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之屏,雷小煥,金育強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的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許之屏,雷小煥,金育強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采用“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和“心理自評量表(簡稱SCL-90)”,對六所高校體育專業(yè)597名大學生的情緒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做了調(diào)查和分析,同時對比文、理專業(yè)的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對個體情緒智力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體育專業(yè)的男生在情緒評價力、情緒適應力和總分均顯著高于女生,但在情緒覺知力和情緒調(diào)控力不如女生;情緒智力高年級(三、四年級)明顯好于低年級(一、二年級);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四個主因素和總分明顯高于文、理專業(yè)大學生,但情緒覺知力顯著低于文、理大學生;大學生情緒知力與性別、年級、專業(yè)的交互作用顯著;體育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與心理健康關系密切,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學生在知覺他人情緒、控制自我情緒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心理健康;相關性
美國心理學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緒智力的概念。他們把情緒智力看作是個體準確、有效地加工情緒信息的能力集合,認為“情緒智力是覺知和表達情緒、情緒促進思維,理解和分析情緒、以及調(diào)控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1]。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2]一書中系統(tǒng)地論述了情緒智力的內(nèi)涵、生理機制、對成功的影響及情緒智力的培養(yǎng)等問題,初步形成了情緒智力的理論體系和基本觀點。Baron指出,情緒智力是影響有效適應環(huán)境的一系列情緒的社會性知識和能力。他認為情緒智力是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3]。目前,在教育、心理學或組織管理等領域,對情緒智力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的興趣表現(xiàn)得空前濃厚。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那種片面地注重大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而忽視情緒智力的培養(yǎng)所導致的后果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各種情緒問題常常困擾大學生,也是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見原因。國內(nèi)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較多,針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情緒智力做相關研究的較少。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新的視野,同時也為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提供建設性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湖南師范大學、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湖南工業(yè)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六所高校的在校體育專業(yè)大學生658人。
1.2 研究方法
情緒智力研究采用張進輔編制的“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4],該量表是根據(jù)“Bar-On EQ-i情緒智力量表”改編而成。問卷共126個題項,由18個次因素、5個主因素和總分組成,采用五級評分標準。18個次因素:f1情緒自我覺察力、f2移情、f3社會責任感、f4成就感、f5自我尊重、f6樂觀性、f7幸福感、f8現(xiàn)實檢驗、f9自我激勵、f10問題解決、f11堅持性、f12自制性、f13靈活性、f14自主性、f15壓力承受力、f16人際關系、f17感染力、f18表達力;5個主因素是:F1情緒覺知力、F2情緒評價力、F3情緒適應力、F4情緒調(diào)控力、F5情緒表現(xiàn)力。問卷的分半信度為0.95,各主因素、次因素的克倫巴赫α系數(shù)均在0.50-0.95之間,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結構效度較好。心理健康研究采用“心理自評量表”(簡稱SCL-90),是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效度較高的量表,共有90個項目。
表1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次因素、主因素和總分的樣本均數(shù)和標準差
以上兩個量表以自填問卷的形式做團體測驗,統(tǒng)一指導語,不記名。發(fā)放問卷658份,得到有效問卷597份。其中男生350人,女生247人。一、二、三、四年級分別為180人、192人、113人、112人。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11.5軟件包處理。
2.1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一般特點
表1顯示,次因素的均數(shù)中最高的是自我激勵、自我尊重、樂觀性、問題解決、堅持性、壓力承受力等,最低的是感染力、自制性。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體育大學生有較高的自我激勵水平、樂觀、開朗、堅持性好、善于解決問題、能承受較大的環(huán)境的壓力,但自制性較差。主因素均數(shù)最高的是情緒適應力、情緒評價力、情緒表現(xiàn)力,最低的是情緒調(diào)控力。以上結果顯示盡管各因素的發(fā)展不平衡,但總體上可以看出其發(fā)展的特點都與所學的體育專業(yè)的要求有密切關系。由于體育大學生身體活動較多,而且運動訓練和比賽要求他們更能承受困難和挫折,必須有較高的適應環(huán)境、表現(xiàn)自我及自我評價的能力??偡譃?.74,顯示出總體上具有較高的情緒智力水平。這也許說明了體育活動對個體情緒智力發(fā)展的積極貢獻,但究竟是體育的教育作用使個體的情緒智力提高,還是情緒適應性較高、情緒自我評價較高、情緒表現(xiàn)力較強的個體選擇了體育,或者兩者會互相促進,或者也不排除其他教育的影響,其影響因素復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2.2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性別差異
表2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性別差異(±s)
表2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性別差異(±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主因素 男(350) 女(247) t值F1情緒覺知力 3.64±0.70 3.70±0.42 -1.137* F2情緒評價力 3.87±0.69 3.66±0.45 4.393**F3情緒適應性 3.89±0.64 3.75±0.42 3.040**F4情緒調(diào)控力 3.42±0.48 3.56±0.68 -3.118**F5情緒表現(xiàn)力 3.72±0.61 3.71±0.43 0.094總分 3.80±0.63 3.60±0.39 4.750***
