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芝茂,武雪芳,康 宏,李 俊
(1.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環(huán)境標準研究所,北京 100012;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我國中小型鍋爐的NOx排放特征與管理對策
姚芝茂1,武雪芳1,康 宏2,李 俊1
(1.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環(huán)境標準研究所,北京 100012;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對我國中小型燃煤、燃油、燃氣鍋爐的NOx排放監(jiān)測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探討了NOx的排放特征與管理控制現狀。研究結果表明:燃煤鍋爐中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00 mg/m3的鍋爐占76%,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324.60 mg/m3;燃油鍋爐中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00 mg/m3的鍋爐占84%,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318.20 mg/m3;燃氣鍋爐中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00 mg/m3的鍋爐占94%,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243.00 mg/m3。建議采取分階段逐步控制的方式減少我國中小型鍋爐NOx的排放,逐步達到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控制水平。
中小型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特征;管理控制
燃料燃燒產生的物質是大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之一,對人體健康、空氣質量和氣候變化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1-5]。NOx是鍋爐中燃料燃燒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大氣環(huán)境管理和污染源排放控制的重點污染物,制訂和完善我國控制NOx排放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計劃和措施等已經提上我國環(huán)境管理工作的日程。近年來,我國對燃煤電廠鍋爐NOx生成與排放特征、排放現狀與管理控制的研究較多[6-8],而對于我國量多面廣的工業(yè)鍋爐NOx生成與排放特征、排放現狀與管理控制的研究報道極少。截至2005年底,我國在用鍋爐總數為55.38萬臺,其中電廠鍋爐0.78萬臺,工業(yè)鍋爐 31.28 萬臺,生活鍋爐 23.32萬臺;我國在用工業(yè)鍋爐中,鍋爐熱功率小于等于24.50 MW的中小型鍋爐約占工業(yè)鍋爐總量的98.9%[9]。因此,研究中小型鍋爐NOx的產生與排放特征,分析其排放規(guī)律,對于研究我國中小型鍋爐NOx排放的管理控制、排放量核算及其環(huán)境影響具有重要的環(huán)境與現實意義。
本文對我國中小型燃煤、燃油、燃氣工業(yè)鍋爐(含生活鍋爐)的NOx排放監(jiān)測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討了NOx的排放特征與管理控制現狀,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控制對策。
1.1 監(jiān)測儀器
Testo350型煙氣分析儀:德國德圖集團公司;KM900型煙氣分析儀:英國凱恩公司。
1.2 監(jiān)測方法
按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tài)污染物采樣方法》[10]采集NOx樣本;按GB/T 10180—2003《工業(yè)鍋爐熱工性能試驗規(guī)程》[11]測試鍋爐運行的熱工性能;按 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12]監(jiān)測 NOx濃度,以NO2計;燃煤鍋爐NOx排放濃度折算至過量空氣系數(α)為1.80的標準狀態(tài)干煙氣濃度,燃油和燃氣鍋爐NOx排放濃度折算至α為1.20的標準狀態(tài)干煙氣濃度。
本工作實測了86臺燃煤鍋爐的NOx排放數據,實際熱功率為0.03~65.29 MW,單臺平均熱功率9.44 MW,鍋爐運行負荷為80% ~100%,α為1.35 ~4.10,平均為 2.03。還實測了 68 臺燃油鍋爐的NOx排放數據,燃料為輕油,實際熱功率為0.02 ~10.50 MW,單臺平均熱功率為1.55 MW,鍋爐運行負荷接近 100%,α為 1.04~1.42,平均為1.14。還實測了64臺小型燃氣鍋爐的NOx排放數據,實際熱功率為0.21~30.27 MW,鍋爐運行負荷接近100%,α 為1.03 ~1.43,平均為 1.18。
實測鍋爐的地域分布至北京、上海、天津、新疆等23個省、市、自治區(qū),覆蓋面廣,代表性強。所測鍋爐均未采用NOx排放控制措施。
2.1 NOx的生成機理和影響因素
燃料燃燒生成的NOx中NO約占95%(體積分數)以上,其余為NO2,N2O含量極少。按NOx形成機理的不同,可分為 3種[13]:(1)熱力型 NOx,即燃燒使空氣中的氮在高溫下被氧化生成的NOx;(2)快速型NOx,即混合氣中碳氫化合物燃料過濃時燃燒產生的NOx;(3)燃料型NOx,即燃料本身的含氮化合物在燃燒過程中氧化而形成的NOx。
影響熱力型NOx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燃燒溫度、氧氣濃度和停留時間。研究表明:當燃燒溫度低于1 500℃時,幾乎監(jiān)測不到NO的生成;當燃燒溫度高于1 500℃時,NO的生成速率按指數倍迅速增加;氧氣濃度越高,燃燒溫度越高,NO的生成量越大;燃燒時間愈長,NO生成量越大??焖傩蚇Ox是碳氫化合物燃料在α為0.70~0.80并預混合燃燒時所生成的,此時幾乎全部生成快速型 NOx,生成地點在火焰內部[14]。通常情況下,只有在不含氮的碳氫燃料低溫燃燒時,才重點考慮快速型NOx。燃料型NOx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在燃燒過程中形成的,燃料中的氮有20% ~60%(質量分數)轉化為 NOx[15],燃料型 NOx占煤燃燒過程生成NOx總量的80%以上[16]。煤和油燃燒過程中生成的NOx主要由燃料型NOx和熱力型NOx組成;燃氣燃燒過程中生成的NOx主要由熱力型NOx和快速型NOx組成。
總之,影響NOx生成速率和生成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燃燒方式、燃料種類、燃燒條件、鍋爐負荷等。
2.2 燃煤鍋爐的NOx排放特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6臺燃煤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累積分布(PA,%)見圖1。由圖1可見:燃煤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500 mg/m3的鍋爐數占燃煤鍋爐總數的97%;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數占燃煤鍋爐總數的76%。
圖1 86臺燃煤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累積分布
86臺燃煤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見表1。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分布區(qū)間為164.40 ~711.47 mg/m3,算術平均值 323.0 mg/m3。鑒于本研究的對象是實際運行的鍋爐,不同于一般的實驗室研究,故采取以全部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為基準、控制正負偏差為30%的方法對數據進行篩選,即選取 NOx排放質量濃度在226.1~419.9 mg/m3之間的數據計算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均值。共篩選出62臺鍋爐,占全部數據的72%,其算術平均值為324.6 mg/m3,即燃煤鍋爐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324.6 mg/m3。
