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張興泉,王亞乒,李 勃
(1.廣東工業(yè)大學體育部,廣東廣州 510090;2.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
對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張鳳玲1,張興泉2,王亞乒2,李 勃1
(1.廣東工業(yè)大學體育部,廣東廣州 510090;2.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六省市10所普通高校體質測試有效性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較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獲知影響體質測試有效性的主因素有主體認知因子、客體環(huán)境因子和尺度因子。并針對當前體質測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影響因素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一邊享受科技的便利,另一邊要面對體質下降、富貴病頻發(fā)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就連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也不能幸免。葉新新對1985年、1995年、2000年3次全國大學生體質與健康的監(jiān)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大學生存在著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下降、肺活量及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呈降低趨勢等值得重視的問題[1]。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已成為不爭事實。2007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推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并要求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2]。新標準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旨在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并通過體質測試這一形式在全國開展。
測量的有效性是指測量的結果(成績)真實地反映測試目的的程度。它包含兩層意思,即測量結果與測量目的的一致性及測量結果的可靠性。一個有效的測量,其結果不僅要與測量的目的相符,而且必須可靠,兩者缺一不可[3]。體質健康測試目的是讓大學生對自身體質健康有一個清晰、客觀的定位,方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進行針對性練習,以達到提升體質健康水平的目的。但通過調查、訪談大學生及體育教師,發(fā)現(xiàn)他們對當前體質健康測試都頗有微辭。柴嬌等人對大學生體質測試態(tài)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當前的體質測試工作普遍沒有興趣,對參加體質測試態(tài)度比較消極[4]。體育教師也普遍認為當前的體質測試既無法激發(fā)大學生的鍛煉熱情,也不能真實反應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新標準制訂的動機是好的,但由于受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的主客觀因素影響,體質測試變成了走過場,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有效性受到質疑。筆者對我國普通高校體質測試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以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推動體質測試工作的有效實施。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六個省市10所普通高校作為研究對象。為保護研究對象及所在高校的隱私,略去高校具體名稱,以所在城市代替。調查對象分布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地域分布統(tǒng)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體質測試方面的文章及相關著作,為本次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為全面了解普通高校體質健康測試現(xiàn)狀,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對10所院校的586名大學生及20名高校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表2 大學生問卷統(tǒng)計表
表3 大學生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情況統(tǒng)計表
表4 教師問卷統(tǒng)計表
表5 教師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情況統(tǒng)計表
1.2.3 訪談法 與教師及大學生進行座談,探討當前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卡方檢驗、主成分分析法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數(shù)據統(tǒng)計工作在 SPSS 10.0 FOR WINDOWS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上進行。
2.1 當前普通高校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的現(xiàn)狀分析
2.1.1 體質健康測試內容與測試目的的一致性分析 體質是人體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技能、身體素質、心理品質和適應能力等方面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體質的范疇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的內容:①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體格、體型、姿勢、營養(yǎng)、身體成分等;②生理功能水平:機體新陳代謝水平及各氣官系統(tǒng)能效;③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fā)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和走、跑、跳、投、攀、爬等;④心理發(fā)育水平:本體感知能力、個性、意志、情感等;⑤適應能力:對內外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5]。然而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大學組測試項目與初中組、高中組相同(表6),其中身高、體重、肺活量為必測項目,其他三類測試項目各選測一項[2]。對心理發(fā)育水平及適應能力根本沒有涉及,可見當前體質健康測試內容不完整,不能全面檢測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就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fā)展水平這一測試內容而言,也是問題多多。首先臺階試驗指數(shù)反映耐力的有效性低,與耐力跑同是作為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測試結果差異性大、相關性低而且耗時太多[6]。對10所高校體質健康測試內容進行調查,如表7。70%的學校不采用臺階測試,可見臺階測試有效性受到質疑。其次,從運動訓練學的角度分析當前體質健康測試選測項目劃分不科學,第四項包含五個選測試內容,其中四個選測試內容是測試受試者的力量素質,另外一個測試內容——坐位體前屈則是測試受試者的柔韌素質;立定跳遠沒被放在第四項卻被單獨放在第五項,與速度、靈敏類素質混在一起,不知是何考慮。馬蘄也提出有必要對選測項目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再研究,以提高選測指標間的替代兼容性[6]。