在表2中,把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男女兩性的情緒智力做了比較。男生在F2、F3和總分均顯著高于女生,這與有些研究結果不盡一致[5-7],但也有研究結果是支持的[8],有些研究結果認為男女生無差異[9-10]。影響性別差異的研究結果出現(xiàn)不一致的諸多原因中,不同的測量量表和被試背景被認為是主要因素。表2中還發(fā)現(xiàn),女生在F1高于男生,而且有顯著差異,與女性被認為情感細膩和善解人意的社會角色是一致的。另外,女生在F4也高于男生,而且有顯著差異,這符合女性善于忍耐和善于控制沖動等表現(xiàn)。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男女生在F5沒有差異。以上結果發(fā)現(xiàn),男女生各自在某些特定的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優(yōu)勢和弱勢,這與男女社會角色和社會期望不同有關。盡管如此,隨著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如何縮小男女生之間的差異,是高校教育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
2.3 體育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年級差異本文把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四個年級與情緒智力的五個主因素做了比較。由表3的結果發(fā)現(xiàn),在五個主因素和總分中,基本是三、四年級得分較高,一、二年級得分較低,而三年級好于四年級,一年級好于二年級,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年級差異。原因可能與不同年級所面臨的任務和所處的狀態(tài)有較為密切的關系。一、二年級面臨新的環(huán)境和新的交往人群,部分學生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而到三年級時,對自己的專業(yè)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漸適應了學習和生活,進一步確定了人生目標,多數(shù)學生表現(xiàn)得更為成熟,表現(xiàn)出較高的情緒智力水平。四年級時,
表3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年級差異
由于面臨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和升學壓力,情緒智力得分與三年級相比有一定下降。從總體上看,以上結果符合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情緒智力水平逐漸提高的基本規(guī)律。本研究的結果與有些研究結果近似[6],但有些研究認為年級差異不顯著[5,11],還需進一步研究論證。
2.4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與文、理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差異考慮使用相同的情緒智力量表做對比可以減少誤差,本文把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的情緒智力與徐小燕[5]的文、理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研究結果做了對比。由表4結果發(fā)現(xiàn),體育大學生除F1外,其他4個主因素和總分均高于文、理大學生,有非常顯著的差異。這一結果顯示體育大學生有較高的情緒智力水平。F1顯著低于文、理大學生,這與體育大學生性格外向,部分人缺少相對細膩的情感有關。
表4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與文、理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差異(±s)
表4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與文、理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差異(±s)
主因素 體育大學生(n=597)文、理大學生(n=1292)t F1情緒覺知力 3.73±0.49 4.03±0.50 -10.50***F2情緒評價力 3.86±0.49 3.71±0.52 5.14***F3情緒適應性 3.88±0.49 3.58±0.53 10.18***F4情緒調(diào)控力 3.58±0.48 3.48±0.64 3.06**F5情緒表現(xiàn)力 3.77±0.43 3.27±0.61 16.41***總分 3.74±0.42 3.58±0.43 6.52***
2.5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不同性別、年級、專業(yè)間的交互作用
表5 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不同性別、年級、專業(yè)之間的交互作用
表5是情緒智力的主因素與不同性別、年級、專業(yè)的大學生進行方差分析得到的結果。在專業(yè)與年級中,F(xiàn)l、F3、F4和總分的交互作用達到極顯著水平,F(xiàn)1在各年級均為文理大學生高于體育大學生,F(xiàn)3在一、四年級是文理大學生高于體育大學生,二、三年級是體育大學生高于文理大學生,F(xiàn)4和總分在一年級是文理大學生高于體育大學生,二、三年級是體育大學生高于文理大學生,而四年級各專業(yè)均無明顯差異;專業(yè)與性別的交互作用在F2、F3和總分相差顯著,F(xiàn)2、F3體育專業(yè)男女生均高于文理專業(yè)男女生;年級與性別的交互作用不顯著,但F1在各年級均是女生顯著高于男生,支持表2的結果。
2.6 體育大學生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把情緒智力的主因素與SCL-90的各因子分做相關分析(表6),發(fā)現(xiàn)SCL-90各因子分與F2、F3、F4、F5和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SCL-90是反序量表,而情緒智力量表則是正序量表,因此二者存在負相關。情緒智力較高的個體,SCL-90各因子分都相對較低,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反之亦然。以上結果顯示個體的情緒智力水平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密切。該結果得到某些研究的支持,如王才康[10]認為,大學生情緒智力對心理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nderson[12]也指出,情緒智力能夠有效預測心理健康。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體育大學生在知覺他人情緒、自我情緒控制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研究還發(fā)現(xiàn),SCL-90各因子分與F1呈顯著正相關(表6),猜測情緒覺知力高的個體敏感細膩,在SCL-90某些因子分中容易獲得高分是個中原因。
表6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的主因素與SCL-90的相關分析
1)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盡管各因素的發(fā)展不平衡,但總體上可以看出其發(fā)展的特點都與所學的體育專業(yè)有密切關系。表明體育活動對個體情緒智力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體育專業(yè)男女生各自在某些特定的方面顯示了一定的優(yōu)勢和弱勢。男生在情緒評價力、情緒適應力和總分均顯著高于女生,但在情緒覺知力和情緒調(diào)控力不如女生。
