,整個12月份都會很忙?!?br/> 在這個時候前往倫敦市中心任何一個主要商業(yè)街購物,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商店的一樓通常是人滿為患,商店的工作人員也站在電梯旁,不停地提醒顧客不要忘記挪動身軀,往前走。
緊縮時代過節(jié)不容易
但是,在經濟低潮之下,英國今年的圣誕節(jié)市場銷售已經成為從政府到民間最頭疼的問題。眼下走在倫敦最著名的商業(yè)街之一邦德街上,幾乎每一家商店都張貼著三折或是五折的減價廣告。商家季節(jié)性降價促銷原本并不稀奇,但英國這一輪的減價潮是從今年五六月份的初夏時節(jié)就開始,并且一直沒有停止過。倫敦《標準晚報》早前的評論說,持續(xù)半年的商家減價促銷行為在英國近20年來都很少見,或許只有梅杰政府時代,英國人遭遇的經濟蕭條期可以能夠與之相比較,不過這一次的程度顯然要嚴重得多。
在倫敦西區(qū)的一家百貨公司,記者看到一位拿著一個晶瑩剔透的天鵝水晶雕飾的顧客,反反復復地將物品從貨架上取下又放回。在和記者攀談時,這位32歲的英國主婦喬安娜不好意思地說,她很想買下這件30英鎊的裝飾品放在自己的書房,但是想一想30英鎊足夠丈夫一個星期的汽油錢,也夠兩口子一周的吃飯開銷了,眼下還是要務實為主。喬安娜還說,為了能夠節(jié)約開支,她和幾個相熟的主婦朋友每周都相約一起乘車去倫敦郊區(qū)的大型購物商場買蔬果和日常消費品,并且共同用一張會員卡消費,這樣大家不僅可以買到價格便宜的商品,還能平攤商家回饋的代金券。
英國零售業(yè)協(xié)會的戴維·奇爾德對筆者說,英國今年圣誕節(jié)的消費市場除非出現什么極為深入民心的消費品,否則大型的百貨商店會看到“逛的人多,買的人少”,感到就連銷售50英鎊以上的化妝品或是成衣都非常吃力。而那些為圣誕節(jié)專門準備的圣誕裝飾,高級禮品棉質包裝袋更是會遭到冷遇,因為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拿出去年留下的存貨來滿足孩子們的熱情。
而對于那些小型的零售店來說,圣誕節(jié)的消費冷場對他們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他們沒有大型商家可以周轉商品用的大型倉庫,而彼此員工工資卻相差不大,加上明碼實價的減價清倉都讓這些小業(yè)主們大蝕本錢,倒閉者不在少數。奇爾德說,現在唯有幾家超市巨頭們的生意還算過得去,因為人們都不再去商業(yè)街去購買食品而是更多轉向超市選購低價但質量相差不大的食品來節(jié)約開銷,因此總體而言,英國人將會過上一個相對寒酸的圣誕假期,而商家們將會過上一個寒心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