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平
(湖南警察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138)
法律英語詞匯特點研究
袁華平
(湖南警察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138)
法律英語是一門有別于普通英語的工具性語言。作為一門法律習(xí)慣語言,法律英語在語法、詞匯、邏輯上均有其自身的特點。法律英語詞匯具有正式性、大量借用外來詞匯、模糊語言與準(zhǔn)確語言并用以及近義詞或同義詞重復(fù)等五個方面特點。了解掌握這些特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學(xué)習(xí)和研究法律英語,更好地實現(xiàn)法律法規(guī)的移植,從而進一步加快我國的法治化建設(shè)步伐。
法律英語;普通英語;工具性語言;語言特點
入世以來,我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和交往日益增多,大量的法律法規(guī)被翻譯過來,以滿足培養(yǎng)涉外法律人才的需要。要做好法律法規(guī)的翻譯工作,我們就不得不去研究、了解法律英語的特點。在英語國家,法律英語(Legal Language)是指在表述法律概念及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wù)時所用的語種或某一語種的部分用語。[1]它既是語言學(xué)的一個語域,也是法律語言學(xué)的研究主體。同其他語域一樣,法律英語在詞匯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本文在這里擬對其進行專門的探討與研究。
公元450年,盎格魯人入侵并定居英格蘭后,就是英語發(fā)展史上的古英語時期。這一時期直到公元650年才結(jié)束,當(dāng)時的語言就是盎格魯人所說的盎格魯撒克遜語。到了公元1066年,英格蘭被諾曼人征服,英語也因此進入到了中古英語時期。由于處于統(tǒng)治地位的諾曼人使用的是法語,法語成為上層社會的新趨勢,法語對英語的影響也就成為這一時期英語的最大特征。現(xiàn)代英語時期指的是十六世紀文藝復(fù)興后的英語。在這一時期里,社會開始流行研究和學(xué)習(xí)歐洲古典文藝作品,大量的拉丁語、希臘語等其它語言中的詞匯開始被吸收到英語中來。
英語在發(fā)展,法律英語的變化卻無法做到與其同步。這是因為,法律是反映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工具,力求準(zhǔn)確而正式地規(guī)定義務(wù)和權(quán)利。當(dāng)法律法規(guī)的內(nèi)容改變時,正式的法律英語并不會也不可能隨之發(fā)生顯著的變化,這從法律英語當(dāng)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古英語及中古英語詞匯現(xiàn)象就可以得到證實。如:thereby,thereupon,heretofore,aforementioned,hereabout, therein,aforesaid,herewith, to wit,thereafter,hereafter,forthwith等。這些陳舊和過時的詞匯在法律英語中的存在,恰到好處地完成了反映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意愿和威嚴的目的。
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法律英語通常都使用正式性的詞匯,既正式又莊重,絕對不允許使用方言和俚語。如,law enforcement officer,policeman,cop和fuzz都可以表示“警察”這一概念,然而,就其正式程度而言,law enforcement officer居其首位,policeman居其次,cop屬于非正式詞匯,雖然被廣泛使用,但卻是非禮貌的用語,而fuzz則屬于俚語,具有較強的侮辱性。此外,法律英語中會使用正式而非日常使用較多的詞匯,例如:
After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a contract are terminated(“正式”沒使用 “end”一詞),the parties shall follow the principle(“原則”沒使用“rule”一詞)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the appropriate trading practice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s of notification(“通知”沒使用 “notice”一詞),assistance(“協(xié)助”沒使用 “help”一詞)and confidentiality.[2]下表列舉了一些常見于法律文本中的正式詞匯:
非正式詞匯 正式詞匯 非正式詞匯 正式詞匯begin/start commence end terminate show demonstrate make render change Modify/alter go proceed buy purchase
同時,在法律英語中,絕不能使用口語,如by virtue of,ensue,in effect等。
由于法律詞語表達必須準(zhǔn)確且概念明晰,從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顯著自身特點的法律術(shù)語。在這里,我們僅對法律英語當(dāng)中普通詞匯的法律詞匯化和法律專業(yè)術(shù)語進行探討:
1.源于普通詞匯的法律術(shù)語
“法律語言由日常用語和具有特定法律意義的詞組成。日常用語中具有特定法律意義的詞非常罕見,也用得很少,如過失、非法侵害等?!盵3]很多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詞匯,我們并不陌生,可是這些普通詞匯一旦被用于法律法規(guī)當(dāng)中,便具有了法律范疇中獨特的意義,意思和其原義大相徑庭,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律詞匯的“專業(yè)性”,如下表列舉的部分英語詞匯,其一般意義和法律意義已大相徑庭,初學(xué)者切忌望文生義。
