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豐山
教育就是一種尊重,教師尊重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弊鹬貙W生,是我們構(gòu)建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我們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需要。 教師給成功的學生以尊重,表明了對學生成功的肯定、敬佩、贊美與追求,會激勵學生走向更大的成功;給失敗的學生以尊重,表明了對學生挫折、失敗后的同情、安慰與鼓勵,會喚起學生重新奮斗的熱情。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對此亦體會頗深,借此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
教師與學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處在教育活動主導地位的教師應該有主動尊重學生人格的義務。教師為了未來而教,學生為了未來而學,師生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必須互相尊重。尊重人格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學生既是教學活動的對象,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獨立人格。作為教師,應處處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事事為學生的發(fā)展著想,研究他們,了解他們,并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尊重學生,不僅要尊重學生的生命,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尊重了學生,反過來也會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尊重學生也是種恩澤,學生從中學會做人,學會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圍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和諧。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是教育的起點與前提。每個人帶著不同的基因來到這個世界上,在不同的環(huán)境、經(jīng)歷中擁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即所謂的個性。每個人的語言、邏輯數(shù)學、空間、音樂、美術、身體運動、人際交往及自我認識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點,這就是差異。只要使學生特長得到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只要使學生能視老師為父母,視學校為自己的家,他們就能心情愉悅地去做好每件事,就能在做好事的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自己。教師要辯證地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仔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發(fā)展水平,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等有偏差的學生,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動機,曉之以理,給予改正過錯的機會,要有耐心地積極教育和等待。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以鼓勵,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愿望,這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了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現(xiàn)出教師寬大的胸懷和巨大的智慧,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擁戴。
三、尊重學生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及班級事務的決策上,應師生共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即使學生的見解有偏頗,也應耐心地啟發(fā)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尊重學生,師生成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學生在信任中奮起,在溫暖中敞開心扉。教師和學生都是學校的主人,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也要尊重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諄諄告誡青年教師:“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影響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時候,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以尊重學生為名對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是教師失職的表現(xiàn)。嚴格并不是單純的嚴厲,更不是懲罰。嚴厲要與善良相結(jié)合,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批評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厲,而且對他還有充滿人情味的關切。雖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只要我們提高了認識,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夠做好。
四、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意愿
每個人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都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積極的興趣是學生學習和探索新鮮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動力,也是學生獲得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先決條件。優(yōu)質(zhì)的教育應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中學習,并保持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為一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以教育為職業(yè)的教師,必須掌握教育規(guī)律,不斷創(chuàng)新,不管在校內(nèi)還是在校外都做到尊重學生。學生最喜“異想天開”,有的會做出一些超自己能力的事情,有的遇事好發(fā)議論、好表現(xiàn),有的還會“別出心裁”,提出許許多多“越理犯規(guī)”的建議。這時,老師應因勢利導,而不能批評甚至諷刺挖苦學生;對學生一些正當合理的良好愿望,哪怕這些愿望有時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高明的教育者也不應漠視,更不能貶損,而應該予以充分重視與關注,并適時鼓勵,以保護學生的積極進取之心,進而激發(fā)其潛能,為教育的成功提供保障。尊重學生本身包含著對學生的濃濃的愛,成功的教師就是以一種愛心去尊重學生、感化學生,給學生添加滋養(yǎng)心靈的營養(yǎng)。只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才能在教育中變無法為有法,才能產(chǎn)生千變?nèi)f化的教育機智,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實驗中學)