表6《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指標與分值
表7 各高校體測內容統(tǒng)計表
2.1.2 體質健康測試的評分標準與測試目的的一致性分析
體質測試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大學生體質健康作出診斷,直接體現(xiàn)在體質測試結果分值的高低。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指標與分值[2],5個指標的分值并不相同,耐力分值最高,為滿分30分,身高標準體重分值最低,滿分為10分,其他項目均為滿分20分。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各個測試項目的及格標準是多少,至于自己每個測試項目最終得多少分,5個項目的總分是多少、自身身體素質屬于什么等級,41.6%的學生對自己的測試結果不清楚計算等級,更有11.8%的學生連自己的測試結果都不知道。超半數(shù)受試者通過體質測試卻未能對自己的體質健康等級水平有清晰的定位,以測促練的目的無從談起。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上缺少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查詢模塊,體質健康測試遇到瓶頸,舉步艱難。
大學階段和初中、高中階段各項身體素質增長速度和幅度各有不同,評分標準也應該進行區(qū)分。肌肉力量通常在20~30歲時達最大[7]。因此,大學階段應該優(yōu)先發(fā)展力量素質,而耐力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分值要低于力量素質。
體質健康標準框架要完整、內容劃分要科學、等級評定要及時反饋,這些都將是體育工作者今后的研究要點。
由于平時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測試儀器,因此練習機會少;長跑、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雖然容易進行,但測試形式更像是體育達標,因此大學生自覺參加的熱情不高??傮w而言當前的體質測試內容枯燥、形式僵化,無法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熱情,更不要說以測促練達到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針對大學生力量不足、耐力下降等現(xiàn)狀,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提水、搬書、爬樓梯、羽毛球、游泳、自行車、輪滑等測試項目,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使體質測試內容趣味化、日常化,才能便于經常開展。而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心理發(fā)育和適應能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提高的。
2.1.3 體質健康測試意義與測試目的的一致性分析 對體質測試意義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僅有12.6%的學生認為體質測試對自身身體素質提高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由于體質測試一般是開學后測試,從開學到測試時間跨度僅有一兩個月,因而有37.9%的大學生認為體質測試是短期行為,對身體素質促進不大;還有48.3%的大學生認為體質測試與體育成績無關,因而應付了事,對身體素質沒有促進;極少數(shù)大學生由于時間沖突或者認為體質測試不重要,內心非常抵觸,測試都不參加。
筆者進行深入研究,擬尋找對待體質測試態(tài)度積極的人群。對四個年級學生對體質測試意義的認知進行卡方檢驗,結果如表8:卡方檢驗的值,χ2=77.367,P<0.01,說明不同年級對體質測試意義的認知有顯著差別。對各個年級體質測試意義認知比例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圖1,可以看出對畢業(yè)生和大一新生而言,體質測試意義偏積極。新生對待新事物有好奇心,又對體質測試與體育課成績的關系混淆,因此對待體質測試的態(tài)度較積極;而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第三條,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yè)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肄業(yè)處理[2],因此畢業(yè)生對待體質測試的態(tài)度不得不積極。
圖1 各年級對體質測試意義認知的比例分布圖
表8 各年級體測意義卡方檢驗結果統(tǒng)計表
由于體質測試沒有反饋意見和建議,大學生未能通過體質測試獲得提升身體素質的方法。因此,體質測試就像完成任務,測試過后很少有大學生會進行相應的身體練習以提升身體素質。大學生認為體質測試意義不大,因此對待體質測試態(tài)度消極,體質測試的目的也很難實現(xiàn)。
2.2 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分析
測量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批受試者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采用相同的測試手段重復進行測量時,其監(jiān)測結果的一致性[8]。然而,受經費限制,各校的測試儀器數(shù)量有限,又由于測量工作量巨大,重測的概率很低。
依據測量誤差理論[8],體育測量中常出現(xiàn)的測量誤差,有隨機誤差、抽樣誤差、系統(tǒng)誤差和過失誤差四種。由于體質健康測試是普測、樣本巨大,不存在抽樣誤差,隨機誤差通過增加測量次數(shù)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體質健康測量中最嚴重的誤差是系統(tǒng)誤差。系統(tǒng)誤差是指在實測過程中,由于測量儀器、設備等未能校正至測試要求,或對測量條件掌握的過寬或過嚴,使得測量結果出現(xiàn)規(guī)律性的偏大或者偏小而產生的一種誤差。如前所述,各校擁有的測量儀器數(shù)量有限,如果說一個學校有兩臺肺活量測試儀器,那么至少有50%的測試結果是不準確的,如果有四臺體重測試儀器,那么至少有25%的測試結果是不準的。如果工作人員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對體重測量儀器進行校正,可以減少系統(tǒng)誤差,但肺活量儀器如何校正,那就是專業(yè)人員才能解決的問題了,而各高校往往缺少這樣的專業(yè)人員。
除了系統(tǒng)誤差,在體質測試中還經常會出現(xiàn)過失誤差。過失誤差是指由于測試者的過失所造成的誤差[8]。在體質測試中過失誤差一方面出于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有些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測試者沒有遵守測試要求卻沒有及時糾正,有些工作人員對測試者提供測試指導不足,造成過失誤差;另一方面是測試者本人對測試要求了解不足或理解不深,亦或對體質測試態(tài)度消極導致過失誤差。最常見的過失誤差就是身高、體重測試不脫鞋,坐位體前屈屈膝。另外在體質測試的組織方式上也容易出現(xiàn)過失誤差,如體質健康測試中對測試者身份缺少確認這一程序,因此測試結果是不是本人的測試結果?有的學校測試結果由受測試者填寫或者受試者上報給工作人員填寫,那么上報的數(shù)據是不是準確的測試結果?