單 詞 一般意義法律意義 單 詞 一般意義法律意義adverse 相反的 非法的 action 行動、行為 訴訟battery 電池 傷害、攻擊 vacation 假期 休庭期exhibit 展出 物證 warrant 保證 拒捕令hear 聽見 聽審 hand 手 簽字immunity 免疫力 豁免權(quán) satisfaction滿意、滿足 補償proceed 進行 起訴 serve 服務(wù) 送達(傳票)sentence 句子 判決 undo 解開 勾引、誘奸
2.屬于法律范疇的法律術(shù)語
任何學(xué)科都有其專業(yè)詞匯,法律英語也不例外。法律英語中的專業(yè)詞匯使得其語言表達更加準(zhǔn)確,所指事物更為具體明晰,同時也讓法律工作者之間擁有更加輕松自在的交流與溝通。習(xí)慣上,我們通常將法律術(shù)語根據(jù)其用法分為兩類:一類是不能被隨意引申的、專用于法律范疇的法律術(shù)語(legal term of art)。①DavidMellinkofl在LegalWriting:SenseandNonsense7中曾給legaltermofart下過一個定義:atechnicalwordwithaspecificmeaning。此類專用的法律術(shù)語在數(shù)量上較少,且一般都擁有比較特定的、確切的含義以及適用范圍,因而不能被其他詞匯取代;另一類法律術(shù)語雖然可以兼用于其他語體,但它們在法律英語中同樣具有確切且肯定的詞意。因此,同legal terms of art一樣,它們也不能被其他詞取代,也不能隨意引申。如agency一詞,在法律英語中,它表示“Relation in which one person actsfororrepresentsanotherbylatter's authority,either in the relationship of principal and agent,master and servant,or employer or proprietor and independent contractor.”(代理)在民法中,一提到代理人們就會想到代理人(agent)、被代理人(principal)和相對人(the concerned person),聯(lián)想到代理是一種行為人依據(jù)其代理權(quán)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實施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的法律行為,進而聯(lián)想到其他法律概念,如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委托代理等。但是,在日常英語當(dāng)中,它僅僅表示“經(jīng)辦,代理”或“代理處”的意思。很明顯,其所指的意思是不同的。此類的詞匯還有很多,篇幅所限,此處不再一一羅列。
1.源于拉丁語的詞匯
作為法律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拉丁語在英語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中,始終擁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作為學(xué)習(xí)法律英語的人,我們應(yīng)該對拉丁語詞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否則,大量的拉丁語詞匯將會使得我們在法律文獻的閱讀和理解過程中舉步維艱。如 obligatio solidaria(連帶債務(wù)),de bonis non(已故遺產(chǎn)管理人的后繼人),corpus delicti(犯罪事實),beneficum appelandi(上訴權(quán)),lex fori(法院地位),jus vicinitatis(相鄰權(quán)),jus retentiouis(留置權(quán))等。使用拉丁語有利于直接、有效和準(zhǔn)確地表達準(zhǔn)確的法律概念,維持法律英語的正式特點,因此,拉丁詞匯在法律英語中仍然占有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2.源于法語的詞匯
英語的發(fā)展同樣受法語影響很大,對法律英語影響尤甚。這主要源自于諾曼人統(tǒng)治英格蘭的歷史。在統(tǒng)治英格蘭期間,法語被諾曼人頻繁地使用于各種正式場合,并逐漸在上層社會中流行開來。法語成為當(dāng)時一種正式程度最高的文體,大量的法語詞匯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在法律英語當(dāng)中來。如:sentence,verdict,execution,guardian,appeal,larceny,arson,pledge,infant,claim,indictment,contract,descent,felony,heir,plaintiff,robbery,purchase,covenant,treason等。
眾所周知,準(zhǔn)確性(精確性)可以說是法律文本的靈魂。法律英語詞匯的精確性是指“語義與其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現(xiàn)象)完全相符,正確、準(zhǔn)確、精密,準(zhǔn)確地反映事物(現(xiàn)象)的主要特點和一般特點?!盵4]可見,準(zhǔn)確性始終是是法律語言的生命與靈魂。有的時候,因為一詞之差就可能導(dǎo)致官司的發(fā)生,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當(dāng)中屢見不鮮。比如在美國阿肯色州,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一起遺產(chǎn)糾紛案。在這個案子中,就是因為立遺囑人在遺囑中使用了一個有爭議的詞,從而導(dǎo)致了糾紛的發(fā)生。遺囑如下:
The remainders of the testator’s property should be divided equally between all of our nephews and nieces on my wife’s side and my niece.[5]
不巧的是,遺囑人妻子這邊一共有22個外甥。于是,麻煩就出來了:這份遺囑到底是將立遺囑人的遺產(chǎn)在他和妻子雙方的外甥(女)、侄女之間平均分配,還是立遺囑人妻子一方的外甥(女)擁有立遺囑人遺產(chǎn)的一半,而自己的侄女繼承其另外的一半遺產(chǎn)呢?在法院開庭審理后,主審法官最后裁定為后者,理由是:“between”表示“在兩者之間”或“在兩方之間”。因為在主審法官看來,如果要按前一種意思理解,即如果在他們所有的23個外甥(女)、侄女之間平均分配,遺囑中就必須使用“among”一詞。此例充分給我們展示了準(zhǔn)確性(精確性)在法律文本當(dāng)中的重要性。
法律英語中要求用詞準(zhǔn)確,但并不排斥其對模糊語言的使用。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法律作為一門社會學(xué)科,本身并非一門很精確的學(xué)科,所以其語言多多少少會帶有一定的模糊性,而這種模糊的語言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普通法的靈活性。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說適當(dāng)?shù)厥褂媚:哉Z言反而是確保法律語言準(zhǔn)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法律英語當(dāng)中,追求表達的準(zhǔn)確與其對模糊性語言的使用并不矛盾,相反,這正是為了把意思表達更充分、更完整,為執(zhí)法留下足夠空間。如:
(Article 3)....Provided that no carrier,master or agent of the carrier shall be bound to state or show in the bill of lading any marks,number,quantity,or weight,which he has reasonable ground for suspecting not accurately to represent the goods actually received,or which he has had no reasonable means of checking.[6]
我們可以看到,這里使用了兩個模糊性語言表達方式:reasonable ground和 reasonable means of checking。到底什么是“合理的理由”?而“合理的檢查方式”又是指的什么?顯然,這只能取決于當(dāng)時的具體情況。每一種可能不可能也沒必要在法律法規(guī)中都一一列舉出來。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含義模糊的詞匯或表達方式出現(xiàn)在法律英語中,目的是為了讓意思表達更充分而“故意”使用的,這和意思含混、讓人費解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是法律英語在用詞方面的另一個特點。在法律英語當(dāng)中,當(dāng)表達一個單一概念時,本來可以用一個單詞表達而卻用了兩個甚至更多的詞,這就是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這種用詞特點在法律英語中經(jīng)常得到體現(xiàn),如:full force and effect,own or possess,buy or purchase,adopted by me or born to me,terms and conditions,damaged or destroyed,pardon or forgive,null and void,to have or to hold,attorney or lawyer,safe and sound,等等。
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在法律英語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法律英語表達更加準(zhǔn)確?!坝幸杉粗貜?fù)”("When in doubt,say it twice")是許多法律工作者的座右銘,甚至有些人把無度的重復(fù)看作是一種美德。因此,有些專家批評法律語言(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法律英語)過于冗長,太不經(jīng)濟,給讀者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事實上,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確實有助于法律英語實現(xiàn)表達準(zhǔn)確這一目標(biāo);另一方面,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使得法律英語更加便于我們記憶并提高其說服力。例如:aid and abet,part and parcel和safe and sound,對英語修辭格比較熟悉的人都不難看出,這三個短語中均采用了英語的同一種修辭手法,即頭韻(alliteration)。[7]顯然,通過采用頭韻的修辭手法,使得法律英語便于我們記憶,也同時提高了其說服力,并且讓法律英語表達平實嚴密、流暢明確,從而使法律英語更具美感而富于審典價值。
