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木寶
全球油氣工業(yè)走強
□余木寶
在新興經濟體需求強勁增長的帶動下,2010年全球油氣工業(yè)在經歷了2009年的滑坡之后開始全面走強,全球油氣供需回升。盡管世界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力度加大,各國油氣開發(fā)政策趨嚴,但2011年全球油氣工業(yè)的地位將不會發(fā)生大的改變,市場供需仍將繼續(xù)增長。
201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大增、產量小漲,天然氣產量儲量均小幅上漲。全年原油估算探明儲量為2013.17億噸,同比大增8.52%;天然氣探明儲量188.23萬億立方米,微增0.57%;全球石油產量(原油及凝析油,下同)36.05億噸,同比增長1.7%;天然氣產量3.05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3%。
按地區(qū)來看,亞太地區(qū)的石油產量居各地區(qū)之首,油氣儲量與上年基本持平。該地區(qū)全年石油產量3.79億噸,增幅3.9%。探明石油儲量55億噸,略增0.29%,與上年基本持平。探明天然氣儲量15.22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8.15%。該地區(qū)的天然氣儲量比較豐富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印度,均超過萬億立方米,與2009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該地區(qū)全年石油產量為3.79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10.52%,增幅較大,為3.9%。其中,中國2.03億噸(大增6.8%)、印度0.37億噸(大增10.6%)。亞太地區(qū)2010年天然氣產量為456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4.01%
西歐地區(qū)油氣儲產量大幅下滑。該地區(qū)全年探明石油儲量15.03億噸,石油儲量大降10.03%,增幅最大的是荷蘭,降幅最大的是丹麥;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4.02萬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6%。各國探明儲量幾乎都在下降,降幅最大的是英國(12.34%);該地區(qū)石油產量為1.77億噸,大降10%。其中,挪威石油產量已跌破億噸,產量為0.93億噸(下降10.5%)、英國0.59億噸(下降11.7%)、丹麥0.13億噸。降幅最大的依然是荷蘭(24.8%),而希臘石油產量則繼續(xù)大增43.8%,總量達12萬噸。
東歐及前蘇聯(lián)地區(qū)中,只有克羅地亞油氣儲產量均下降,其他國家基本持平。石油儲量方面,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137億噸(持平),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4%;天然氣儲量方面,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61.6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32.9%。該地區(qū)的天然氣儲量大國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年探明天然氣儲量分別為47.6萬億、7.5萬億、2.4萬億立方米,烏茲別克斯坦探明儲量也超過2萬億立方米,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資源國;石油產量方面,全年石油產量為6.69億噸,同比增加2.8%,占世界總產量的18.56%。需要指出是,2010年俄羅斯平均日產原油1015萬桶,比2009年增長2.2%,創(chuàng)下20年以來最高紀錄。俄羅斯由此成為2010年世界原油產量最大的國家,超過日產825萬桶原油的沙特。2010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全球第一,達到6503億立方米,比2009年產量增長12%。2009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達到6240億立方米,而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僅為5820億立方米。
中東地區(qū)油氣儲產量依然居全球之首,與2009年基本持平。石油儲量方面,中東地區(qū)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031.4億噸,略降0.06%,依然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方面,全年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76.07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6%,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40.4%;石油產量方面,中東地區(qū)石油產量達10.64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29.53%,略增0.6%;天然氣產量方面,中東地區(qū)天然氣產量達4275億立方米,與上年的4270億立方米基本持平。
BP的液化天然氣工廠。宋雨 供圖
非洲地區(qū)為全球油氣儲產量增長貢獻較大。利比亞、尼日利亞的石油儲量已超過50億噸。埃及油氣儲量增幅分別為18.92%和31.97%。全年非洲地區(qū)探明石油儲量169.3億噸,比上年增長3.77%,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8.41%;該地區(qū)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4.66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53%,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7.79%;非洲地區(qū)石油總產量達4.49億噸,比上年增長3%,占世界總產量的12.46%;天然氣總產量達2105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29%。