表1 86臺燃煤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
2.3 燃油鍋爐的NOx排放特征
68臺燃油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累積分布(PB,%)見圖 2。
圖2 68臺燃油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累積分布
由圖2可見:燃油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累積分布曲線類似于S型曲線;其中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250 mg/m3的鍋爐僅占20%;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300 mg/m3的鍋爐占到44%;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占84%。目前我國現行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guī)定鍋爐熱功率小于等于45.5 MW的各種燃油鍋爐NOx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400 mg/m3。由本工作獲得的鍋爐實測數據統(tǒng)計結果可知,目前運行的燃油鍋爐僅有84%可以達到國家標準的管理控制要求。
68臺燃油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見表2。
表2 68臺燃油鍋爐NOx排放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
由表2可見,燃油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近似于正態(tài)分布,主要集中在250~350 mg/m3,其算術平均值為318.2 mg/m3。由圖2可見,68臺燃油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算術平均值對應的累積分布為51%。
64臺燃氣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累積分布(PC,%)見圖3。由圖3可見: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累積分布曲線類似于S型曲線;其中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200 mg/m3的鍋爐僅占35%;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300 mg/m3的鍋爐占80%;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占94%。可見,目前運行的燃氣鍋爐有94%可以達到國家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的管理控制要求。
圖3 64臺燃氣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累積分布
64臺燃氣鍋爐的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見表3。由表3可見,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近似于正態(tài)分布,主要集中在150 ~300 mg/m3,其算術平均值為243.0 mg/m3。
表3 64臺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的區(qū)間分布特征
2.5 工業(yè)鍋爐NOx排放的管理控制對策
污染物排放最重要、最基本的管理控制手段就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頒布實施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德國、英國中小型燃煤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見表4。德國、英國、日本及我國中小型燃油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見表5。
表4 中小型燃煤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
表5 中小型燃油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
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省等國家或地區(qū)的中小型燃氣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見表6。
我國對鍋爐NOx排放的控制起步相對較晚,自GWPB—1999《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17]才開始對燃油、燃氣鍋爐的NOx排放進行控制,現行GB13271—2001保持了GWPB—1999對燃油燃氣鍋爐NOx排放的控制水平,為400 mg/m3,但對于燃煤鍋爐未規(guī)定NOx排放標準限值。由表5和表6可見:我國對于燃油鍋爐NOx的排放標準限值處于中等水平;而對燃氣鍋爐NOx的排放標準限值偏低。從實測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可見,有84%的燃油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有94%的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表明現行標準基本上反映了我國燃油和燃氣鍋爐NOx的實際排放狀況和鍋爐實際運行與控制技術水平,同時還具有進一步加強燃油和燃氣鍋爐NOx排放管理控制的空間。
表6 中小型燃氣鍋爐NOx排放標準限值
在未采用任何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有80%的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300 mg/m3,有35%的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200 mg/m3;只有44%的燃油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300 mg/m3,表明目前我國燃油和燃氣鍋爐NOx的排放控制還有很大潛力,同時也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雖然我國尚未規(guī)定燃煤鍋爐的NOx排放標準限值,但在一些已經頒布實施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中,對燃煤鍋爐NOx的排放規(guī)定了相應的標準限值:如2007年8月北京市發(fā)布的DB11/139—200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18]規(guī)定工業(yè)鍋爐新源NOx排放標準限值為150 mg/m3,現有源自2008年7月1日執(zhí)行200 mg/m3的NOx排放標準限值;2007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上海市地方標準DB31/387—200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19]對于燃煤鍋爐規(guī)定,在A類區(qū)禁止排放NOx及煙塵、SO2等,在B類區(qū)NOx的最高允許排放質量濃度為400 mg/m3。
建議采取分階段逐步控制的方式來減少我國中小型鍋爐NOx的排放:第一階段以單一式改進燃燒控制技術為基礎,如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將NOx排放標準限值提高至小于等于300 mg/m3;第二階段以組合式改進燃燒控制技術為基礎,將NOx排放標準限值提高至小于等于200 mg/m3;第三階段以改進燃燒控制技術和煙氣凈化控制技術為基礎,將NOx排放標準限值提高至小于等于100 mg/m3,逐步達到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控制水平。