體質健康測試的命脈就是測試結果要準確、可靠。如果測試結果不能令人信服,數(shù)據誤差嚴重,這樣的測試結果還能用來進行研究分析嗎?這樣的測試結果得出來的結論可靠嗎?
2.3 影響體測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響高校體質測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分析處理多變量問題時,變量間往往相關極為密切,使得觀測數(shù)據所反映的信息有重疊,因此,人們希望能找出較少的綜合變量盡可能地反映原來變量的信息,又彼此之間互不相關。這些不可觀測的少數(shù)幾個綜合變量稱為公共因子。因子分析就是從多個變量中選擇少數(shù)幾個綜合變量的一種降維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用以達到數(shù)據簡化的目的[9]。筆者通過與教師進行訪談,篩選8個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KMO抽取適度測定值為0.869;巴特尼特法圓形檢驗值是1407.801,P<0.01,故可認為本數(shù)據可用于做因之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各指標的特征值、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表9)。
表9 各影響因素的特征值、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
選取累計貢獻率大于70%的前三個因子作為主因子。在選取前三個主因子的情況下各變量的共同度均在0.5以上,表明各變量都能較好地被選取的共同因素解釋。因此共同因素的選取較為合理。各變量的共同度見表10。
表10 各變量的共同度
為使各指標明晰,采用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11。
動物實驗表明,CTLA-4基因敲除的小鼠會迅速發(fā)展為淋巴細胞浸潤性心肌炎,進一步導致嚴重的多器官衰竭[44-45]。小鼠心肌炎模型中CTLA-4(-/-)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比CTLA-4(+/+)更易使小鼠罹患心肌炎[46]。因此,CTLA-4單抗引起心臟毒性的機制可能是其降低了心臟中T細胞特異性自身抗原活性的閾值。心臟毒性已經與其他免疫療法如自身抗MAGE-A3 T淋巴細胞與心肌細胞的免疫反應導致細胞死亡相關聯(lián)。
表11 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從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體測必要性、結果準確性、操作熟知、體測意義在第一個主因子上有較大的載荷,可稱為主體認知因子;領導重視、操作指導、體測宣傳在第二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可稱之為客體環(huán)境因子;等級評定在第三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可稱之為尺度因子。
主體認知因子包括體測必要性、結果準確性、操作熟知、體測意義四個因子。體質測試的初衷是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動態(tài)的體質健康數(shù)據庫,通過網絡查詢能夠跟蹤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當前的體質測試現(xiàn)狀是學生變成了實驗田,每年都測但數(shù)據無處可查,更不要說查詢全國的標準、追蹤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了,學生測試耗時耗力,但測試完一無所知。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問題,雖然新標準實施辦法中明確指出測試器材必須是經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相關認證機構認證合格的產品[2]。但由于使用頻率過高又沒有專業(yè)人員維護因而儀器誤差較大,測試結果不準確性,必將影響測試者參加測試的積極性。每個測試內容都有測試要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8.7%的學生對操作不太清楚,看到別人怎么做就有樣學樣,例如48.3%的學生認為身高測試不需要脫鞋。測試結果不準確、操作要點不熟知,測試結果不公布,測試項目又無趣,測試還要每年一次,年年如此,大學生對體測的必要性產生質疑、對體測意義態(tài)度消極也就不難理解了。
客體環(huán)境因子包括領導重視、操作指導、體測宣傳三個因子。體質測試是教育部下達各個學校的任務,每個學校都有一層層的牽頭負責人。但因領導公務繁忙、分身乏術,最后到位的也就是一兩個部門領導、幾個體育老師和二十幾個普通學生培訓成的工作人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8.1%的大學生認為領導對體質測試重視程度一般,因此學生參加測試的積極性也很難被調動起來。由于領導重視不夠,直接導致操作指導不足、體質測試宣傳不夠。雖然教師在新生入學之初對體質測試各項內容的操作有簡單介紹,現(xiàn)場也有測試工作人員,但仍有62.8%的學生認為體質測試工作人員對自己提供的指導不夠詳細。由于操作指導不充分,再加上主體認知因子中的學生對操作不熟知,直接導致測量不規(guī)范、測試結果不準確,體質測試的有效性也就打了折扣。按教育部規(guī)定,大學生體制健康測試是教學常規(guī)事件,每年都要搞一次,但測試的目的、意義,測試的項目、合格標準及操作要領等一系列宣傳卻鮮見于宣傳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3.7%的學生認為體質測試宣傳一般,前述的學生測量身高不知道脫鞋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體測宣傳不夠。
等級評定作為尺度因子也直接影響著體質測試的有效性。體質測試選用什么指標更能激發(fā)大學生的練習熱情?各體測指標的權重如何分布更科學更簡便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3.1 結論
2)當前國家體制健康標準及分值劃分不科學。3)當前體質健康測試等級評定缺少及時反饋。