然而,在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這個問題上,學(xué)術(shù)界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這本身就是一個不解的難題,反對和贊成的人都互不相讓,各執(zhí)其理。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些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fù)完全是源自于傳統(tǒng)的表達。如,cease and desist難道就一定比單獨使用cease或desist當(dāng)中的一個詞更好嗎?筆者認為就不一定。這里的同義詞的重復(fù)完全是源于傳統(tǒng)表達的緣故。然而,當(dāng)今的趨勢是在照顧傳統(tǒng)的同時,更要注重實用,也就是說,在重復(fù)這些近義詞或同義詞的時候,更加要考慮不僅僅是傳統(tǒng)和習(xí)慣,而是其使用的效果和理由。[8]
法律英語(書面英語)作為英語國家中法律的重要載體,它是由詞匯、語句和語篇構(gòu)成的。通過對正式性、法律術(shù)語、大量借用外來詞匯、模糊語言與準(zhǔn)確語言并用以及近義詞或同義詞重復(fù)等五個方面法律英語的詞匯特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與其它文體相比,在詞義、詞源及其使用方面,法律英語的詞匯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只有正確理解了這些詞匯,才能全面地掌握好法律。此外,法律英語除了在詞匯上具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外,在其句子結(jié)構(gòu)上還有大量地使用長句、復(fù)句的特點。在這里,我們僅對法律英語在詞匯方面的一些特點進行探討,以期能幫助我們在正確、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發(fā)達國家尤其是和普通法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國際關(guān)系法律法規(guī)與慣例的基礎(chǔ)上,促進、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在各個層面上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法律法規(guī)的移植,進
一步加快我國的法治化建設(shè)步伐。
[1]孫萬彪.法律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樂平.法律英語特點及其應(yīng)用[DB/OL].http://www.procedurallaw.cn/wgf/20081225_118156.html
[3]戴維·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515.
[4]姜劍云.法律語言與言語研究[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5.78.
[5]李文陽.淺論法律英語的語言特點及其翻譯[J].中國翻譯,1994,(6):13-16.
[6]濮陽榮,徐賽穎.法律英語的詞匯特征[J].浙江萬里學(xué)院學(xué)報,2005,(6):79.
[7]廖學(xué)全.法律英語詞匯特點分析[J].汕頭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2,(1):37.
[8]李麗.法律英語詞匯的特點及其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8).
Key works:legal English;general English;instrumental language;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Vocabulary
YUAN Hua-ping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410138)
Being an instrumental language,legal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English.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grammar,vocabulary and logic as a customary language.The article offers a fairly overall discourse on such respects as frequent use of ancient vocabulary,legal terminology,borrowing of exotic vocabulary,combination of fuzzy and accurate language as well as cataphasia of synonyms,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learning and studying of legal language,as well as better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plantation of law,thus to accelerate the ruling-by-law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D90-055
A
2095-1140(2011)06-0149-04
2011-11-8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高等學(xué)校科學(xué)研究項目《法律英語語言特點研究》(批準(zhǔn)號:11C0508)研究成果之一。
袁華平(1977- ),男,湖南耒陽人,湖南警察學(xué)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法律英語、英語教學(xué)研究。
王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