3)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的情緒智力高年級(三、四年級)明顯好于低年級(一、二年級),從總體上看,符合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情緒智力水平逐漸提高的基本規(guī)律。
4)大學生情緒智力與性別、年級、專業(yè)的交互作用顯著。在專業(yè)與年級中,F(xiàn)l、F3、F4和總分的交互作用達到極顯著水平,一、二、三年級各專業(yè)的發(fā)展不均衡,但四年級各專業(yè)均無明顯差異;專業(yè)與性別的交互作用表現(xiàn)在F2、F3,體育專業(yè)男女生均顯著高于文理專業(yè)男女生;年級與性別的交互作用不顯著,但F1在各年級均是女生顯著高于男生。
5)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情緒智力四個主因素和總分明顯高于文理專業(yè)大學生,但情緒覺知力顯著低于文理專業(yè)大學生。從總體來看,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是情緒智力水平較高的群體。
6)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的情緒智力水平與心理健康關系密切。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學生在知覺他人情緒、自我情緒控制均存在顯著差異。建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培養(yǎng),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1]SaloveyP,MayerJD.Emotional intelligence[J].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1990,9:185-211.
[2]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Bantam Books, 1995.
[3]Baron R.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Youth Version.Technical Manaual[M].Toronto:Multi-Health SystemsIns,2000:537-542.
[4]張進輔,徐小燕.大學生情緒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2):293-296.
[5]徐小燕.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的編制與實測[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7.
[6]吳 娟.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實證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
[7]Mayer JD,Caruso DR,Salovey P.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ogence[J].Intelligence,1999,27: 267-298.
[8]許遠理.大學生情緒智力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效應分析[J].心理研究,2009(4):77-81.
[9]熊承清,許遠理.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特征[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25-27.
[10]王才康.情緒智力與大學生焦慮、抑郁和心境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4):298-299.
[11]王莉萍.大學生情緒智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2):159-160.
[12]Anderson S.The role of soci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processing in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An interbased study[J].Health Psychology,2008,23(3):259-266.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Sports Major Students
XU Zhiping,LEI Xiaohuan,JIN Yuqiang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Hunan,China)
Adopting th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method,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n sports majors of six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Furthermore,it compared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of arts and scienc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as certain simulative effect.Sports major boys’emotional evaluation,emotional flexibility and total average scor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but their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emotional control are lower than girls’.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the senior(grade 3 and 4)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younger(grade 1 and 2).Four main factors and total scor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sports majo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but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llege students of arts and sciences.College students’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ir gender,grade,major interact significantly.Sports majors’mental healt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and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others’emotion and the control of oneselves’emotion.
sports major;emotional intelligence;mental health;correlation
G804.85
A
1004-0560(2011)04-0062-03
2011-05-10;
2011-06-05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1C0834)。
許之屏(1958-),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金育強(1956-),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責任編輯:劉紅霞
?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