4)當前體質健康測試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意義不大,相對而言對大一和大四的學生的身體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5)當前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誤差嚴重,可靠性差。
6)影響當前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的主因子有主體認知因子、客體環(huán)境因子和尺度因子。
3.2 建議
1)構建完整的體質健康測試內容框架,加入心理發(fā)育水平和適應能力測試內容。測試內容日常化、趣味化將是今后體質健康測試有效性的一個出路。
2)大學階段應該優(yōu)先發(fā)展力量素質,因此力量素質在大學階段體質測試的分值應相應提高。
3)構建體質健康測試信息查詢平臺,讓受試者既能及時獲知自己的測試結果、等級水平,又可以獲得相應的運動處方,指引受試者日后提升身體健康水平。
4)大學階段進入生長穩(wěn)定期,身體形態(tài)指標增長緩慢,有的指標已經停止了增長[10]。除力量素質還在增長,其他身體素質也變化不多。再結合到大一和大四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態(tài)度較積極,因此建議體質健康測試頻率由一年一測改為大一和大四兩次測試。
5)加大體質健康測試的宣傳,使受試者對測試內容,測試要求有清楚的認知,改進體質測試主客體環(huán)境,提升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1]葉新新.1985~2000年我國大學生體質與健康動態(tài)變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24(2):230.
[2]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EB/0L].http://www.sport.gov.cn,2010-02-20.
[3]孫慶祝.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37.
[4]柴 嬌,鄒繼香.大學生體質測試態(tài)度的現(xiàn)狀調查與網絡評價系統(tǒng)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4(1):114.
[5]孫慶祝.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58-259.
[6]馬 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指標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7.
[7]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281.
[8]劉星亮,羅飛虹.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2-14,19.
[9]洪 楠.SPSS for Windows統(tǒng)計分析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0:309.
[10]國家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心.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tài)機能與素質的現(xiàn)狀、特點和規(guī)律[EB/0L].http://www.fitness.org.cn,2009-06-17.
Validity of the Body Diathesis Test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in Common Institutions
ZHANG Fengling1,ZHANG Xingquan2,WANG Yaping2,LI Bo1
(1.P.E.Dep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90,Guangdong,China;
2.School of Sports Training,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documents,interviews,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validity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body diathesis tests 10 comm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six provinc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validity of body diathesis test is bad.By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t finds out three main factors confining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They are subject cognitive factor,object environment factor and dimension factor.The authors put forward many reasonabl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
body diathesis test;validity;affecting factors
G80-32
A
1004-0560(2011)04-0052-05
2011-03-24;
2011-05-10
張鳳玲(1976-),女,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學、體育社會學。
責任編輯:
劉紅霞
?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