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盛
用“心”辦案的檢察官
文/蔡盛
工作壓力大,唱歌、運動來減壓;新進人員定崗、“一對一”帶教培訓,個人心理特征報告是重要參考;承辦案件過程中,心理疏導是輔助手段。
2009年以來,上海市靜安區(qū)檢察院將心理學運用到隊伍建設和檢察工作中,使干警得以“愉快工作,健康生活”。
一
干警如果長期處于比較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心理壓力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各項檢察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2009年年初,上海市靜安區(qū)檢察院專門成立了心理學工作小組,由黨組書記、檢察長羅昌平擔任組長,把干警心理健康工作融入思想政治建設和日常教育訓練之中,實現(xiàn)了經?;?、專業(yè)化、科學化。
作為專門人才,上海大學心理學碩士楊茜進入靜安區(qū)檢察院政治部工作,成了干警的“心理減壓員”。楊茜等人圍繞快樂工作與健康生活、工作減壓與心理健康、高效工作與心理調適等主題,定期在內網“隊伍建設中的心理學視角”專欄中發(fā)布相關文章,并穿插心理小測試,干警在參與的過程中,熟悉并掌握排解壓力的方法。她還組織全院干警參與問卷調查,以青年干警為試點,進行“心理特征與團隊角色測評”,共形成59份《個人心理特征分析》,引導干警有意識地應用心理學知識直面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于年輕干警而言,運動是最好的減壓方式。為此,靜安區(qū)檢察院先后成立了各類球隊,并提供一定的經費,開展訓練與比賽。定期的合唱團、讀書會活動,更成為很多中年干警舒緩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院圖書室購買了一批普及心理學知識的書籍,向干警推薦心理學書目,組織讀書交流。如今,越來越多的干警在業(yè)余時間學習心理學知識。
二
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個人潛能,做到事半功倍。靜安區(qū)檢察院在新進人員定崗、中層干部競聘等方面都輔以心理測評,走出了一條隊伍建設更和諧,人員結構更優(yōu)化,干警發(fā)展與組織要求更契合的新思路、新途徑。
2009年2月,靜安區(qū)檢察院開展了“一對一”帶教培訓,根據(jù)帶教學員的“職業(yè)心理特征分析報告”,21位帶教老師制定了契合31名學員心理特點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的個性化帶教方案。作為反貪局干警張羽的帶教老師,副檢察長徐榮林針對張羽“謹慎,注重細節(jié),比較重視慣例和傳統(tǒng),但協(xié)調各種錯綜復雜關系的能力還不突出……”等心理特征,將張羽的心理特點融入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張羽嚴謹細致的特點,同時通過個別談心、鼓勵其多參加集體活動,有意識地提高其溝通、協(xié)調能力。
一年多來,張羽和同事共同承辦了幾起大要案,成為名副其實的業(yè)務骨干,溝通協(xié)調方面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提前一年完成學習任務,成為首批結業(yè)學員之一。
每位新進人員定崗之前,靜安區(qū)檢察院黨組成員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特征與團隊角色測評”中的人格特質、發(fā)展?jié)撃埽瞄L承擔的團隊角色,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并給每人建立心理檔案,突出對新進人員的引導、關注,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及各方面的成長,使他們盡快適應工作環(huán)境,轉變身份角色,勝任崗位要求。
靜安區(qū)檢察院還在中層干部選聘中引入《中層干部勝任力測評》,形成管理風格、決策行為、團隊建設及潛在勝任力等四份分析報告,成為院黨組決策的重要依據(jù)。
將心理學運用到隊伍建設和檢察工作中,使干警得以‘愉快工作,健康生活’。
三
2009年以來,靜安區(qū)檢察院選派青年業(yè)務骨干參加市院舉辦的心理學培訓課程,有兩人已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質?!耙郧巴桶皋k案,現(xiàn)在學了心理學知識后,會更多地對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大大提升了社會效果。”未檢科干警徐衍感觸頗深。
16歲的王某是本市一所中專學校在讀生,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沒有工作,家中經濟比較困難。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懂事的王某便想到了利用暑假打工。去年6月,王某從網絡上搜索到某KTV招聘服務員的信息,即去應聘,不料被犯罪嫌疑人唐某等人以應聘須收取服裝費、管理費、制作IC卡費、辦理健康證、送紅包等為由,騙去人民幣近千元。這是王某的第一次利用暑假打工,由于受騙,她產生了強烈的社會不安全感,懼怕找工作再次上當受騙。
去年10月,唐某等人詐騙案移送靜安區(qū)檢察院未檢科審查起訴。檢察官在承辦案件過程中,對王某進行了心理輔導,給予其必要的心理撫慰,使其恢復對社會的信心,重燃未來的希望。日前,王某及其家屬給檢察官送來了“敬業(yè)正直、為民解憂”的錦旗。
控申科干警嚴黎把學到的心理學知識運用到控申接待工作中。信訪接待窗口處在檢察工作前沿,來訪者千人千面,表露的情緒各式各樣,咨詢的問題五花八門。他們因為困擾自己和家庭的種種問題多次走訪過行政、司法部門,形成了一套自我解釋系統(tǒng)。處處碰壁卻不甘心,逐漸成為他們的心理癥結。在接待中,針對不同性格、情況的來訪人,嚴黎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方法,作出相應處理。去年以來,共受理群眾訴求176件,矛盾調處率100%,實現(xiàn)了涉檢零上訪。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