我國現行的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guī)定的NOx最高允許排放質量濃度為400 mg/m3。對我國中小型燃煤、燃油、燃氣鍋爐的NOx排放監(jiān)測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數占燃煤鍋爐總數的76%,燃煤鍋爐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324.6 mg/m3;燃油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占84%,燃油鍋爐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318.2 mg/m3;燃氣鍋爐NOx排放質量濃度小于等于400 mg/m3的鍋爐占94%,燃氣鍋爐NOx平均排放質量濃度為243.0 mg/m3。建議采取分階段逐步控制的方式來減少我國中小型鍋爐NOx的排放,逐步達到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控制水平。
[1] Jeffrey S G,Nancy A M.The impacts of combustion emissions on air quality and climate-from coal to biofuels and beyond[J].Atmos Environ,2009,43(1):23 -36.
[2] Fenger J.Air pollution in the last 50 years-from local to global[J].Atmos Environ,2009,43(1):13 -22.
[3] Marilena K,Elias C.Human 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J].Environ Pollut,2008,151(2):362 -367.
[4] 吉東生,王躍思,孫揚,等.北京與倫敦空氣中氣態(tài)污染物的比對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08,2(9):1199-1206.
[5] 於俊杰,郝鄭平,朱玲,等.關于我國NOx排放總量控制的探討[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08,2(9):1281-1288.
[6] 向軍,邱紀華,熊友輝,等.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特性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0,20(9):80-83.
[7] 劉志超.燃煤鍋爐NOx排放濃度影響因素的試驗和分析[J].電站系統(tǒng)工程,2005,21(5):30-34.
[8] 周俊虎,劉廣義,劉海峰,等.神華煤燃燒再燃中NOx生成與還原試驗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41(3):499-503.
[9] 趙欽新,王善武.我國工業(yè)鍋爐未來發(fā)展分析[J].工業(yè)鍋爐,2007,101(1):1-9.
[10] 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tài)污染物采樣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11]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GB/T 10180—2003工業(yè)鍋爐熱工性能試驗規(guī)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2] 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13] 丁崇功,寇廣孝.工業(yè)鍋爐設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239-262.
[14]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missions Factors&AP 42:Chapter 1 External Combustion Sources[EB/OL].[2008-12 -05].http://www.epa.gov/ttn/chief/ap42/ch01/index.html.
[15] 蘇亞欣,毛玉如,徐璋.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2-44.
[16] 龔金科.熱動力設備排放污染及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18-177.
[17] 原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GWPB—1999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18]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DB11/139—200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19] 上海市環(huán)境保護局.DB31/387—200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xfrom Medium and Small Boiler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China
Yao Zhimao1,Wu Xuefang1,Kang Hong2,Li Jun1
(1.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nstitute,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2.Xin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Xinjiang Urumqi 830011,China)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monitoring data of NOxemission from medium and small coal-,oil-and natural gas-fired boilers in China were carried out,and the NOx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nagement control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For 76%of the coal-fired boilers,the NOxemission mass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400 mg/m3,and the average is 324.60 mg/m3;For 84%of the oil-fired boilers,the NOxemission mass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400 mg/m3,and the average is 318.20 mg/m3;For 94%of the natural gas-fired boilers,the NOxemission mass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400 mg/m3,and the average is 243.00 mg/m3.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de of controlling stage-by-stage sh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NOxemission from medium and small boilers in China and gradually achieve the control levels of occident developed countries.
medium and small boiler;nitrogen oxide;emission characteristic;management control
X505
A
1006-1878(2011)03-0230-05
2010-09-07;
2010-12-07。
姚芝茂(1964—),男,河北省廊坊市人,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環(huán)境標準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電話010 -84933852,電郵 yaozm@craes.org.cn。
(編輯 祖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