西半球2010年探明石油儲量為605億噸(大增34.15%),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30.07%,成為去年全球石油儲量增長最快的地區(qū);其中,委內瑞拉一舉超越加拿大,成為僅次于沙特的石油資源大國,石油儲量為356億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6.63萬億立方米,與2009年基本持平。石油總產量為8.66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24.02%,比上年增長3.3%。
2010年,經歷了金融危機沖擊后,世界經濟微弱復蘇,經濟增速達到3.65%。石油消費增長率與世界經濟增長率呈正相關關系。在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下,世界石油消費回升,達到42.79億噸,比上年上漲1.74%。世界不同地區(qū)石油消費的增長情況各有差異。經合組織國家中,北美地區(qū)石油消費達到11.82億噸,比上年增長1.89%;而西歐的一些國家由于仍未走出經濟泥潭,石油消費下降至7.15億噸,比上年下降1.17%;2010年中國繼續(xù)高速增長,從而拉動石油消費達到4.39億噸,仍是增長最快的國家,比上年增長率達到6.79%;拉美與中東地區(qū)的石油消費也呈現(xiàn)出較快增長。
相對于石油市場,世界天然氣市場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更為明顯。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世界天然氣需求下降2.1%。從2010年開始,世界經濟的回暖使得天然氣需求恢復長期上升趨勢。2010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為3.01萬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09%。亞洲在2010年成為世界經濟的發(fā)動機,自然而然,亞洲成為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長的引擎。但是金融危機帶來的油氣資源短期供應過剩的局面還未完全扭轉,美國頁巖氣產量迅速增加則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天然氣供大于求的趨勢。2010年世界天然氣消費仍然以發(fā)電、民用和工業(yè)用氣為主。從全球看,天然氣發(fā)電仍是主要的消費增長點,已成為推進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用氣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而工業(yè)用氣的恢復進程將非常緩慢。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國際市場化石燃料價格的上漲壓力和日益繁重的碳處罰,使得各國轉向節(jié)約能源的政策和低碳能源的開發(fā)。各國政府實施對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實際影響的新政策,促進了技術革新、能源多樣化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另外,由于BP在美國墨西哥灣發(fā)生漏油事件,世界油氣開采政策將朝更加安全和環(huán)保的方向發(fā)展。毫無疑問,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增加油氣生產的難度和成本。
2011年,預計世界經濟仍維持復蘇,油氣消費將繼續(xù)增長。盡管如此,2011年世界經濟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無論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還是美聯(lián)儲量化寬松政策的負面效應,以及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性充裕所導致的投機泡沫,都給未來世界經濟的復蘇蒙上了層層陰影。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將繼續(xù)增長,日均需求將增加140萬桶,至8910萬桶。以目前油價水平估計,歐佩克維持目前產量政策的可能性較大。因此,世界石油供需總體平衡并逐步趨緊,基本面支持油價上升。從各地區(qū)來說,石油需求下降將集中在歐洲地區(qū),主要是因為該地區(qū)經濟復蘇前景最不明確所致;其他地區(qū)石油需求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發(fā)展中國家將繼續(xù)扮演增長的主角。
2011年,世界石油產量保持上升的趨勢。石油產量將達到41.10億噸,比上年增長1.38%,增長有所放緩。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產量出現(xiàn)下降,這主要是北美石油產量增長放緩以及西歐產量繼續(xù)大幅下降所致。非經合組織國家石油產量繼續(xù)上升,非洲和拉美地區(qū)的產量增長較快。世界石油產量布局也將不會發(fā)生根本改變。中東仍是世界石油產量最大的地區(qū),但是隨著油田開采的深入以及新的發(fā)現(xiàn)越來越困難,中東石油產量增長放緩趨勢難以避免。
2011年全球天然氣供過于求的格局不會發(fā)生大的改變。天然氣出口國流向的轉移和天然氣出口商之間的競爭使得天然氣市場逐漸開始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天然氣期貨價格長期低迷還將加劇俄羅斯和卡塔爾等天然氣出口國的競爭。此外,油氣公司圍繞頁巖氣資源的激烈爭奪和戰(zhàn)略布局也已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